分享

如何写出夸张句,如何判断写的句子是否正确?以小升初刷题冲刺营的题目为例

 自陈怡派 2025-04-21 发布于浙江
图片

有家长24年、25年都买了。

流程一致,内容不一样,你想多学点就多买,觉得手头紧,或者时间有限,就选一个。

想跟直播,就买今年的,目前还在直播中,

不想等,想灵活点自己安排,就买去年的。

想好了再联系我。


这个知识点对应我们第二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1

首先,我们来看例句:“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这个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大山都抖了三抖”来夸张地描述他大吼的声音之大,这种修辞手法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接下来,我们根据例句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来仿写序号②的情境:“师生惜别,泪流不止”。

我们需要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强调师生惜别时的深情和泪水的汹涌。

比如,师生惜别,泪水如泉涌,止也止不住。

句子中“泪水如泉涌”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泪水流淌的汹涌程度。

我们也可以写①小学六年,时光如箭飞,瞬息即过。

这里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时光的流逝比作“箭飞”,形象地表达了时间过得非常快的感觉。


做出这一题其实不难,但是从学生作业来看,正确率不高,有些同学没判断出例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些小朋友用了夸张,可惜用的不对。
所以我想借这道题讲讲怎么写夸张句,因为从一些试卷的考查情况来看,夸张这种修辞手法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

夸张,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达到特定的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故意进行夸大或者缩小的修辞方式。

一、比如,题干信息已经给了我们一句话,让我们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那我们就要抓住要描述事物的显著特征进行夸张或者缩小。

比如例句中“大山都抖了三抖”,就是抓住了“吼声”的响亮这一特征,将其效果夸张化。

若选①“小学六年,时光太匆匆”,可抓住时光流逝快这一特征,写成“小学六年,时光如白驹过隙,眨眼间便溜走了,快得仿佛连影子都没留下”。

若选②“师生惜别,泪流不止”,可抓住流泪多这一特征,写成“师生惜别时,那眼泪如决堤的洪水,滔滔不绝地涌出,仿佛要把整个教室都淹没”。

二、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现实的限制。想象在极端情况下事物会呈现出怎样的状态。

对于①,还可以想象时光像一阵风,吹过就无影无踪,“小学六年,时光像一阵疾风,呼啦啦地吹过,眨眼间就没了踪迹,快得让人来不及回味”。

对于②,想象眼泪能汇聚成河,“师生惜别,那泪水如滂沱大雨倾盆而下,汇聚成了一条悲伤的河流,浩浩荡荡地流淌”。

三、实在不会写,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极端词汇,以此来增加夸张效果,如“飞一般”“地动山摇”“排山倒海”等。

①可写成“小学六年,时光飞一般地逝去,快得如同闪电划过夜空,瞬间就没了踪影”。

②可写成“师生惜别,泪如泉涌,那哭声排山倒海,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撼动”。

那我们写完后,怎么判断写得够不够夸张呢?下面教大家两个方法。

1.读一读自己写的句子,看是否能强烈地感受到所描述事物的特点被放大了。如果句子能让明显感觉到是在夸大或缩小描述,那就有一定的夸张效果。

比如“小学六年,时光像蜗牛一样慢慢爬过”,这个句子没有突出时光匆匆的特点,夸张效果不明显。而“小学六年,时光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快得让人猝不及防”就有明显的夸张效果,能让人体会到时光流逝之快。

2.和现实情况进行对比,把句子所描述的情况和现实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如果句子中的描述与现实有很大差距,且这种差距是为了突出某种表达意图,那就说明夸张到位了。

对于“师生惜别,泪流不止”,现实中人们流泪不会真的淹没教室,但“师生惜别,那眼泪如汹涌的潮水,瞬间就把教室变成了一片汪洋”就与现实有很大差距,突出了流泪之多,夸张效果显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