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2025 之 18 石黑一雄 《莫失莫忘》

 王侠一家家外不 2025-04-22 发布于陕西

            在温柔的绝望中叩问人性

——《莫失莫忘》的伦理寓言与叙事美学

      石黑一雄在《莫失莫忘》中以克隆人凯西回溯性的独白,编织出一张记忆与谎言交错的网。小说刻意模糊了科幻与现实的边界,将黑尔舍姆学校的童年时光浸泡在朦胧的怀旧色调中,却在看似温和的叙述中埋下尖锐的科技伦理拷问。当凯西平静地讲述“捐献者”如何“完成使命”时,语言越是轻描淡写,越暴露出制度化暴力的荒诞——这群被基因工程培育的克隆人自幼接受艺术教育,却注定沦为器官供体。石黑一雄以这种叙事的克制与反讽,将人类文明的伪善撕开一道裂缝:当科技将生命简化为可复制的生物材料,人文主义的关怀是否只是遮掩剥削的修辞?正如黑尔舍姆的监护人用“特别”一词美化克隆人的工具属性,科技伦理的溃败在此显现为一种系统性的共谋:社会以“拯救病患”的崇高名义,将人体拆解为可替换的零件,而艺术与情感不过是这场暴力的美学遮羞布。 阅读过程, 这种文明与野蛮之间的悖谬,始终如铁锤一般,敲击读者灵魂,让人内心撕裂, 疼痛。

记忆在小说中既是存在的证据,也是科技伦理异化的镜像。凯西的回忆如同褪色照片,总在关键处断裂:黑尔舍姆为何关闭?夫人目睹她随《莫失莫忘》起舞时为何落泪?这些悬置的谜团构成叙事的留白,恰如克隆人被抹除的历史。当成年后的凯西驱车重访废弃的校园,在积满落叶的教室里找到自己旧日的磁带,这一刻的记忆闪回不再是对真相的确认,反而成为存在虚妄的证明——他们的基因编码早已预设了器官捐献的程序,连怀旧都成了科技规训的表演。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曾警示“拟像时代”的真实消亡,而凯西们的人生正是这一预言的极端演绎:他们是被科技复制的“赝品”,连记忆都沦为维持人性幻觉的代码。当汤米坚信艺术创作能换取“延期捐献”时,那份天真的执着恰恰揭露了科技暴力的本质:系统允许克隆人拥有情感与创造力,只因这些“人性装饰”能更好地服务于器官收割的终极目的。  然而,正如张爱玲所说,生活是一袭华美的睡袍,里面却爬满了虱子。纵使睡袍再华美,也无法完全遮蔽内里的虱子,但,毕竟,暂时掩盖了真相,并给人以华美的幻想。

小说对科技暴力的呈现始终包裹在日常的糖衣之下,这是石黑一雄最具颠覆性的伦理批判。黑尔舍姆的草坪与画室弥漫着英式寄宿学校的宁静,但细碎的异常早已潜伏其中:学生们被要求定期体检以确保“内脏完全健康”,这种对身体的监控被美化为关爱的仪式;他们热衷交换从“垃圾场”淘到的旧货,却不知这些物件实为前代克隆人的遗物。最令人战栗的是医院广告里循环播放的“捐献者赞美诗”,将器官收割包装成崇高的牺牲仪式——这让人想起现代医疗产业中常见的伦理悖论:当科技能够延长个体生命时,是否意味着另一群体必须成为沉默的代价?石黑一雄的笔触如手术刀般精准,剖开了文明社会的虚伪共识:我们歌颂医学进步,却对技术背后的剥削逻辑视而不见;我们沉迷于健康永生的幻想,却纵容他者沦为生物技术的祭品。  作为读者,未来的某一天,如果你的生命需要收割另一个人的“器官”来延长,你是否会毫不犹豫的做出选择,并盛赞医学科技的伟大进步!?石黑一雄的文字,叩问每一位读者的灵魂,并且清脆有声。

石黑一雄对人物情感的刻画充满克制的诗意,让科技伦理的困境迸发出惊人的悲剧美感。诺福克郡雾霭中废弃的渔船,既是凯西与汤米寻找“灵魂证据”的终点,也是科技异化的终极隐喻——锈蚀的龙骨刺破海面,如同汤米被手术刀剖开的躯体,二者共同构成对“人性”定义的嘲讽。即便在汤米手术失败后的清晨,凯西的叙述依然保持着可怕的平静:“我只是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回车上。” 这种情感密度的压抑与释放,构成了小说独特的伦理张力:当科技将痛苦转化为流水线上的标准化流程,连悲伤都失去了表达的合法性。恰如露丝在海边直面“原型”时哽咽道:“我原本以为会看到自己的命运”,这句话道破了克隆人的存在本质——他们是被科技复制的“备份人生”,而所谓的自由意志,不过是基因编码外溢的噪点。  在阅读本书时,你是否正在AI面前,一点一点,丧失自己的“自由意志”,并浑然不觉,甚至乐在其中?

《莫失莫忘》的文学力量正来自其对科技伦理的悖论式叩问。石黑一雄继承了英国庄园小说对封闭空间的迷恋,却将布赖顿海边的潮湿雾气化作基因工程的迷雾;他笔下的人物带着卡夫卡式的困顿,却又在东方美学的留白中寻得片刻救赎。当凯西最终面对东英格兰荒原上飘扬的塑料袋——那个汤米曾视为灵魂嘶吼的意象——时,生物技术与人性尊严的界限彻底消融。这让人想起小说开篇黑尔舍姆冬日的场景:孩子们在结冰的操场上追逐,呼出的白气转瞬即逝,如同他们注定被科技抹除的生命痕迹。

这部小说如同一面冰棱打造的镜子,既映照出人类对科技救赎的盲目信仰,也照见了每个现代人心底的黑尔舍姆:我们何尝不是在用智能手机延展记忆、用人工智能替代情感,将自己悄然异化为另一种“可替代物”?在克隆人沉默的凝视中,石黑一雄也凝视着每一位现代人 ,他让整个文明社会失去了辩白的权利——当凯西轻抚汤米手术后的伤疤,当她驾车穿越荒原听见风中塑料袋的呜咽,那些未被言说的时刻,早已将科技的伦理审判镌刻成永恒的风蚀铭文。

2025年4.22凌晨

后记:当人们在评论中口诛笔伐,董宇辉该不该拿“贡献奖”的时候,我觉得,对文学最好的尊重是:远离网络的喧嚣与尘埃,静下心来,阅读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