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尝君的“三厚”与冯煖的“三报”

 昵称503199 2025-04-22 发布于湖北

《冯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大盛。各国贵族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秦国,积极招揽人才,广纳门客为自己服务,形成了礼贤下士之风,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战国四公子。本篇说的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多次以宽厚之道待其门客冯煖,而冯煖为了报答孟尝君的知遇之恩而竭忠尽智,为其营造“三窟”的故事。

01孟尝君的“三厚”

文章开篇,就写冯煖贫乏不能自存,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穷得吃不上饭的意思。冯煖托人到孟尝君那里打招呼,希望到孟尝君门下讨口饭吃(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但是孟尝君要的是“士”,就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而问冯煖“何好何能”,他说“无好无能”,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三无产品”,但是,孟尝君笑而受之孟尝君遇士厚,此其一。

孟尝君虽然受之,但孟尝君的随从们认为主人看不起冯煖,就给他吃些粗劣的食物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于是,冯煖弹铗而歌。

一歌曰:“长铗归来乎(3)!食无鱼!”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二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三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在左右看来贪得无厌的要求,孟尝君却有求必应,全部予以满足。孟尝君遇士厚,此其二。

后来,孟尝君在门客中找能到薛地去收债的人,冯煖主动请缨。于是就上演了“焚券市义”的一幕。当孟尝君得知冯煖把债券全都烧了,虽然他当时并不能理解“市义”的意义,也只是“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并未过分责备,或是惩罚。孟尝君遇士厚,此其三。

唯因其厚,才有其报。

02冯煖的“三报”

距离冯煖的“焚券市义”只一年,齐王听信谗言罢免了孟尝君。失位失势的孟尝君只好前往他的封邑薛地。距离薛地还有一百多里地,老百姓们便扶老携幼,在路上迎接孟尝君。这个时候,孟尝君才真正理解并见到了“焚券市义”的效用。冯煖知恩图报,深谋远虑,此其一。

冯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藏身的洞穴,请让我为您再凿两个洞穴吧。”于是冯煖向西去大梁游说,使魏王虚相位以待孟尝君。魏王派使者带着黄金一千斤、车一百乘去请孟尝君,使者往返了好几趟,孟尝君坚决推辞不去。齐王听说了这个消息,君臣上下都很害怕,派太傅带了贵重的礼物并写信向孟尝君道歉,再请他回国任宰相。冯煖知恩图报,设计使孟尝君复位,此其二。

冯煖又让孟尝君向齐王请求先王传下来的祭器,在薛地建立宗庙。宗庙建成了,冯煖对孟尝君报告说:“三个洞窟已经都建成了,您就高枕无忧!”宗庙相当于政治庇护所,同时也提升了薛地的威望和影响力冯煖知恩图报,为孟尝君造就第三个“保险箱”,此其三。

孟尝君做了几十年宰相,没遭受一点灾祸,全靠冯煖的谋划。韩信以“千金”报答漂母之“一饭”。而冯煖报答孟尝君的,岂是可以以“金”计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