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诗友宴请居港知名诗人丘胜明先生 刘石森 微信曾通款,今宵幸识韩。 谈诗多咳唾,敬酒溢杯盘。 八十神思在,寻常细律攒。 醍醐初灌顶,个个笔生澜。 2023.09.20. 诗情酬唱生妙笔,翰墨流觞动心澜 刘石森这首五律以清雅的笔调,记录了一场诗坛盛会。全诗如一幅水墨长卷,以"识韩"为引,以"笔澜"作结,在四十字的精炼篇幅中,层层铺展出诗人与丘胜明先生宴饮酬唱的动人场景。诗中典故如珠玉暗嵌,意象若云霞明灭,在八十行者的智慧光芒里,折射出中华诗脉的永恒魅力。 首联"微信曾通款,今宵幸识韩"巧妙化用李白"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典故。诗人将现代通讯工具"微信"与古典意象熔铸,既暗合李白对韩朝宗的仰慕之情,又凸显当代文人间跨越时空的精神契合。一个"幸"字,道尽对诗坛耆宿的敬仰,也为全诗奠定了典雅庄重的基调。 颔联"谈诗多咳唾,敬酒溢杯盘"以工稳对仗勾勒出宴饮图景。前句化用《庄子》"咳唾成珠"之典,将丘胜明的诗论妙语喻为珠玉琳琅;后句以"溢"字传神,杯盘交错的动态中,既有宾主尽欢的热烈,更暗含诗情如酒的醇厚。诗酒相生的意境,让人遥想魏晋名士流觞曲水的风雅。 颈联"八十神思在,寻常细律攒"如工笔白描,刻画出诗坛宿儒的创作风骨。数字对比间形成张力,"八十"高龄与"神思"敏捷相映,"寻常"积累与"细律"精研相生。这不仅是丘胜明个人的写照,更是中国文人"老骥伏枥"精神的缩影,暗合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的创作追求。 尾联"醍醐初灌顶,个个笔生澜"以佛典点睛,将诗会升华至精神启迪的层面。"醍醐灌顶"喻指智慧顿开,而"笔生澜"则化静为动,将创作灵感具象化为波澜壮阔的江河。这既是宴后诗友佳作频出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华诗脉生生不息的艺术象征,恰如黄庭坚所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全诗以宴饮为经,以诗道为纬,在虚实相生中构建起典雅深邃的审美空间。诗人用典而不泥古,写实而能传神,在四十字的方寸之间,既展现了传统文人的精神气度,又彰显了古典诗词的永恒魅力。这场跨越时空的诗坛雅集,正如诗中涌动的笔澜,在当代文脉中激荡出新的回响。 意犹未尽次日依韵再调侃一律 刘石森 乡国迎尊客,豪华阵组团。 二支编审笔,三任秘书官。 不醉惟庄子,频倾数小兰。 丰哥通雅意,临别又开坛。 〔注〕庄子:庄伟雄,滴酒不沾。丰哥:酒家掌柜。 附 铭感石森主编邀饮有寄 丘胜明 因缘际遇聚华堂,骚客融情乐举觞。 座上谈心姿俊逸,席间酌雅意疏狂。 同斟名酿吟怀健,共品佳肴齿颊香。 才子做东吾出口,饮成大醉又何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