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审观察——要真信了业主委员会,小区99%要玩儿完!

 易说学问 2025-04-23 发布于河南

内审观察——真信会,小区99%玩儿完!

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估计很多人都讨厌物业公司,因为物业费太高,服务还不行,甚至有些物业还具有流氓性质,这让很多人苦不堪言!

很多小区为了行使业主权力,就成立了业主委员会。

孰不知,99%的业委会最终都会成为另一个无人监管的隐形吸血鬼,老实业主被吸血而不自知!

1.内审小故事

曾经审计过一个小区物业,相较其他小区,他们的多种经营收入实在太低,而且小区地面还有约80个不归物业负责的地面停车位(设有道闸,临停收费)。

一问原因,多种经营归业主委员会经营,地面车位收入也归业主委员会。

作为物业公司,是要服从业主委员会的,多经收益归全体业主所有也正常,但是,最扯的是:很多小区业主因为业委会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而不交物业费。

按理说,你们业委会自己经营的,干物业公司什么事?

但,另一部分业主就是不交物业费,天天几帮人在群里吵架,吵不赢就骂物业公司。

那个小区的电梯广告,小区场地费,各类经营,还有车位管理,其收入最起码一年最少也得十几万。

但,业委会管理后从没分过一分钱,也没省过一块钱的物业费,大部分业主每年只能分几斤鸡蛋!

最最扯的事儿是:业委员鼓动听他们话的业主不交物业费,不听业委员的另一帮业主则因为业委会收入分配不均,也不交物业费。

对物业公司来说,物业费收不上来,多经收入也没有,物业服务自然也上不去!

记得当时物业经理说,这小区有一部分安置房,有一部分商品房,业主分成了几派,当时,我们公司旗下的物业公司正准备放弃这个小区,让他们自己经营去。

因为除了收入不行外,物业用房还让出80平给业委会办公,最后却被他们租了出去!

几个业委会成员,车位全部免费使用,还动不动要给他们免物业费,否则就鼓动业主不交费。

这让物业公司有苦难言,毕竟物业公司的一些经营收入也需要与业委会商量,双方需要媾和才能共赢!

如果最后,物业公司真的退出了,除非真能找到为全体业主服务的业委会成员,否则,99%小区会成为烂小区。

2.业委会是怎么变成毒瘤的?来源不正!

业委会成员,前期都是比较活跃的业主,这些活跃的业主分几种:

1)物业确实侵犯了自己的利益,比如不维修漏水等;

2)确实不想交物业费,要么是真穷,要么就是挑物业毛病以免除自己的物业费。

3)知道业委员有利可图,早早出风头争取民意,就像西方民主选举一样,早早输出人设。

这些前期活跃的业主,很少有真正的好人!

那些真正能为他人牺牲之人,基本上也不会通过搞事儿来刷存在感,刷成业委会成员!

当业委会成立后,这些手中有权力之人,一定会为自己牟利!

3.怎么牟利?

他们有监督物业的权力,有支配业主共同资源的权力!

一方面,向物业施压,要求给他们提供:业委会办公室、业委会车位,业委会运营经费!否则不配合工作不说,还带着业主闹事儿。

另一方面,从物业手中拿回多种经营的权力:小区广告收入、小区各种经营收入,小区场地费,物业和配套用房闲置出租,地面(不能出售)车位经营。

等等。

当业委会取得这些收入之后,前期确实会拿出一部分分给全体业主或为小区服务。

但时间一长,尤其是业委会基本上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他们手中权力会被无限放大,慢慢的,所有收益都会转给这几名业委会成员手中。

如果只是这些,还不算太危险。

他们终会盯上小区的最大一块蛋糕:维修基金!

小区有一点损坏,本来花1万能解决的,他们会变着花样弄出去10万,然后拿出1万给全体业主发福利,剩下的几人分了!

等小区和房子变老,真需要维修时,已经没维修基金可用了!

维修基金败坏光后,这几人将房子一卖,拍拍屁股去祸害下一个小区,留下的苦果,其他老实业主慢慢地品!

更惨的是,业委会把正规物业公司撵走,找一个不知道哪来的小物业公司,或搞业主自治,那基本上就已经给小区判死刑了——只会更烂!

结语

物业公司起码是正规公司,尤其是大公司的物业,有合同,有政府部门监督,一切还有规矩。

而业委会不可能会有规矩!

更不能幻想良心这玩意儿!

不是因为是公司审计才这么说,而是遇到的业委会真心没几个为业主办事儿的!

名义上,业委会也是要受业主、居委会,社区,执法局,房管局等部门监督,事实上,这些监督是不可能产生作用的。

有些钱让物业赚了,他们起码会分一部分来维修小区,而业委员成员可不会!

所以,大多业委会(并不是没有好的)终将成为某些人牟利的工具,甚至会与物业勾结,牺牲全体业主的利益为自己谋好处。

估计有人相信那些出头之人的人品,但这年头,良心、人品是最稀有的!

如果你们小区业委会确实都是为了全体业主好,而且一直没变质,恭喜你,真中大奖了!!!

亲,多点赞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