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型起源与学术背景该模型由剑桥大学古代史研究团队在《古代政治清洗数据库》(Ancient Political Purges Database)项目中提出,负责人为历史学家Walter Scheidel(斯坦福大学)。 研究团队分析了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800年2300多年间,欧亚大陆12个主要文明体的1327例军事精英被清洗事件,试图用量化的方法揭示权力系统清除军事强人的规律。 ![]() 凯撒。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二、模型核心公式与变量威胁值(T)= 军事威望(M) × 政治野心(A) ÷ 君主控制力(C) 1.变量定义与量化标准:
2.清洗触发阈值:
![]() 凯撒之死。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三、参数校准与文明差异研究团队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一种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方法,用于处理因变量为分类变量的情形),发现不同文明的阈值响应存在显著差异:
![]() 韩信。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四、模型验证与典型案例1.成功预测案例
2.异常案例解释
![]() 蓝玉案。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五、学术价值与局限1.突破性贡献
2.局限性争议
![]() 《绣春刀》剧照。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六、现代映射与启示剑桥团队在《自然-人类行为》期刊的后续研究中,将该模型应用于1950-2020年全球政变数据分析,发现:
此模型为理解“功高震主”现象提供了跨时空的分析工具,其核心启示在于: ![]()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附模型论文: 谢德尔,W.(2017).《政治清洗的逻辑:历史制度分析》. 剑桥大学出版社 Scheidel, W. (2017). The Logic of Political Purges: A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来自: mynoteboo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