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难了!中国传统算盘口诀表即将失传,谁来继承传统文化?

 金玉满堂书馆 2025-04-24 发布于安徽

中国有很多传统历史文化,现在都已经淡出年轻人的视野,慢慢的被一些更加高效的智能化东西所取代。

今天要说老一辈的文化,可能现在60岁以上的人都非常熟知,90后都知道,00后恐怕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10后就更不用说了。

老一辈的文化,正在淡出年轻人的视野,再过50年后,恐怕都没有人记起中国曾经的这个东西了吧。

算盘,往前倒退100年,那可是神一样的存在。药房、小卖部、会计等等,算盘就是他们唯一的计算工具,计算准确率能高达99%。

可是现在却很少能看到算盘的影子了,以至于现在会打算盘的人也越来越少。算盘真的要被失传了吗?

60岁以上的人,你们还会打算盘吗?家里还能看到算盘的影子吗?

这是科技的进步了?还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发生了问题。今天就利用这个机会,让每个人重温一下中国的算盘文化,勾起更多人的回忆。

太难了!中国传统算盘口诀表即将失传,谁来继承传统文化?

算盘的起源

算盘起源于中国,看样子也会在中国失传。算盘至今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

算盘是在阿拉伯数字出来之前,被全世界使用率最高的计算工具了。你能想象在哪个时候中国发明的算盘有多火吗?

你知道算盘是谁发明的吗?关于算盘的发明,我们可以追溯到汉末时期,有一位叫做刘洪的人发明的,起初算盘并不叫算盘,而是叫做“算板”。

太难了!中国传统算盘口诀表即将失传,谁来继承传统文化?

我们的古代人非常的聪明,他们将10颗珠子串在一起。放入框内通过拨动珠子的方式,就能将数手指头解放出来。

这就是算盘的前身,他的前身并不是上二下五这样的珠子连接起来的,而是和糖葫芦一样,将10个珠子串在一起。

后来经历了多次改良以后,才出现今天这样的样子。

细心的人可能都发现了,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画有算盘,也就是说在北宋或北宋以前,算盘就已经被我国普遍的利用了。

由此可见,算盘在我国古代还是重量级的存在。作为80后的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二三年也在上珠算课,每天挎着解放牌书包,怀里抱着一个大算盘。

太难了!中国传统算盘口诀表即将失传,谁来继承传统文化?

后来不知道怎么了,珠算课就取消了。再后来就再也没有接触算盘了,所幸的是,自己的父亲以前是个会计,算盘打的贼精,自己是在我父亲那里学习了一些。因为学校不教了,自己也就没有深入的学习。

现在还能模糊的打出来,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直接不会了。

2600年的历史文化产物,难道就要即将失传了吗?

算盘的使用

其实在当时,算盘的使用,并不是复杂的事情。这里面有是口诀的,当时我还背过口诀,现在忘记也差不多了。

今天我就代表大家,继续来学习一下算盘是如何使用的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老年人,有空的话,给孙子教一下算盘的使用,我的希望不要让2600年多年的文化,从这里失传。寻找社会主义接班人,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一直流传下去。

现在的算盘基本都是一个样子,只不过是材质会有区别,不管怎么样功能都是一样的。

先从算盘的外形开始介绍吧。

太难了!中国传统算盘口诀表即将失传,谁来继承传统文化?

算盘四周的边框叫做框。

中间的一横(隔上下珠子)叫做梁。

穿小珠子的木棒叫做档

整个算盘可以分为上珠和下珠,上珠为2个。下珠是5个,在准备计算时,上下珠都是靠着框的。

在算盘中一个上珠代表“5”。一个下珠代表“1”

算盘从右向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以此类推。

算盘虽然距离今天有2600多年历史,但是放在今天也是同样试用的,再过100年也能用。

一个能熟练掌握算盘的人,运算的速度不比现在的计算器低多少,有的时候还要比现在的计算器能快一些。

其实算盘的计算全靠口诀,就像现在的小学生学习的乘法口诀一样,只要学会了这些口诀,熟练应用。一定会有不菲的回报。

现在这个算盘还怎么学,现在学习还来的及吗?

现在学习完全来的急,你要是不会,我现在就可以把的父亲那一套全部都教给你,只希望能得到传承。

算盘加法怎么算?

算法中的加法分四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直加、满五加、进十加、破五进十加。

直加:非常简单,算盘下珠子一个代表1 上珠子一个代表5,直接累加就好了。

满五加:2和数字相加只和大于五且小于十,下珠子最大代表5,要是在加的话,下梁的珠子就不够用了,就拨上梁的一个珠子靠梁,多余的数字从下梁减下去。

举例:算盘中的数字6。就是最上面的两个珠子分开,下梁网上再扣一个珠子。

口诀就是: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

进十加:两数相加等于10或者大于10的情况,本档次上下注不够用了,就要往前进一位,用左边的珠子。由个位进位到十位。

口诀:一去九进一、二去八进一、三去七进一等等。记住凡是两数相加大于10,都要由个位进到十位。

破五进十加:在本档的数字已经大于5,要加上6以上的数字,和数就会超过10。参考进十加。

口诀:六上一去五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太难了!中国传统算盘口诀表即将失传,谁来继承传统文化?

算盘减法计算

同样和加法一样,分四种不同的情况:直减、破五减、退位减、退十补五减,只不过在做减法的时候,人的思维和加法是相反的。

具体的口诀如下

直减:一下一、二下二、三下三、四下四、五下五.....九下九。

破五减:一上四去五、二上三去五、三上二去五、四上一去五。

退位减:一退一还九、二退一还八、三退一还七、四退一还六......九退一还一。

退十补五减:六退一还五去一、七退一还五去二、八退一还五去三、九退一还五去四。

太难了!中国传统算盘口诀表即将失传,谁来继承传统文化?

算盘乘法计算

算法的乘法计算是算盘运算中,最简单的一种了,前提是你要学好小学生的乘法口诀表,算盘的乘法计算,是在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计算的。

太难了!中国传统算盘口诀表即将失传,谁来继承传统文化?

算盘除法计算

算盘除法是很难掌握的,除法的计算的乘法口诀的反面使用。

具体的除法计算是分为两种的:归除法和商除法,每种除法所使用的口诀都是不一样的。具体的口诀方式,我以图片的方式,发给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保存到手机里面进行反复练习。

太难了!中国传统算盘口诀表即将失传,谁来继承传统文化?

只要掌握了除法的计算,就已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只要再将加减乘除联系起来,多加练习,算盘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要是你学习熟练了,并能熟练掌握口诀的每一步的要紧。计算起来真的要比计算器更有能感觉一些。

老年人经常打算盘,还能锻炼手部的关节。

最后我想说,算盘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了,已经流传了2600多年了,2600多年的其他东西,大多都已经不能用了,但算盘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然可以使用。

让人遗憾的是,现在会算盘的年轻人太少了,这一项中国文化传统恐怕要失传。还希望对古代文化感兴趣的人,能够将算盘文化一直传承下去。让我们更多的子孙后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