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全局、引领导向,宜春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八五”普法工作要求,开启“每周一主题·线上普法”专栏,定期推送实用法律知识及法律最新资讯,不断推进普法工作,扩大法治宣传工作覆盖面,激扬新时代普法工作精神,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 ![]()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面对非法集资案件高发多发态势,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化解存量、遏制增量,取得积极成效,但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2021年5月1日,我国首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施行,对于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各尽其责、通力协作的非法集资综合治理格局,防范化解风险,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3月1日,新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新《解释》)开始施行。为依法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根据刑法修改和司法实践,对2010年版的“《解释》”作出了相应修改并调整条文顺序,对审判非法集资案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为提高广大市民防范非法集资的能力,小编提炼出28个知识点,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向广大市民普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知识。 Q1 什么是非法集资? 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Q2 什么是非法集资人? 指发起、主导或者组织实施非法集资的单位和个人。 Q3 什么是非法集资协助人? 指明知是非法集资而为其提供帮助并获取经济利益的单位和个人。 Q4 非法集资有哪些特征? Q5 非法集资有哪些常见“马甲”? Q6 非法集资主要涉及哪些罪名? 主要涉及两个罪名:一个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个是集资诈骗罪。 Q7 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判刑? 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Q8 犯集资诈骗罪如何判刑? 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Q9 什么情况下会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处罚? Q10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达到多少金额算 “数额巨大”? Q1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达到多少金额算 “数额特别巨大”? Q1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什么情况下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以行为人所吸收的资金全额计算。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提起公诉后退赃退赔的,可以作为量刑情节酌情考虑。 Q1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什么情况下 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主要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在提起公诉前清退所吸收资金,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对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 Q14 什么情况下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Q15 集资诈骗数额达到多少会被认定为 “数额较大”? 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较大”。 Q16 集资诈骗数额达到多少会被认定为 “数额巨大”? 集资诈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巨大”。 Q17 集资诈骗的数额如何计算? 集资诈骗的数额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计算,在案发前已归还的数额应予扣除。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广告费、中介费、手续费、回扣,或者用于行贿、赠与等费用,不予扣除。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利息,除本金未归还可予折抵本金以外,应当计入诈骗数额。 Q18 单位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 诈骗犯罪的,如何定罪处罚? 按照“新《解释》”规定的相应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 Q19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为非法集资 提供虚假宣传如何处罚? Q20 通过传销手段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 资金,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或者集资诈骗罪,同时又构成组织、 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如何处罚? 依照其中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Q21 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谁承担? 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Q22 清退集资资金的来源包括哪些? Q23 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针对特定对象吸 收资金是否涉嫌非法集资? 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Q24 取得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和所在行业 监管部门的许可证以后, 是否可以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属于特许金融业务,必须取得金融监管部门的许可,否则涉嫌非法集资。 Q25 既取得了营业执照,又取得了金融监管 部门的许可,是否可能涉嫌非法集资? 有可能。如果超过金融监管部门许可的范围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也可能涉嫌非法集资。 Q26 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是否存在非法集资 的可能? 存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由于具有专业知识,而且又有金融机构工作身份的加持,往往更具迷惑性。 Q27 非法集资有哪些常见手段? Q28 非法集资有哪些常见套路? ![]()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宣传。 ![]() ![]() ![]() 防范电信诈骗,从你我做起 宜春农商银行温馨提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