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人们吃五谷杂粮,难免会有各种疾病出现。虽然常见病很多,但是罕见的病,也会出现。笔者曾遇见一位罕见病例:“寅时汗出”,何谓“寅时汗出”?按照过去对于一天中的时令划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相对应的是现代时钟如下图:寅时就是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此时属于“平旦”,过去称之为虎啸时,百兽之王老虎此时开始一天的活动了。所以称之为寅时。寅时汗出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秦某,男性,47岁,有烟酒史,主诉自己经常半夜出汗,出汗之时能把衣被湿透,这样的情况已经有三年了,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来具体原因,用过很多偏验方也不好使。经人介绍前来求诊。通过舌脉诊断,舌淡苔白,舌中间有一条比较深的裂纹,双侧尺脉沉细,关脉滑,寸脉短。问其汗出时间是否知道具体几点?回答说很准时每天晚上4点前后不会超过十分钟,一定会汗出,出完汗才能昏昏沉沉再睡会,第二天起来浑身乏力,精神萎靡不振,还经常腰痛,后背沉重,爱感冒。仔细分析患者情况,其准时准点汗出,一定有原因,在一天当中自然界气的变化有盛有衰,寅时属与卯时同属木,主升发之气,阳气始发之时,此时阳动与阴内,若阳不能胜阴或虚阳外越则会出现应时汗出。结合舌脉之象,断定此人阳虚寒盛,须用扶阳散寒之法。麻黄10克,炮附子15克,细辛6克,炒白术25克,茯苓15克,党参12克,山萸肉12克,五味子9克,龙眼肉15克,葛根30克,黄芪35克,水煎服5剂。五天后患者反馈,汗出情况大减,五天内只出现两次明显汗出。睡眠质量明显改善,醒来后基本没有觉得很乏累。希望继续用药巩固疗效。麻黄6克,炮附子12克,细辛5克,炒白术35克,茯苓25克,党参12克,山萸肉12克,五味子6克,龙眼肉10克,葛根30克,黄芪60克,水煎服7剂。现在来看上述方剂思路,其少阴病明显用“麻附辛”是对路的,同时加强脾胃功能调整,兼顾升阳补气,二次调整方中药物剂量,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长期来看,中焦脾胃依然是其根基所在,故增加白术、茯苓剂量,另外增加黄芪剂量至60克,以应对气虚不固之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