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经典解读第九讲 尊容人 黄芪肚 水肿奇效防己黄芪汤

 caimin133 2017-03-20

现实生活中,水肿的人很多,那看张仲景如何把各种不同水肿对症治疗,体现经方的魅力,今天就来学习防己黄芪汤

《金匮要略》: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金匮要略》: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日本医家丹波元简认为是后人改动,而《干金方》所载却是原方。当为:防己四两、甘草一两、白术三两、黄芪五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黄芪3060g、防己3050g、白术1020g、甘草1015g、生姜片、大枣8枚。

 

    【组成与方解】

    防已-----祛风行水               君

防己大辛苦寒,太阳经入里之药,通行十二经,开窍泻湿,泄腠理,疗风水,通治风湿、皮水二证。为治风肿水肿之主药;与黄芪相配、补气利水增强、且利而不伤正,为主药;

 

    黄芪-----重用黄芪益气固表,行水消肿,黄芪是气分补药,有很强的固摄作用,防己黄芪汤跟什么方子很像,玉屏风散。是不是。也是一字之差,防己和防风的不同。两张方子共同点都有表虚不固出现自汗恶风,都用了黄芪白术,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利水。 

 

    白术-----补气健脾,助脾运化     臣

    健脾胜湿、与黄芪相配、益气固表之力更大对外达到止汗的效果,对内达到利湿的效果;

    甘草-----培土和中,调和诸药     使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生姜还能利水

 

    【主治】

    风水或风湿。症见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因为水湿排不出来、舌淡苔白水湿、脉浮表症

 

    首先这个患者有水肿,水湿内停乃脾虚不运所致但同时汗出恶风营卫失调、卫虚不固;乃表气不固、外受风邪、水湿郁于经络在表虚不固的基础上又感受风水或风湿。脉浮为风邪在表;身重是湿在经络湿性重浊,水湿郁于皮下肌腠展开来的话,身体微有浮肿内湿郁于肌肉、筋骨、关节,那么就出现肢节疼痛

    风邪在表、不可过发其汗、发汗除湿,必然导致表虚越重,所以只能益气固表与祛风行水同时进行脉象上辨别寒湿和风湿呢?寒湿则脉沉,风湿则脉浮。不管风水还是风湿,都是因为表虚卫气不固,风湿之邪伤于肌表,水湿郁于皮下肌腠所致。

 

    从脏腑运作的角度来讲,肺脾气虚,风湿郁滞于肌肉、关节、经脉。

 

    配伍特点:祛风固表与除湿健脾并用,扶正与祛邪兼顾。

 

    使用注意 水湿壅盛,汗不出者,或者不容易出汗的人,虽有脉浮恶风,亦非本方所宜。

 

    【随证加减

    若兼腹痛者,为肝脾不和,宜加白芍以柔肝理脾;

    喘者,为肺气不宣,宜加麻黄、杏仁少许以宣肺散邪;

    水湿偏盛,腰膝肿者,宜加茯苓、泽泻以利水消肿;

    冲气上逆者,宜加桂枝以温中降冲

汗多伴口渴、身热者,加石膏。

恶寒、关节冷痛者加附子、细辛等。

    如本方证伴有易感冒、鼻塞时合五屏风散。

    腰身疼痛,脉沉恶寒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血虚加当归熟地生地黄

    阳虚加附子干姜、肉桂;

    口渴、尿量减少伴心悸、眩晕者合五苓散,同时呈现精神委靡,下肢肿甚者合真武汤等。

 

    “黄芪体质”的识别是关键

    “黄芪体质”是指适用于黄芪类种体质类型,以老年人多见。特征如下:面色黄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外形呈浮肿貌,无光彩。肌肉松软,腹部较膨满,但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及痛胀感。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肚脐相对显得深凹,谓之“黄芪肚”。整个人就像一个盛水的皮囊。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大便不成形,或先干后溏。易于浮肿,特别是足肿,手足易麻木。舌质淡胖,舌苔润。这种人即《金匮要略》所谓的“骨弱肌肤盛”的“尊容人”。营养过剩、缺乏体力运动往往足该体质形成的原因。

 

    日本学者认为防己黄芪汤多用于妇女,尤其是生活富裕,活动很少的妇女。表现皮肤色白而无华的虚胖,这些人自觉身体沉重,懒于活动,所以越来越胖,多汗或者容易出汗50岁以上者,多伴膝关节疼痛,下午出现下肢浮肿,往往穿鞋、袜也困难。腹诊可见全腹肥满,柔软无抵抗无压痛。对这种病人给予防己黄芪汤,可使肌肉坚实,身体转轻快,消除膝关节疼痛和下肢浮肿。

 

    水肿虽不属大病,但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便与痛苦。服用西药利尿剂固然方便,但会出现一定的排钾后疲劳感。具备益气利水之效应,补气而不伤阴,效果甚佳

 

    【方证运用:

    浮肿,以下肢为甚,恶风多汗,尿量减少容易出汗为指证广泛运用于:

    1关节痛,特别是膝关节肿痛、肌肉痛。

    2特发性水肿、功能性水肿、体位性水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风心病、心源性水肿、肺心病等以浮肿为主要表现时可用本方,肝硬化腹水也可参照使用。服用本方后,往往小便量增大,可作为取效指标之一。

    3变形性膝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以关节疼痛、沉重、活动不利、动作不灵活为主证时可见到本方证。

    4一些代谢性疾病也有应用本方的机会。如痛风、糖尿病、高血脂症,单纯性肥胖症等。

    5其他还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荨麻疹、狐臭、带下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狐臭

    有研究机构用本方(防己、黄芪各30g、白术15g、甘草6g、生姜9g、大枣20g)治疗12例狐臭,全部治愈,疗程最短2个月,最长6个月。日本的矢数道明也用此方治愈一名15年病程的狐臭患者,形体肥胖,肌肉松软,腋下汗出甚多,全身倦怠,服药后第二天即大量排尿,出汗减少,症状随之逐渐消失。

 

    服后当如虫行皮中,吃了药以后就像虫子在皮下走的感觉,这是正常现象。也会腰部以下冰冷。后坐被中,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那么这个时候只要让病人坐在被子当中,再用一床被子包住腰以下部位,让它微微出汗,就好了。

 

    防己茯苓汤与防己黄芪汤越婢汤鉴别

    那有朋友问,就是有水肿在表但是不出汗,表虚现象没有那怎么治疗呢?那就是防已茯苓汤主治了;防已茯苓汤由防己黄芪汤去白术、姜、枣,加桂枝、茯苓而成。防己茯苓汤可看作防己黄芪汤和苓桂剂的合方二方均有防己、黄芪、甘草以益气利水,为治水气在表所致水肿之常用方。不同的是:防己黄芪汤以防已、黄芪为君,白术为臣,方中补益药偏多,故适用于表虚证,固表祛风而行水

    防己茯苓汤以防己、茯苓为君,桂枝为臣,全方重在通阳利水,故适用于皮水而气虚之证,症见四肢皮肤肿盛,按之没指,不恶风,身肿而冷,四肢聂聂动者不由自主的颤动。此乃卫阳不足,水湿郁于肌肤所致。故方中以茯苓为君,配伍桂枝、黄芪温补卫阳,组成温阳利水之剂。效如桴鼔。

    本方与越婢汤都治疗“风水”,所主皆有浮肿、关节痛、多汗、尿量减少。区别在于:越婢汤适合麻黄体质者,体力比较充实,皮肤比较粗厚,看上去偏暗,平素少汗;防己黄芪汤适合黄芪体质者,体力比较低下,皮肤较细嫩,平素易出汗。越婢汤证病程较短,并有口渴、身热等热象,其浮肿往往是全身性的;防己黄芪汤证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多伴有畏风、疲劳感,浮肿多见于下肢。


视频精彩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