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是仲景用治表虚不固,风湿或水湿郁于肌表经络之方。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上挫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此方临床全方单用者少,而加味应用或合方应用则甚多。原方所举“喘”、“胃中不和”、“气上冲”及“下有陈寒”的加味,实际上可以看做是该方加味可治上、中、下三焦病证的举例。从临床实际看,该方因具补气健脾、渗利水湿、标本兼治之功,因而,不论表虚、里虚所致之虚性水肿,用之均宜。临床用治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特发性水肿等病,均有良好的效果。 其具体应用指征为: 1.汗出恶风,身疼体重。 2.身重着不移,酸麻肿痛。 3.身浮肿,小便不利。 4.脉浮,舌淡苔白。 上列前三条,任一条加舌脉象均可投用。
◎病案举例 案一、水肿 张某,女,48岁。全身浮肿半年多。浮肿以下肢为甚,每于午后轻按即没指,小便短少,气短乏力。曾作尿检、肾功、心脏彩超、甲状腺检测均无阳性发现,月经混乱已3个月。西医诊为特发性水肿,以利尿药等治疗即可消,而停药又发。随着病程加长,现更动辄汗出,身沉懒动。来诊时面浮少华,双下肢明显水肿,脉浮缓无力,舌淡苔白。诊为气虚水肿,予防己黄芪汤加味: 防己10g,黄芪30g,炙甘草10g,白术15g,生姜10g,大枣20g,苡仁30g,赤小豆30g,泽泻30g,炮附片20g。 服药3剂,水肿减轻。服完7剂,水肿消退。再服7剂后停药,不再复发。 案二、风湿 刘某,男,28岁。夏日于野外突遇大雨,返家途中涉溪水而遇洪水,于水中冒雨苦挣登岸返家,汗水雨水难分,淋漓而下。至夜,全身恶寒踡卧,总感有风吹拂,紧裹被褥而大汗淋漓,身疼重酸软。出诊至病榻前,除上述见症外,面浮,脉浮缓无力,舌微胖大,白滑苔。 证系疾行奔走过程中,汗出冒雨,复于水中惊恐汗出,持续大汗,腠理俱开,表虚不固,水邪乘机渗入,郁于肌表,留着肌肤之风湿证。处以防己黄芪汤合桂枝加附子汤: 黄芪30g,防己10g,白术15g,炙甘草10g,桂枝12g,白芍30g,生姜12g,炮附片20g,大枣20g。 服完1剂症减,服完3剂,痊愈。 |
|
来自: 昼三夜二205 > 《刘方柏临床百方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