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兴起让数字素养成为热门话题,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数字素养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把数字素养的培养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政府对数字素养的定义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2021年)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中将数字素养与技能定义为: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具体包括: 1.数字意识:对数字环境的敏感性,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主动维护数据安全。 2.计算思维:通过抽象、分解、建模和算法解决问题,形成高效的思维范式。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创造性解决问题。 4.数字社会责任:遵循数字伦理,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尊严和数字经济秩序。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进一步明确数字素养包括:数字获取、交流、创建、消费、安全、伦理、规范和健康八个方面,强调其作为数字经济和数字化社会公民生存的基本能力。 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数字素养的定义 1.美国: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将数字素养定义为“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查找、评估、创建和交流信息的能力,需具备技术和认知技能”。美国教育部进一步补充,数字素养包括在数字环境中有效学习和公民参与的能力。 特点:注重信息评估、公民参与和教育应用,强调批判性思维。 2.欧盟:欧盟的《数字能力框架》(DigComp 2.1)将数字素养定义为“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自信、批判和负责任地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涵盖五大领域:信息与数据素养、沟通与协作、数字内容创建、数字安全、问题解决。 特点:结构化框架,强调跨领域能力和终身学习。 3.英国:英国政府和BBC等机构将数字素养描述为“在数字社会中有效、安全和自信地使用技术的能力”,包括基本技术技能、信息管理、在线安全和数字公民身份。 特点:注重实用技能和数字包容性,特别关注弱势群体。 4.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政府将数字素养定义为“使用数字技术、通信工具和网络来获取、管理、整合、评估和创建信息的能力,以在知识社会中发挥作用”。澳大利亚课程评估与报告局(ACARA)将其融入教育课程。 特点:强调教育整合和知识经济中的竞争力。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UNESCO将数字素养定义为“在数字环境中有效获取、理解、评估、整合、创建和分享信息的能力,涵盖技术技能、批判性思维和伦理意识”。其《全球数字素养框架》(2018)强调全球公民教育。 特点:全球视角,注重伦理、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6.世界经济论坛(WEF):WEF将数字素养视为“在数字经济中蓬勃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批判性思维和协作能力”,强调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 特点:聚焦经济竞争力和未来工作技能。 7.国际经合组织(OECD):数字素养被定义为使用数字技术、通信工具和网络有效获取、管理、整合、评估和创建信息的能力,以参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 特点: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数字交流。 三、数字素养的八大核心要素 以下是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关注的数字素养的核心要素: 1.数字技能(Technical Skills): 使用数字工具、平台和技术的熟练程度,包括基本操作(如使用软件、设备)和高级技能(如编程、数据分析)。数字技能是数字素养的基础,确保个体能访问和操作数字环境。 2.信息与数据素养(Information and Data Literacy): 查找、评估、整合和管理信息的能力,特别强调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信息爆炸时代,批判性评估信息源、识别虚假信息和偏见至关重要。这是应对“后真相”环境的必要能力。 3.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分析、推理和解决数字环境中问题的能力,涉及对信息的质疑和逻辑判断。批判性思维帮助个体在复杂数字环境中做出明智决策,应对算法偏见或信息过载。 4.数字安全与隐私(Digital Safety and Privacy): 保护个人信息、维护网络安全和应对数字风险的能力。随着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增加,数字安全成为核心关注点。个体需了解隐私设置、密码管理及网络诈骗防范。 5.数字伦理与责任(Digital Ethics and Responsibility): 在数字环境中遵循道德规范,尊重他人权利,促进公平和包容。数字伦理涉及版权、网络礼仪、包容性及对社会的影响,强调负责任的数字公民身份。 6.沟通与协作(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通过数字工具进行有效交流、协作和分享的能力。数字环境中的团队合作和社交互动是现代工作和学习的关键,涉及在线会议、社交媒体沟通等。 7.内容创建与创新(Content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使用数字工具创建内容(如文本、视频、代码)并进行创新的能力。数字素养不仅是被动消费信息,还包括主动创作和贡献,反映了个体的创造力和适应力。 8.自我提升和问题解决(Self-improvement and problem-solving): 个人利用数字技术、工具和资源持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并有效应对现实世界中的挑战。自我提升和问题解决作为数字素养的核心,体现了技术与人类潜能的融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