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领域几乎所有方法都可以归结到技术面和基本面两个大类 而师承欧奈尔、陶博士的我来说,看图永远是第一,接着才是其他 一句话总结:技术面择股选时,基本面筛股。 问题来了,怎么用基本面筛股呢? 刚开始接触这方面的时候,时常感觉到一个字乱,看似都有道理,但每次一通分析下来都感觉不错 什么行业位置、竞争优势、规模效益、曲奇模具、品牌效应、垄断地位等 又或者各类券商研报的各种财务数据,各种小道信息突发利好利空 但到头来都总是感觉还不错,做不到我预期的筛股作用 直到在一篇价投书上强调的一个原则:确定自己的能力边界 趋势派的能力边界是看图,价投派的能力边界是看企业 我不认为自己具备看穿一家企业基本面的能力,各种杂乱的东西先放一边 明白自己的能力边界,看基本面只抓重点 个人认为,重点有两个 业绩和热点催化剂 绝大部分强势股二者有其一,而最强的强势股则两者皆有 一般来说,如果看图感觉某个个股不错,且业绩或者热点催化剂有其一满足,就可以继续研究 但如果找一圈后两者皆无,那么就放弃 何为业绩呢 我个人习惯的量化标准是净利润同比增长40%以上 以三星医疗为例,23年7月股票突破时,业绩增速已经超过100%,今年3月降到35%,股价在4月达到高点,9月尝试突破,目前宣告失败,最新的季报增速只有20%多 当然40%只是通用而不是万能 比如如果过去基数太低参考价值就要降低 不同行业也有所不同,毕竟消费股 基建股 科技股想要达到高增长的难度肯定是不同的 增长符合要求后,就可以进一步细看 首先肯定得先弄明白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 具体是什么产品,无论to b 还是to c,最后给到消费者的成品是什么 比如宁德时代,做的是to b的动力电池,落到消费者就是新能源车 接着我喜欢去看董事会经营评述部分 了解究竟是什么对于增速的贡献是最大的 如果有发布业绩预告就更好了,因为里面一般直接写明了增长的原因 宇通23年的这份业绩预报,是可以写进教科书的那种 如果没有预告,也可以直接去最新的财报那里查看 我一般主要看财务变动原因一栏 通过这些,就会对这只股票有所认识 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搜索相关信息,补全认知 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如果发现该股的属性与当下热点又为契合 那么恭喜,也符合热点催化剂这一要点 一个个股如果强势但看不到业绩,一般就是催化剂在发挥作用 百傲化学乍一看业绩不行,板块也与当下热点无关,但走势强势 7月的时候我看图注意到该股,也察觉到该股潜在半导体业务的催化剂 将该股类比萃华珠宝,是因为我当时操作过的这只珠宝股蹭上了锂电池概念而完成主升,情况十分类似 不过由于担心股东里面缺乏机构也没有等到心仪买点而完全错过 9月这波,该股搭上半导体这个热点催化,轻松翻倍 这也引出了一个全新的问题,我7月注意到该股的时候 并不知道大盘9月会开启主升,更不知道9月的热点会在半导体 同理,业绩也如此 一个个股也许会在突破前,业绩并不突出,但突破主升一段后,业绩才表现出来 沪电股份,业绩24年一季度预报增速破100%,但在此之前股价已经突破 这个时候,无论是催化剂还是业绩都发挥不了原有的筛股作用 而是变成一种储备和确认的作用 对于形态较好的个股,对其业绩还有潜在催化剂研究都是有必要的,时机如果一旦到来,也就有了及时跟上的信心 在潜在预期打满之前,尽早入场 |
|
来自: 老树hgkxij55q2 > 《选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