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菜农种菜顺口溜与智慧

 繁星1 2025-04-25 发布于山东

      老菜农们种菜,向来有些古怪的顺口溜,说是祖辈传下来的,他们把这些话挂在嘴边,仿佛念咒一般,菜便长得好。

      '涝不死的黄瓜,旱不死的椒。'这话我初听时颇不以为然。黄瓜分明是喜水的,如何涝不死?后来见邻家菜园被水淹了三日,黄瓜藤竟浮在水面,叶子虽黄了些,却仍结着几条瘦黄瓜,倔强得很。而辣椒呢,在干裂的土里,叶子都卷了边,却还开着小白花,结出红艳艳的果实来。看来老话不假,只是我们这些外行人不懂罢了。

     种茄子要疏,辣椒却要密。'茄子栽宽,辣椒栽窝。'老张头这般说着,手里的活计不停。他的茄子株距足有二尺,辣椒却三五株挤在一处。我问他缘故,他只道:'茄子霸道,辣椒随和。'这话倒也有趣。茄子叶子大,遮天蔽日,若种密了,下面的果子便长不好;辣椒却不然,挤在一处反倒结果更多,红红绿绿的,热闹非常。

      萝卜最是古怪,根要往深里钻,地自然要耕得深。老李头耕地时,锄头下去足有半尺多深,说是'萝卜是根、耕地要深'。他的萝卜长得粗壮,拔出来时带着新鲜的泥土,洗去泥,白生生的,脆甜可口。

       而葱与韭菜却娇贵,'葱怕雨淋,韭怕晒'。雨大了,葱容易烂;太阳毒了,韭菜叶子便焦黄。种菜之道,竟如此微妙。

       栽种深浅也有讲究。'深栽茄子,浅栽葱。'老张头栽茄子时,几乎要把苗埋到第一片叶子处;栽葱却只浅浅地按进土里,露出大半截。问他为何,他支吾半天,只说:'祖宗传下来的。'我想,大约茄子茎要稳,葱白要长,各有所需罢。

      番茄最是耐人寻味。'番茄能结五六层,打去顶尖莫心痛。'老李头的番茄长得比人还高,架上果实累累,青红相间。他每每在番茄长到五六层花时,便狠心掐去顶芽。我初见时颇为不忍,他却道:'不让它往上疯长,果子才结得好。'果然,他的番茄个个饱满,而任其生长的,反倒结得稀疏。

      豌豆是贱物,'豌豆不怕丑,越结越有。'老张头在菜园边角撒些豌豆,任其攀爬,不施肥不浇水,却结得一串又一串。摘了又长,长了又摘,竟能吃到盛夏。

       而收菜时节也有定数,'立冬收萝卜,小雪收白菜。'早了萝卜不甜,晚了白菜冻坏。老菜农们看天吃饭,节气便是他们的日历。

      芫荽也叫香菜,最是娇气,'芫荽不热不种,不冷不弄。'须待天气暖和才下种,稍冷便不发芽;长大了又怕热,天一热就开花结籽,叶子便老了。老李头种芫荽,总在春秋两季,种得不多,却刚好够用。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是大时节。老张头在谷雨前就整好了地,雨一下,便忙着点种。他说这时节种的瓜豆最易活,长得也好。而菠菜却不宜早种,'菠菜播种早,长得像野草。'须待天气凉些,菠菜叶子才肥嫩。早了便抽薹,叶子又小又涩,真如野草一般。

      生菜是勤快人的菜,'生菜不断茬,茬花都发家。'老李头隔半月便撒些种子,于是从春到秋,总有嫩生菜可吃。他说生菜种得勤,卖得快,小钱不断,家道自然宽裕。韭菜则要密植,'韭菜密又细,产量不会低。'割了一茬又一茬,越割越旺。老张头的韭菜畦整齐如绿毯,割时沙沙作响,清香扑鼻。

      苦瓜与冬瓜最见功夫。'苦瓜爬满架,丰收笑哈哈。'老李头搭了高高的架子,苦瓜藤攀援而上,挂满疙疙瘩瘩的果实,阳光下泛着光泽。他说苦瓜要通风透光才不苦得过份,熟了自己会裂开,露出红瓤来。而'冬瓜种得好,大个满地跑。'老张头的冬瓜大得需两人抬,青皮上覆着白霜,一个够吃半月。他说冬瓜要地肥,要勤翻蔓,还要垫草防潮,不然容易烂。

      这些顺口溜,初听只觉俚俗,细想却大有道理。老菜农们识字不多,却将这些经验编成口诀,代代相传。他们按季节种菜,依节气收获,吃得新鲜,活得踏实。

      城里人如今吃反季节蔬菜,用温室大棚,固然便利,却失了本味。老张头说:'吃菜要吃应季的,身体才健康。'我想,不仅身体,心灵怕也是如此。顺应自然,方得自在。

      菜园里的智慧,原不比书本上的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