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谈及近现代美术史,他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峰,作为印象派绘画的创始人,他被视为现代主义的重要先驱。 莫奈全名奥斯卡-克劳德·莫奈,1840年11月14日出生于巴黎拉菲特街,父亲是个杂货铺的店主,如果按照父亲设定的人生轨迹,莫奈将继承他的杂货铺,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老板。然而莫奈从小就展示出艺术天分,他喜欢在墙上涂鸦,父亲很烦,认为他是乱写乱画,弄脏了墙壁,母亲却发现了儿子的长处,将他送进了当地的艺术学校。莫奈悟性很高,数年之后便小有名气,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一幅人物速写,这时候,父亲再也不敢瞧不起儿子的涂鸦了,甚至将这些画作挂在橱窗售卖,一幅要价10到20法郎。 不过,莫奈真正走上艺术道路得益于他在16岁那年认识了欧仁·布丹,后者是法国19世纪风景画家。5岁那年,父亲就带全家投奔勒阿弗尔的姑姑,这是一个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16岁的那一天跟其他日子一样平平无奇,但却改变了莫奈的一生。那天,他去海边散步,遇到了一个正在写生的老头,他用笔急促散乱,但神奇的是,他勾勒的天空海岸却好似有了呼吸起伏,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动荡的海洋水面上波浪追逐,呈现出变幻莫测的光影,就连空气都被他画得透彻明亮,天光云影间流动的美一下子征服了莫奈,他怔怔地看了很久。这个老头就是欧仁·布丹。 两人就这样认识了,莫奈向他展示了自己创作的漫画,布丹发现这个小伙子很有天分,但是如果一辈子画漫画,可能就要荒废自己的天赋了,于是鼓励他尝试用油彩作画,他告诉年轻的莫奈“打开眼睛,好好观察”。最初,莫奈有所犹豫,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块料,但是在布丹的坚持下,他最终接受了邀请,开始跟随布丹进行户外写生。这次经历对莫奈的绘画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学会了野外写生、观察光线和描绘动态事物的技法,并养成了在现场完成画作的习惯。布丹对莫奈说:“当场画下的任何东西,总是有一种以后在画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实感和笔法的生动性。”很多年后,莫奈感恩地说:“我会变成一个画家,是因为欧仁·布丹让我这么做。” 莫奈跟着布丹一起写生3年,19岁时他怀揣梦想重返巴黎,他先后结识了画家库尔贝、马奈与毕沙罗,当时统治画坛的是新古典主义,在“主流”眼中,这群年轻人都是叛逆者,他们不愿意在画室里闭门造车、复制经典,而是往野地里跑,天天写生。 可是好景不长,莫奈年满20岁时,按照规定必须去服兵役。而他的父亲一直没有放弃“子承父业”的梦想,希望他的杂货铺后继有人,他向儿子开出了条件:“你如果回来继承我的杂货铺,我就出钱替你赎兵役。”谁能想到呢?莫奈就是倔,说:“那我宁可去服兵役!” 莫奈当了两年兵,1862年在北非染上了伤寒,于是开开心心地退役了,一回到故乡,他马上找到了启蒙老师欧仁·布丹,跟他一起写生画画。而此时,老莫奈知道儿子已经“无可救药”了,只能“原谅”了儿子的离经叛道,与儿子和解了,同意儿子到巴黎的夏尔·格莱尔的画室学画。但是,这个不省心的儿子竟然跟画室老师合不来。老师是古典保守派掌门人安格尔,推崇细腻的、美丽的、端整的人体,可是莫奈却喜欢极速画下眼前所见的一切,管他是丑是美。 人生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能遇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莫奈是幸福的,他很快发现画室里还有几个和他一样蠢蠢欲动的小子,这几个“异类”顺理成章地凑到了一起,雷诺阿、巴齐耶、西斯莱与莫奈,四个年轻人自诩为“格莱尔四剑客”。这是影响艺术史的友谊,后来,他们都成了印象派的重要画家。 莫奈喜欢打扮,虽然一穷二白,却极力打扮成花花公子。其他三个年轻人有样学样,经常借着莫奈的华丽行头,骗些饭局大吃大喝,而莫奈食量惊人,一顿能吃掉五人份,雷诺阿后来向女儿回忆:“那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在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里,莫奈的艺术理念也日渐成熟,他拒绝古典雍容、不会出错的颜色,力求画出真实看到的一切,甚至不愿在户外画出草图后再回到画室细加工,全程写生的方式连当时追求写实主义的库尔贝与马奈都觉得他走火入魔。 莫奈极力抨击巴黎沙龙,这是法国官方资助的年度艺术展览,他认为巴黎沙龙是守旧过时的活动。但为了讨好不太情愿资助他修读艺术的姨妈玛丽-让娜,他在1865年向巴黎沙龙提交了两幅海景作品:《低潮时的海威》和《翁佛勒的塞纳河口》,莫奈运用了明亮且鲜艳的色彩,给人以视觉冲击力,通过将不同色彩放置在相邻位置上,利用色彩的对比和交融创造出光影效果,又通过色彩的变化创造了画面中光线的变化和流动感。
两幅作品大获好评,《美术公报》杂志的艺评家写道:“不得不提一位艺术新星的名字。莫奈先生大胆的视角和吸引目光的能力…是他最大的优势。” 这次展览是莫奈成名的起点,也在这一年,18岁的年轻姑娘卡米耶走进莫奈的生活,成为他的模特、情人与后来的妻子。于是,这个熟练的风景画家,开始创作肖像画。他的早期代表作《花园里的女人们》,长宽都超过2米,他仍坚持户外作画,专门挖了一条壕沟,用滑轮放置画板,为了等候合适的阳光,可以坐一上午。画面中的四个女人中有三个是以卡米耶为原型的,她绕着园中一颗树摆出不同的姿势,你以为这只是出于对年轻女子的爱吗?并不是,描绘同一个人物的不同姿势,是为了描绘出光照的不同效果,以及研究树木在衣服和地上投射时的光线变化。
但是,尽管莫奈已经小有名气,他的画还是卖不出价钱。1866年,骗吃骗喝的“好日子”结束了,莫奈被旅馆赶出门,穷因潦倒至极,甚至想过跳塞纳河自杀。“格莱尔四剑客”之一的巴齐耶伸出援手,答应出资2500法郎买下《花园里的女人们》,但其实他也没钱,只能每个月付50法郎。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意外地改变了莫奈困厄的处境,他逃避战争,来到伦敦,认识了画商丢朗·吕厄,这位画商独具慧眼,十分喜欢莫奈的创作,在他的赏识下,莫奈总算走出了人生低谷。在丢朗的召集下,艺术家们组建了一个小团体,他们要完全脱离沙龙制度的运作,不设评审团也不设荣誉奖,自由展览,只谈艺术。 1874年,那是一个春天,艺术家们在巴黎市中心的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家纳达尔的工作室举办了一次画展,参展艺术家共有29人,包括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莫里索等。展览遭到许多评论家的抵制,说主题平凡无奇,笔触散漫草率,“这批人就是把颜料装进枪膛,轰两发上画布,签个名——这也叫作画?” 莫奈一共展出了13幅作品,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日出·印象》,这幅油画描绘了阿佛尔港口的日出景象,然而画作看上去朦胧不清,仿佛透过薄雾观望。莫奈使用了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水面无限的光辉。虽然朦朦胧胧的,但是海面上的小船却依然依稀可见。在莫奈之前,没人敢这么画画,他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很是离经叛道,批评家路易·勒鲁瓦发表了《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一文,逐一讥讽画展中各种无法理解的画,尤其是莫奈的《日出·印象》:“多么草率啊!这玩意儿的完整程度还不如毛坯墙纸!”他借用此画的标题,嘲讽以莫奈为代表的要求革新创造的青年画家为“印象主义”,这一画派由此得名。之后,莫奈一直致力于印象主义的创作和推广,为世人留下了《干草堆》《睡莲》等一系列作品。 后世评论家认为,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 从1874年到1886年,印象主义画展共举行了8次,尽管他们的名声越来越大,但是一直没有“大富大贵”,画作单幅成交价格一直在250法郎上下浮动。莫奈的转捩点出现在1886年,画商丢朗·吕厄在美国纽约策划“巴黎印象派画家油画和粉色画展览”,一举打开了大洋彼岸的艺术品市场,莫奈的画出人意料地受到追捧,画作大卖,他终于彻底摆脱了生计之忧,1899年全年,莫奈的卖画所得高达22.74万法郎。 不再为温饱奔波的莫奈,可以倾心于绘画了。他常去诺曼底海岸的艾特达绘画,那里有鬼斧神工的白垩海崖,一次画得忘情,他差点连人带画被潮水卷走。作家莫泊桑几次与莫奈在海边相遇,他回忆说:“莫奈几笔就勾勒出一缕光线和飘过的云彩,我还亲眼目睹他抓住了一簇落在白色悬崖上的落日余晖,他把它锁定在一片金黄色调中,使这难以捕捉的耀眼光芒,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效果……他已不再是画家,而是色彩的猎人。”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莫奈开始涉足版画领域。他最初接触版画是在1872年,在塞纳河畔的小镇阿让特依赁屋而居,并建造了船上画室。此时,他见到了日本浮世绘版画,对日本版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买下数幅,大胆地将东方的散点透视引入画中。19世纪末,他和德加、毕沙罗等人重新发现了石版画这种媒介,可以在纸上重现他们的艺术构想,这些发明了新的光线和色彩传递方式的艺术家们,邀请了乔治·威廉·索恩利将他们的设计转化为石版画。索恩利是伦敦的艺术出版商Thornley & Co.的创始人,该公司专注于高品质的艺术复制品。 在遇到索恩利之前,莫奈并没有表现出对制作版画的兴趣,而索恩利擅长使用石版画技术,捕捉到原作的细微细节和色彩层次,这正中莫奈下怀,两人合作的版画,包括风景和海景,充满了他那标志性的印象派油画中难以捉摸且闪烁的光线。通过这种合作,索恩利帮助普及了莫奈的艺术,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位印象派大师的作品,同时,这些高质量的复制品也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收藏莫奈作品的机会。 从1886年9月到11月,莫奈在布列塔尼南部海岸的一个名为贝尔岛的崎岖小岛上作画,这是布列塔尼最大的岛屿,充满了原始的野性力量,很少有艺术家和作家前来造访。起初,莫奈对难以驯服的自然感到不满,不断变化的天气、到达他感兴趣地点的困难让他感到沮丧。然而,陡峭的悬崖和令人眩晕的高度并没有吓倒这位艺术家,他在虚空的边缘架起画架,坚定地面对着他所选择的题材。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些限制,比如题材范围狭窄,画布尺寸标准化,这迫使莫奈专注于研究不同时间段和天气条件下的光线和氛围的细微差别。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只需看一眼那深邃的蓝绿色海水及其可怕的景象,你就会被它迷住。换句话说,我对它着迷得发狂:但我确实知道,要真正地画好海洋,你需要每天每个小时在同一地点观察它,以便了解它在该特定地点的行为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一遍又一遍地创作相同的主题,甚至创作四到六次。” 最终,莫奈创作了近40幅《贝尔岛》的画作,评论家们形容这些画作“力量强大、气势逼人”“充满了壮丽的印象”。 1892年,莫奈以其中一幅油画为母本制作成了版画《岩石海岸》,根据日本版画的技法,地平线被放置在非常高的位置,留给天空的空间很少,这与印象派美学相契合。借助强烈的色彩,又表现出海洋非凡的大气振动效果。 莫奈与索恩利合作的作品通常是限量发行的,每幅作品都有编号和艺术家的签名,这增加了作品的收藏价值。《岩石海岸》限量版只有25份,用中国纸贴裱,由莫奈和索恩利在下方边缘用铅笔签名,并带有索恩利的红色墨水印章,位于右下角。这些版画在巴黎印刷,还带有盲文印章。 却说莫奈实现财务自由后不久,竟然患上了白内障。他的视力障碍起始于1905年,那年他65岁,年初他开始觉得看外界的事物色彩跟以往的不一样了,1908年,他在意大利威尼斯旅行时,视力开始变得模糊,以后情况更加严重,视力下降,看到一切都像是在大雾中——“印象派”已经从画作蔓延到现实生活了。 1914年,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对色彩的感受力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强烈。在我眼中,红色变得混浊,粉色也显得十分平淡,一些暗沉的颜色我已经完全感受不到。”此时的莫奈,只好靠贴在颜料软管上的标签来辨别不同的颜色,或者凭记忆中调色板上的颜色来作画。 莫奈看了多个眼科医生,诊断为双眼白内障,虽然他最终接受了白内障手术,但是效果一直不好。眼疾之苦毁掉了莫奈对光的认知,却像是打开了通灵般的想象力,他早已在画睡莲,而此时,睡莲的具体形象消失了,只剩下无数暗色的圆盘,笔触凶猛,仿佛火焰在水面上燃烧。空间泯灭了界线,只剩下永恒的光影与色彩。 1926年12月5日,被疾病折磨多年的#莫奈 病逝于吉维尼家中,享年86岁。他是印象派中最高寿的人,因而成为唯一真正享受到印象派胜利果实的画家。塞尚有一句对莫奈的著名评价:“他只有一双眼睛,但那是多么美妙的一双眼睛啊!”这双独一无二的眼睛,将19世纪的阳光与灵魂点石成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