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构乌梅丸——总结

 xyf4345 2025-04-29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理论到实践学经方

第十二课:乌梅丸方证解构(7)

图片

乌梅丸总结

图片

我前面曾经总结说,乌梅丸是一个仙丹啊,为什么说它是仙丹呢?第一是它组成的药物是十味药,另外加了苦酒、蜂蜜和米饭。十味药当中有五味,比如说人参、细辛、黄连这些药物是什么?是《神农本草经》里面放在上品的,就是说没有毒性的,“久服,轻身延年”,就是久服之后,可以延缓衰老,药物组成里面都是好的药。第二说乌梅丸是仙丹,是因为乌梅丸背后的病机非常复杂的,当你不知道、不会看的时候,病人六经都有,都出现问题,有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时候,你给他用乌梅丸试一下,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是乌梅丸治疗凌晨一点到三点疾病发作和加重的这一类病人。很奇怪,这一类疾病它就是固定的那个点,而且是凌晨时发作,真的就像仙丹一样,吃了之后,凌晨发作的次数就一定会明显减少的。第四是厥阴病的特点是“两阴交尽为厥阴”,厥阴是人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机关,是阳气走到这边,如果说阳气不能升发出来,人就可能一命呜呼了,乌梅丸正好是治疗厥阴病的一张主方啊。我们看乌梅丸里面温补阳气的药物其实是很多的,包括治疗太阴的、少阴的这类药物是很多的。所以说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病的一张主方因为厥阴病比较特殊,正好是两阴交尽的时候,阳气要升发出来的,如果阳气升发不出来,这时人体就会特别的麻烦,所以说乌梅丸简单的概括一下就是仙丹啊。

我们再总结一下今天的讲课内容,本次课从“方—病—人”的角度分析了乌梅丸的临床的特点,古代的疾病是蛔厥、久利(慢性腹泻),然后是厥阴病,厥阴病欲解时的疾病。现代的疾病主要是一些慢性腹痛、慢性腹泻,腹痛呕吐,焦虑状态的一些疾病,还有上半夜加重性的疾病。乌梅丸人的特点,我们要知道五个字——“痛、厥、烦、呕、利”,这五个字正好对应六经里面的各个部位。还有就是人的脉,是李斯茂教授提到的,脉应该是弦的,为什么是弦的?因为厥阴风木、厥阴少阳的主脉就是弦,但他又是不足的脉,就是有空,一按就没有了,这是乌梅丸的脉象。乌梅丸是厥阴病的主方,所以说它着重的部位主要还是在厥阴,但是我们治疗厥阴病时要想到什么?土和水啊,就是少阴和太阴的重要性我们前面分析了,木要长得好,树要长得好,一定要有水来滋润,要有土壤营养来支持,当然乌梅丸不仅需要有温补太阴、少阴的药物,它里面还有一些清热的药物,有黄连、黄柏啊,说明乌梅丸对应的六经当中是涵盖了所有的症候,所以说乌梅丸背后治疗六经的机制是比较复杂的。

那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乌梅丸这张方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大家以后可以在临床上试一试这张方。

图片

                         (节选自《经方入门二十讲》)

              (吴从军、张琪、许静华、胡淳淳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