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临证治验4则:糖尿病、脑梗患者血压不降、偏瘫等

 顺势而为frfi8r 2025-04-29
中医书友会
第422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本文约2679字,预计阅读7分钟—

图片

临证小验四则

作者/王彦权

一、糖尿病小验

李某,男,50岁,漯河市人,患糖尿病数年,近一段空腹血糖在11至12毫摩尔/升,服西药数值降不下来,体胖肚子大,口干,胃胀,反复扁桃体发炎,有胰腺炎史,舌红,脉弦数。
思考:以不变应万变,还是从方证着手。口干,舌红,脉数,热病伤津,党参白虎汤加天花粉证;胃胀,结合口干,反复“扁桃体发炎”,胃热痞证,三黄泻心汤证;“扁桃体发炎”反复出现,有虚火之嫌,封髓丹证
处方:大黄5g,黄连5g,黄芩5g,黄柏8g,砂仁5g,甘草8g,生石膏30g,知母10g,党参10g,天花粉10g,干姜3g,山药15g,鸡内金10g。
疗效:服上方36剂,患者反映,服中药期间,身体非常轻快,并且空腹血糖已控制在6毫摩尔/升左右。
  • 按语
此病的方证辨证,在上面分析中我已说过,至于加干姜少许,是怕整个方过于寒凉,伤及脾胃,而用之反佐,同时顾护脾胃。另考虑病人患病日久,血糖居高不下,身体肥胖,可能有脾胃代谢异常,故加山药鸡内金,健脾助运,并可使食物中的糖分转化为津液,有仿张锡纯的玉液汤意。

二、腹股沟及大腿内侧痛从瘀血论治,用此方效佳

几月前,我曾在微博中分享过用血府逐瘀汤合活络效灵丹治疗“腹股沟疼痛”的小经验,2025年3月21日,又来诊一病人,其主要痛苦还是“腹股沟(左侧)疼痛”,同样的病,相同的方,用药七剂,又获突破性疗效。所以我想,此经验可能有可复制性,故再分享一下,以引起同道老师们的重视。
  • 案例如下
杨某,男,67岁,偃师北窑村人,七天前来诊,自述“左侧腹股沟疼痛”一月余,并伴左侧大腿内侧胀疼,晚上加重,晚上因疼痛而不能入睡,常被迫起来在屋子里转圈,在某医院按“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针炙数天不效,又转到“泌尿科”按前列腺肥大,又治疗数天,依然无功,CT做了三次,没发现异常,但疼痛依旧,伴见反复出口疮。
处方:柴胡10g,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5g,赤白芍各10g,川芎10g,牛膝10g,枳壳10g,甘草10g,丹参10g,乳香5g,没药5g,黄柏6g,砂仁2g,大枣6枚。七剂。
疗效:药服完,患者于3月27日复诊,患者反映,服药当天,疼痛即减,当晩已能睡觉,药服完,疼痛减少七成,疗效甚好。守方又开十剂,巩固疗效。
  • 按语
此病之辨,我是这样思考的,“左侧腹股沟疼痛”及“左侧大腿内侧疼胀”,病位固定,疼痛剧烈,不通则痛,属瘀血为患,大腿内侧疼胀,大腿内侧为足厥阴肝经的循经路线,故此病病机可能为肝气不舒,气滞血瘀,首选血府逐瘀汤,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因疼痛较剧,恐单用血府逐瘀汤活血止痛力不足,故合活络效灵丹,以加强活血止痛力量;反复口疮,有虚火上炎之嫌,故加封髓丹,收潜虚火。全方以活血止痛为主,正对“不通则痛”的病机,故取佳效。

三、脑梗患者血压不降,方证对应四剂收功

赵某,男,54岁,渑池西阳乡人,2025年1月11日下午头晕,晚上右侧肢体活动不利,遂到洛阳某医院住院治疗,经检查诊为脑梗塞,住院近2个月,吃降压药血压一直不降,血压155至160 /110至120 mmHg,于3月14日来诊,
症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右侧手足水肿,语言不利,患者自述,头右侧及颈右侧紧,“如青石压住一样不轻松”,乏力,尿频,舌质红,苔白腻,脉沉弦。
处方:吴茱萸6g,党参10g,甘草10g,麻黄8g,桂枝10g,杏仁10g,生石膏30g,当归10g,川芎10g,黄芪15g,干姜5g,白术10g,茯苓20g,陈皮6g,枳壳10g,大枣6枚。
疗效:服上方8剂,患者于3月23日复诊,右手足水肿减轻,头右侧及颈右侧紧好转,说话舌根硬改善,身已有力。患者还反映一情况,近2个月的高血压,在服此方至第四天时,血压降至120 /86 mmHg,近几天血压一直正常。
  • 按语
此方中并没有“降压”的中药,但服药后血压恢复正常,可能是服药后水湿祛、血气活、经络通、正气足之故。此病的辨证,我是这样思考的:寒主收引,患者头右侧及颈右侧紧,是寒凝经脉,故用麻黄汤吴茱萸汤对应,因怕药性热过度动火,加生石膏反佐;语言不利,偏侧肢体活动不利,有瘀血为患,故用当归川芎,活血通络治之;右侧手足水肿,水泛之证,用外台茯苓饮,利水消肿;乏力明显,是气不足,药用黄芪,益气的同时,又可助活血,还可帮利水。此方用后,“不通的通啦”,“瘀血水饮去啦”,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的压力自然就降啦。

四、偏瘫治验

田某,女,76岁,首阳山城东村人,2025年2月22日晚上头晕一阵,一会又缓解,2月23日早上意识不太清,逐到某市医院住院,检查显示有脑梗塞,医生看后,认为错过溶栓时间,遂常规用药住院治疗。去医院当天,左侧肢体瘫痪,住院12天,肢体瘫痪依旧,其儿子与我是好朋友,故我对他讲,赶紧配合中药,因病还不算太久,还有恢复的可能。
其儿子于3月6日带其母亲来诊,患者坐在车后座上,除左侧肢体不会动外,反应也迟纯,语言不利,自述喝水呛,吞咽不利,眼涩,口干口苦,大便三日一行,左手左脚水肿,左足踝部有一片瘀斑,舌头歪,乏力,舌红,苔薄白,脉弦。
处方:麻黄6g,桂枝10g,杏仁10g,甘草10g,当归10g,白芍10g,熟地18g,川芎10g,丹参10g,乳香5g,没药5g,桔梗10g,生石膏40g,菊花5g,薄荷5g(后下),黄芪18g,大枣6枚。
疗效:患者儿子反映,上方服至第5天,已会在医院康复科在别人帮助下“蹬自行车”,并会挪两步,服药二周,患者于3月22日复诊,精神如换一人,已主动笑着和我打招呼,语言不利、喝水呛、眼涩、吞咽不利均大减,大便一日一次,并在我诊室转了两圈让我看,效果非常好。故守方又开七剂,继续巩固治疗。
  • 思考
看此病,我是这样思考的:初诊时患者表情淡漠,无精神,脉又不沉,非少阴之证,可能为寒邪入侵,伤及阳气,故用麻黄汤,辛温通阳,振奋精神,同时帮助通络;患者左侧肢体瘫痪,舌歪,喝水呛,乃血虚不荣,血瘀不通之候,故用四物汤与活络效灵丹,养血活血;患者口干口苦,又见眼涩,大便三日一行,肝胃有热,故用白芍生石膏菊花对应,养肝清肝胃明目;吞咽困难,咽喉不利,用桔梗甘草薄荷,利咽解毒;乏力明显,是正气不足,故用大量黄芪熟地,益气填精,鼓舞正气。全方看似杂乱,实则章法分明,也有效千金录验续命汤意,因方证对应,故取捷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