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堪称《水调歌头》词牌下的经典佳作。开篇以“把酒问青天”的奇思妙想,营造出空灵的意境,引发对宇宙和人生的哲思。“我欲乘风归去”等句,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刻画得细腻入微。下阕借月抒怀,“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以反问表达离人愁绪,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则展现豁达的人生观,道出世事无常的真理。结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美好的祝愿作结,情韵悠长,体现了词人深厚的艺术造诣。 [2] 《水调歌头·游泳》 近现代・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是《水调歌头》词牌中的杰出之作。上阕描绘了横渡长江的豪迈场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尽显从容自信。引用孔子“逝者如斯乎”,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下阕展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桥的雄伟壮观。“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体现了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全词大气磅礴,蕴含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展望。 [3] 《水调歌头·游览》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卧不知晓,空山日月迟。 黄庭坚的《水调歌头·游览》是《水调歌头》词牌中的佳作。上阕描绘了一幅春景图,“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营造出清幽美妙的境界。“我欲穿花寻路”展现出对自由和仙境的向往。下阕则抒发情感,“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流露出孤独寂寞之情。“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体现词人不慕世俗、高洁的品格。全词意境清幽,情感真挚,展现出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4]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宋・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叶梦得的《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是《水调歌头》词牌中的精彩之作。上阕描绘秋景,“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阕回忆往昔,“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体现了漂泊的经历。“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结尾以“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全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 [5] 《水调歌头·多景楼》 宋・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陆游的《水调歌头·多景楼》是《水调歌头》词牌中的优秀篇章。上阕描绘多景楼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往事,“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点明地理位置的重要。“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营造出雄浑悲壮的氛围,让人回忆起孙刘的英雄事迹。下阕借景抒情,“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体现出豁达的情怀。而“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全词气势恢宏,情感真挚,展现出陆游的爱国情怀和文学才华。 [6] 《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宋・戴复古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戴复古的《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是《水调歌头》词牌中的佳作。上阕描绘吞云楼的雄伟壮观,“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展现其气势。“筹边独坐”“气吞残虏”等句,表达了词人的壮志豪情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下阕借黄鹤楼、岳王祠等历史遗迹,抒发古今兴亡之感和壮志未酬的愁绪。“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体现了对英雄的期待和自己的抱负。全词意境雄浑,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7]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清・纳兰性德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纳兰性德的《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是《水调歌头》词牌中的上乘之作。上阕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营造出空灵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尘世之外。“岁晚忆曾游处”等句,勾起对往事的回忆。下阕借“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等意象,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归隐的渴望。全词意境清幽,情感细腻,展现出纳兰性德独特的精神世界和艺术风格。 [8] 《水调歌头·题剑阁》 宋・崔与之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崔与之的《水调歌头·题剑阁》是《水调歌头》词牌中的佳作。上阕描绘剑门关的雄伟和国家的战乱景象,“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展现出豪迈的气势。“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体现了词人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下阕抒发年老未建功业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以景结情,韵味悠长。全词情感真挚,境界开阔。 [9]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宋・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范成大的《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是《水调歌头》词牌中的优秀之作。上阕回忆数十年的中秋经历,“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充满了时光流转之感。“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点明此次中秋的特别。“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描绘出中秋月夜的清冷。下阕借景抒情,“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表达了对国家分裂的忧虑。“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以奇特的想象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词情感深沉,意境清幽,体现了范成大的文学功底。 [10]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宋・辛弃疾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辛弃疾的《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是《水调歌头》词牌中的佳作。上阕以豪放的笔调写饮酒和离别,“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体现出洒脱的性情。“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对世间所谓的英雄提出质疑。下阕抒发感慨,“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流露出壮志未酬的苦闷。结尾“更乞鉴湖东”,表达了归隐的愿望。全词情感跌宕起伏,展现出辛弃疾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学风格。 |
|
来自: 新用户3892281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