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有毛病的人太多了。这是最近在与朋友聚会时,听到的一句话。的确是这样,尤其是2019年之后,心脏的问题已经成了大问题。那种没有预兆的短暂“撕裂疼”似乎更为普遍。 心脏病,西医叫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症状表现为心悸、胸痛、胸闷、疲乏、呼吸困难等。 在这些症状中,胸闷是引发心脏不适的主要原因。为什么会胸闷?胸闷就是感觉堵得慌,有雾霭蒙蒙混沌不开的感觉。随着这种感觉的加剧,就会出现心悸(心跳加快)、疲乏、呼吸困难,严重了还会胸痛。为什么会痛?痛则不通啊。 胸闷为痛之渐,胸闷时间长了,又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发展为痛。所以,治疗心脏病要在胸闷阶段就予以重视,及时的进行治疗。这叫防微杜渐,阻止胸闷演变为胸痛。 ![]() 有些人,觉得胸闷或者胸痛难受会含服速效救心丸,这是个好办法,可以很快缓解症状。但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速效救心丸是救急药,而不是治本的药。只能起到暂时的“疏通”的作用,而无法解决造成瘀堵(胸闷)的因。 既然胸闷、胸痛是心脏病的主要症状,那么,应该怎么治疗呢?张仲景先师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治疗经验。 第一个方子,就是橘枳姜汤和茯苓杏仁甘草汤。 橘枳姜汤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原文为:“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橘枳姜汤原方: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换算成现在计量:橘皮250克、枳实45克、生姜125克。 上三味,以水五升(1000毫升),煮取二升(400毫升),分温再服。 这三味药在《伤寒杂病论》中是用量最大的一个方子。我们见过生地一斤、石膏一斤、柴胡半斤,这个方子橘皮用了一斤。橘皮就是陈皮,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量?我的理解是,橘子和瓜蒌都是圆的,像胸廓。瓜蒌的化痰散结下气能力比橘子大,其性急;而橘子化痰下气的能力迅于瓜蒌,其性缓,所以要加大用量,否则,不足以下胸中滞塞之气。 橘皮即使用如此大量,仲师还嫌力度不够,又添加了具有“破胸锤”之称的枳实协助宽中下气。生姜用量半斤也是大量,胸中滞塞烦闷,是因为胸中气寒阳虚,生姜既能止逆气,又能止呕,还有温通的作用。 按说用经方就要用经方的药量,用经方的煎服方法,但是,就现实看不现实,那么,至少也要用这个量:橘皮48g、枳实9g、生姜24g。这个量就不要纠结了,三味药基本都是药食同源。 记住,这个方子只能治胸闷,不能治胸痛,因为没有止痛的药。 《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愊愊(bi bi)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沫。” 胸痹就是胸中滞塞不通,愊愊类似烦闷、胀满。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和橘枳姜汤治疗的同样症状。如果出现短气的症状,说明胸中有停饮,用茯苓导饮下行,杏仁宣肺利气,甘草健脾和中。 原量: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一日三次。不愈,更服。 喝了不好,要接着继续服。 这两个方子治疗的症状是相同的,临床上有的大夫会将两个方子合起来用,效果更好。 临床适用于胸阳不振、气机阻滞导致的胸痹,症见胸闷、胸痛、气短、脘痞,舌苔白腻,脉弦或沉紧。现代常用于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属气滞痰阻者。 前面讲了胸闷,接着讲胸痛。 瓜蒌薤白白酒汤是治疗胸痹胸闷胸痛的代表方。 原文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楼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白酒煎煮要开盖,也可以用黄酒。 ![]() 歌诀: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喘息短气时咳唾,难卧再加半夏良。 这是一个药方,这是一个食疗方,这是一个流传千年治疗心脏病的高效方,这是一个不被人重视的妙方,这是一个治疗心脏病而不能赚大钱的廉价方。 条文的意思是,胸痹(胸中滞塞不通),出现喘息、咳嗽、吐痰,胸痛、后背痛,气不够用的,气短不足以息,寸部脉沉迟,关部以上脉小紧数。要用瓜蒌薤白白酒汤。 本证病机为胸阳不振,痰阻气滞。治以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中医有取象比类的说法,根据形状知其功效,藤类药物有攀爬之性能通经活络,皂刺尖锐能活血消肿疗疮痈。瓜蒌像个圆球,状似胸廓,特别是剖开之后,隔膜之间有几个腔室,类似心脏之心房心室,故取其象而用之,妙不可言。 观其状,能开胸散结滞,用其子仁能豁痰润燥通肠。《本草》云:“洗涤胸膈中垢腻。” 利气散结以宽胸,涤痰散结,通胸膈痹塞。 仲景为什么不用瓜蒌皮而用瓜蒌实?《本草纲目》:“仲景治胸痹痛引心背,咳唾喘息,及结胸满痛,皆用蒌实。乃取其甘寒不犯胃气,能降上焦之火,使痰气下降也。”胸痹并非只是滞气,也有痰湿阻滞。 《伤寒》用瓜蒌治结胸,《金匮》用瓜蒌治胸痹,取其能开胸前之结。 薤白,北方叫小蒜,满山遍野。南方叫藠头,是一种腌制菜肴,用以佐餐。 由此可知,它是一种食材。而其药用价值,知之者甚少。 《本经》:“气味辛苦温滑无毒,主治金疮溃败。”仲景用药悉遵《本经》,应是取其性味,辛能散结,苦能下,温能通。善散阴寒之凝滞,行胸阳之壅结,故为治胸痹之要药。功效为通阳散结,行气止痛。 白酒,辛散温通,行气活血,既轻扬上行而助药势,又可加强薤白行气通阳之力。 三药为伍,行气与祛痰并行,宽胸与通阳相协,寓散寒活血于理气之中。 凡是心脏感觉不舒服的万万不可忽视了这个小方,这是个让你不被忽悠做心脏支架的救命方。 老年人阳气不足,会出现胸阳滞塞,引发胸闷胸痛,喝上一碗瓜蒌薤白白酒汤,马上就会心胸豁然开朗。如果不知道有这个灵验方,而去医院做心电图,多数情况下会被说成是心脏病,让你做支架,一旦做了支架,就如同背负了沉重的十字架,此生不再是一个无拘无束活蹦乱跳的人。异常者,后果不堪设想。 有些老年人,属于胃肠型心脏病,也就是说,吃得多一点,胃里胀满也会引起胸闷,这时,如果做心电图会出现脉率不整,会被扣上心脏病的帽子。瓜蒌薤白白酒汤把胸中的结滞打开,胃胀消除,胸闷胸痛就消失了。 还有的老人大便干燥,多日不解,也会引发心脏不适,出现胸闷甚至胸痛,用瓜蒌润肠通便,薤白行气,症状就消失了。如果因为大便多日不行,而引起的胸痹,被误诊为心脏病装上支架,那不是太冤枉了吗? 胸中阳气不足就是心脏病的本,痰浊中阻就是心脏病的标,气机升降受阻,才会出现胸闷、气短。 瓜蒌薤白白酒汤就是解决胸中阳气不足引起的胸闷、胸痛的。有了这个汤方,又能不失时机的服用,心脏病就会离你而去。 有些大夫听到病人说是冠心病,就想当然地认为是冠心病,想当然地认为是淤血作祟,而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心脏在人身最高位,向外供血的血管最粗,怎么会被瘀血堵了呢? 这就好比水库开闸放水,靠近水库的主渠道,由于水量大、水势猛,从来都不会出现堵塞,而容易出现堵塞的都是在渠道的远端细枝末节。不要说心血管堵了百分之八十、九十,即便堵了百分之五十,还能活下去吗?所以,这是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不说心脏血管堵了,那还怎么搭桥,怎么放支架?如果不说心脏血管堵了,说脚丫子血管堵了,支架还有什么用?所以,当医生拿着单子片子说你心血管堵了多少的时候,你最好再找别的医院给你证实一下。别人家怎么说,你就怎么听,躺在手术台上帮着人家挣钱。 看看那些四五十岁就做了心脏搭桥或者放了支架的“心脏病”患者,谈起搭桥支架略带自豪的样子,真的叫人哭笑不得。 ![]() 由此可见,受利益驱使,患者被强制心脏放支架的并不是少数。 有的人经常说,胸口老是堵得慌;有的说,胸口不痛,就是感觉不舒服;有的说,胸闷喘口粗气会好些,要用拳头捶几下;有人说,胸闷严重了有一点点刺痛,闷痛……有这些症状就可以用瓜蒌薤白白酒汤。 肠胃比较敏感,大便平时不干的,喝了瓜蒌薤白白酒汤之后,会出现药物性腹泻,不喝了马上就不腹泻了。 也有人将瓜蒌薤白用白酒浸泡后喝,据称效果也不错。如果胸闷喘息到躺不下,可以加上半夏,就成了瓜蒌薤白半夏汤。 如果病势由胸部向下扩展到胃脘两胁之间,胁下之气又逆而上冲,形成胸胃合病,证候之偏实者,就要用枳实薤白桂枝汤。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中的第5条云:“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升、桂枝一两、瓜蒌一枚,捣。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三次温服。 枳实 20克,厚朴 20克,薤白 40克,桂枝 10克,瓜蒌 一枚(皮仁同用) 30克以水1200毫升,浸泡30分钟,大火煮开转文火,煎煮30-40分钟,滤渣取液分两次早晚温服。 这个方怎么用呢?和瓜蒌薤白白酒汤的区别在于,瓜蒌薤白白酒汤主要作用于胸部出现的胸闷胸痛,而枳实薤白桂枝汤作用于胸部兼“心中”(胃脘)。也就是说,出来胸部胸闷、胸痛的症状外,又增加了“心中痞”,即胃脘部位的胀满症状。“痞”,但满而不胀者谓之痞。 老年人消化力弱,或者吃多了就会出现胃胀加重胸满闷的症状。这时,就要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比较适合。 当你觉得心脏不舒服的时候,一定不要轻信一家医院的检查结论,而稀里糊涂就放支架,务必再找一两家医院进一步确诊一下,心脏到底有没有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