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日,尤其马上就到五一假期了,是不是想出门的心到达了巅峰! 这几天一刷朋友圈就能看到不少朋友晒出带着自家小宝贝出门玩的照片,真的是看得人心软软。 ![]() 但是咱们外出游玩也别忘了做好防护。 前阵子一个古老的病毒就又冲出来作乱了。 综合媒体报道,截至4月6日,美国麻疹确诊病例覆盖19个州,达642例,是2024年全年的两倍多。 按当前流行势头,今年很可能超过2019年,成为近35年来美国麻疹疫情最严重的一年。 并且今年以来,全球有多个国家出现和地区出现麻疹疫情反弹,我国麻疹报告病例数也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听名字,麻疹感觉就是痒痒、出疹子,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事实上,这个看似“温和”的病毒可是个“狠角色”! 在针对它的疫苗被发明出来之前,每年大概有260万人被麻疹夺走生命。直到2023年,全球仍然有107500人死于麻疹。 而且这种病毒恶名昭著,俗称“见面传”,是人类已知的最具传染性的病毒之一。 假如一位麻疹患者在房间内咳嗽,数小时后,可以传染12~18个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虽然现在大多会接种疫苗,但还是要小心防范。 尤其开始进入旅游旺季,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涌入,很难保证里面没有麻疹病毒携带者。 ![]() 麻疹真的有那么恐怖吗?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末春季为多见,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但近年来成人病例变得多见。 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钱乙,这样描述它,“初起发热,咳嗽,目赤,眼泪汪汪,面肿,腮赤,咽喉肿痛,口内生白点。疹出之时,遍身红点,状如麻粒”。 麻疹的潜伏期通常为10-14天,初期症状可能只是发热、流涕、咳嗽等,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 但如果你在口腔内部发现针尖大小的灰白色突起(医学上称为“柯氏斑”),那可就要警惕了,这可能是麻疹的早期信号! ![]() 麻疹的进程一般分为3期: 前驱期(约2-4天):高热(可达39-40℃)、咳嗽、流涕、结膜炎等,常在口腔出现“麻疹黏膜斑”。 出疹期(发热3-4天):红色斑丘疹,从耳后、发际开始,逐渐蔓延至面部、躯干和四肢,疹间皮肤正常。 恢复期(出疹3-5天):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留下色素沉着和糠麸样脱屑,1-2周后消失。 麻疹不只是皮肤上起疹子而已,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容易引起并发症。 除了轻微腹泻,急性肺炎和脑炎也经常出现在发病的麻疹患者身上。由麻疹引发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更是无法救治的病症。 也有人能够侥幸存活下来,但留下了后遗症失明、失聪,甚至永久性的神经障碍。 ![]() 特别是营养不良或抵抗力低下者以及或未接种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喉炎、中耳炎、肝损伤等,甚至死亡。 目前对麻疹患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没有有效抗病毒治疗药物。 而且即将进入的辛巳月,也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一定要引起重视! ![]() 感染麻疹病毒其实就是外邪入侵了身体。 中医上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有强大的正气护体,邪气就不易侵入,我们也不容易生病。 这里的正气和我们常说的抵抗力类似,所以正气水平下降时,我们就容易生病。 尤其我们身体经历了“全民阳康”之后,大家多多少少有些后遗症,症状不管轻重,都代表着我们的体质变差,正气变弱,所以就更容易感染病毒。 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有效防护,让自己远离麻疹威胁呢? 1.艾灸 艾灸大椎穴。 大椎穴是传统中医的“诸阳之会”,是人体的“阳中之阳”,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艾灸这里,能够振奋身体能量对抗病邪。 平时艾灸大椎穴,可以疏通身体诸条经络,振奋一身阳气,提高人体免疫力! 2.多运动 运动给人带来的好处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 推荐大家可以勤站养元桩。 站桩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特有的功夫。 可以使我们身体周身经脉畅通,振奋全身的阳气以达到养元气、恢复正气的作用。 3.两丸 想提高正气水平,离不开的就是肾和脾胃。 在中医上看“肾为先天之本”,属水,主藏精,精者,生之本也。 ![]() 只有肾气充足,才能温养五脏六腑,让人筋骨强健、精力充沛少生病。 而肾精则来自脾胃。 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负责把食物中的能量,转化为身体需要的能量,供身体消耗。 ![]() 在这个过程中,有剩余的能量,就会转移到肾,以精的形式存储起来。 而两丸——附子理中丸和金匮肾气丸。 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金匮肾气丸提高肾气水平。 两丸相辅相成,共同服用,能温补脾肾、恢复身体整体机能,更好的提高体内正气水平。 ![]() 但要记住,药物使用须经医生辨证。 除此外,日常要坚持勤洗手、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做好环境消毒。 平时用次氯酸钠之类的含氯消毒剂来灭活病毒,门把手、厨房桌面等重点消毒。 一旦出现发热、出疹或呼吸道症状,及时就医才是明智之举。 今日互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