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这两个穴位,解决小儿厌食症

 mxb08 2025-04-29
Image

小儿脾胃柔弱,是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喂养不当引起,易导致脾胃功能受损、阴阳失衡、出现无食欲等一系列厌食的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营养不良、抗病力下降,甚至影响其智力及体格发育。

临床采用艾灸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调节阴阳、调理脾胃、增进食欲、提高机体抗病力的作用。

一、临床资料

共研究1—6岁厌食症患儿35例,其中男孩25例,女孩10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半年;脾胃虚弱型5例,乳食不节型18例,痰湿内阻型12例;患儿均有食欲不振、食少、体重不增、面色无华等表现。

二、治疗方法

采用艾条悬起温和灸法,取穴:身柱穴、中脘穴。左手中、食二指放于穴位两旁,以便测知艾条的热度,预防灼伤患儿皮肤。右手持点着的艾条垂直悬于穴位上,离皮肤3—4厘米。先灸中脘穴,后灸身柱穴,每穴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三、治疗效果

显效:食欲显著增加。

好转:食欲略有增加。

无效:食欲无改善。

治疗后35例患儿均获显效,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治疗10次显效者28例,治疗15次显效者5例,治疗20次显效者2例。

四、体会

身柱穴为督脉的脉气所发,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通于脑髓,含有全身支柱之意,具有补虚损、理肺气之功。

中脘穴为任脉之所发,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三脉之所生,又为胃募、六腑之会,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之功。

Image
Image

身柱、中脘两穴相配,中脘属阴,身柱属阳,取其“阴病引阳,阳病引阴”之意,以调节阴阳,调理脾胃,增进食欲,提高机体抗病力,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来源丨《医药星期三》2025年 总第1047期
作者丨袁慧 
编辑丨李家华
校对丨刘松雨
二审丨张越
终审丨刘慧英  钟汉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