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术后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需结合医疗护理、生活方式调整及长期管理,以促进康复并预防再骨折: 一、术后早期护理(住院期间) 1.伤口护理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及时告知医生。 2.疼痛管理 按医嘱使用止痛药,避免长期依赖(一般这种手术后,疼痛会较手术前明显缓解,不存在剧烈疼痛的情况)。 可结合冰敷(急性期)或热敷(后期)缓解疼痛。 3.体位与活动 术后2-6小时内需卧床,根据病人情况,早期起床(如坐起喝水、下地上厕所)不会有特别限制,原则上尽量多卧床休息。 起床时需佩戴支具。 翻身时保持脊柱轴向(整体翻身,避免扭转)。 4.如何初步评估手术的有效性 可以在仰卧位的状态下,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作为支点,轻轻将臀部抬高,对比手术前与手术后腰背痛的变化。 ![]() 5.咨询你的医生,使用哪种类型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二、康复期注意事项(出院后) 1.支具使用 需佩戴腰围/腰背支具2-3个月,提供脊柱稳定性,但避免长期依赖。 每日佩戴时间遵医嘱,休息或卧床时可取下。 2.渐进性活动 早期(2-4周): 以短时间步行(5-10分钟/次)为主,避免久坐、弯腰、提重物(>5kg)。 中期(1-3个月): 逐步增加活动量,可进行低强度核心肌群训练(如仰卧位臀桥、腹式呼吸)。 后期(3个月后): 在康复师指导下加强背肌锻炼(如游泳、静态腰背肌训练)。 3.物理治疗 超短波、超声波等可缓解疼痛。 避免推拿、暴力手法治疗。 三、药物管理 抗骨质疏松治疗,目标:提升骨密度! 具体根据医生建议用药。 参考: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讲清骨密度和抗骨质疏松药物原理 四、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 高钙饮食:奶制品、深绿色蔬菜、豆制品、鱼类(如沙丁鱼)。 参考:骨科医生不会吃的食物 2.防跌倒措施 居家防滑(浴室垫、扶手)、穿防滑鞋,避免黑暗环境行走。 必要时使用拐杖或助行器。 3.禁忌动作 避免突然扭转脊柱、弯腰搬重物、剧烈咳嗽/打喷嚏(可提前用手扶墙)。 五、长期随访与监测 1.影像学复查 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X线和骨密度,评估骨折愈合/骨水泥情况和骨密度情况。 必要时复查CT/MRI。 2.并发症预警 新发背痛、身高缩短或驼背加重,需警惕相邻椎体再骨折。 六、提示 骨质疏松骨折易引发焦虑或抑郁,建议家属陪伴,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特别提示: 再骨折高风险:既往椎体骨折患者有发生再骨折风险(再骨折就意味着可能需要再次手术),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康复。 个体化方案:具体康复计划需根据年龄、手术方式、骨质疏松程度调整,建议定期复诊。 撰稿/排版:Dr Xu 岁月流金,一路同行;守心如初,事始如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