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议收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历程(附典型县实施方案)

 江南一鱼6jvvqc 2025-04-30
图片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发展历程如下:

- 1978—1997年:自发无序的土地整理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土地整理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主。20世纪80年代,服务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土地权属调整。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1989年《土地复垦规定》为荒山荒地滩涂开发和废弃土地复垦提供法律依据。1997年,中央文件首次提到土地整理,但此阶段各地自行推进,呈自发性和无序性。

- 1998—2007年:有组织、有规范的土地开发整理阶段:199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土地整理进入新时代。这一时期围绕补充耕地和服务新农村建设展开,构建了政策法规和技术规程体系,土地开发整理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基本农田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结合。

- 2008—2018年:目标多元的土地整治阶段:2008年,“土地整治”工作纳入中央战略布局。土地整治内涵和外延变化,目标多元化,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完善,由自然性工程转变为综合性社会工程,构建起以土地整治规划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等为核心的政策制度体系。

- 2019年至今:全域全要素的土地综合整治阶段: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大行动。2019年,自然资源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试点。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标志着全域全要素整治新阶段开启。此后,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文件,完善制度体系,推进试点工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