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提到养生,就觉得要大补特补,尤其是补阴。 但中医界,尤其是扶阳派们,有个很特别的理念,那就是:阴不要特意去补它,扶阳到位了,阴会自回,这才算是治愈。 这是怎么回事呢? 通俗的打个比方,有时候看似阴虚的症状,背后不一定只有阴虚,而是阴阳两虚,此时过度依赖补阴药来滋阴,就让身体养成了偷懒的习惯,反正你有外来滋阴补着,咱也不着急,那自身的恢复能力可能反而变弱啦。 那什么叫阴自回呢?给大家举个例子:李先生,45 岁,因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并且常常熬夜,最近老感觉身体虚弱,还畏寒怕冷,尤其下肢冰凉特别明显,其他什么腰膝酸软、精神萎靡、易疲劳的阳虚症状就不多说了,基本都有。 但奇怪的是,还同时口干咽燥、夜里咽干还有点厉害,需要小口频繁喝水才行,而且感觉大便也比以前干结,一天搞不上一次,脉呢,也偏沉细弱,尤其是尺脉不足。 自己服用了一些滋阴的药材,也喝点苹果水啥的,但感觉并没太大效果。 他这种情况,其实就是阳虚为主,尤其是肾阳不足,不能温煦机体,所以有怕冷一类的阳虚症状,同时由于阳气不足,不能蒸腾津液上达,不能推动津液输布,不能濡养咽喉、肠道,所以看起来还有点阴虚。 所以给他没开滋阴的方子,而是开了以附子为主的扶阳方。大概一两个礼拜后,患者不仅阳虚症状明显好转,连口干便秘等阴虚症状也大幅消退!续服 1 个月后,诸症皆基本消退,而且看舌头红淡适合,舌苔也渐生,脉虽然仍有点沉,但比较之前有力多了。 这说明:通过温补肾阳,不仅激发了人体的阳气,顺带加强了身体脏腑的功能,增强了温煦、推动等代谢,让气血通畅有劲儿,从而最终促进了阴液的重新生成和正常输布,实现了真正的自我恢复! 在平时生活中,也有阴自回的法宝——睡觉 当我们深度睡眠时,身体就会开启了脏腑功能自我修复模式,阴液会慢慢滋生,肝阴肝血都会修复满格。 还有情绪,保持平和乐观心态。心态平和就不会干预五脏的气化,也有助于阴液的保持、恢复、以及少消耗。 若情绪过激会引起肝郁气滞,肝郁化火就会损耗阴液哦,这是临床经常见到的情况,就像身体里有小火苗一直烧,水很快就干了!这也是夏枯草这类入肝清热药,为什么能应对肝郁化火而出现的一些炎症反应。 所以啊,养生不是简单的靠各种单一补药堆砌,而是遵循身体真正的规律,让阴液自然回归,并且日常从睡眠、情绪、饮食等诸多入手,把生活和心态整好了,健康才会随之而来! ![]() |
|
来自: 杏林夜话图书馆 > 《中医四大虚阳阴气血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