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末年,司马氏诸王争夺皇位,爆发了八王之乱,给了臣服于中原的游牧民族可乘之机,他们被泛称为五胡,主要是匈奴、鲜卑、羯、氐、羌。 五胡大举南下,司马皇族疲于应对,就带着大量人口、财富南渡,北方成为无主之地,引发五胡争夺,在混战中先后建立起十几个政权,这段历史被称为五胡乱华。 在战乱中,鲜卑拓跋部强势崛起,灭掉诸胡国,统一北方,建立北魏王朝,南北朝由此开始,而北魏的开创者正是道武帝拓跋珪。 ![]() 拓跋珪的崛起拓跋珪所在的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即拓跋鲜卑。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游牧民族不断壮大,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代国。 时间来到拓跋什翼犍时期,他是道武帝拓跋珪的爷爷,他改革官僚体系,任命了一批汉人官吏,又整顿了附属部落,他的苦心经营让代国以一个强邦的形象立于北方。 但是,代国内部还不算平定,在一次对拓跋什翼犍的刺杀行动中,太子拓跋寔为父亲挡刀,因伤势过重而去世。 两个月后,拓跋寔的夫人贺兰氏生下了一个儿子,拓跋什翼犍很疼爱这个孙子,为其取名拓跋什翼珪,史书上通常称为拓跋珪,就是后来的北魏道武帝。 后来,前秦苻坚大帝率百万精兵进攻代国,拓跋什翼犍屡战屡败,外有强敌,内部又有部落叛乱,在战乱中拓跋什翼犍被诛杀,代国遭受了灭顶之灾。 苻坚把代国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分别交给独孤部和铁弗部统领,这两部统领间有仇,这样可以让他们相互制衡。 ![]() 这时的拓跋珪年仅六岁,他跟着母亲贺兰氏到舅舅的部落避难,但是他的舅舅们并不欢迎这对落难母子,于是,他们又辗转到了独孤部。 独孤部首领是刘库仁,本名独孤洛垂,他是拓跋什翼犍的外甥,也曾在拓跋什翼犍手下效力,他对拓跋珪母子非常重视,照顾的很好。 苻坚的势力如日中天,他一心想灭掉东晋,一统中华,却在淝水之战被谢玄击败,不久后,被羌族首领姚苌杀死,前秦大势已去。 之前臣服于前秦的诸部族纷纷独立,在战乱中,刘库仁被杀,这对拓跋珪不是个好消息。 刘库仁的儿子刘显对拓跋鲜卑充满了敌意,打算暗中除掉拓跋珪,开始密谋。 但是拓跋珪也不是泛泛之辈,很多人对他仰慕已久,刘显的部下把要谋害拓跋珪的消息告诉了他,让拓跋珪早做准备。 ![]() 于是,拓跋珪就带着部众逃到贺兰部寻求庇护,这时贺兰部的首领是贺兰染干,他之所以收留拓跋珪无非就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是,这位拓跋什翼犍的继承人不是受人控制之人,拓跋珪已在磨砺中长大,成长为一位杰出的领袖。 十五岁那年,拓跋珪宣布重建代国,即代王位,在牛川大会诸部。 之后,拓跋珪下令迁都盛乐,两个月后,他又改国号为魏。 拓跋珪改国号为魏,意思很明确,就是说我是承继曹魏国祚,宣称拓跋氏是魏武帝曹操之后,这样就为自己的政权包装了一个合法的外衣,而晋朝司马氏是曹魏的臣子,这是公开向东晋叫板了。 在征战中壮大拓跋珪的复兴让刘显非常害怕,他知道拓跋珪恨自己,迟早要报仇的。 于是,刘显找来拓跋什翼犍的另外一个儿子——拓跋窟咄,扶持他建立代国。 ![]() 拓跋鲜卑内部一个代王,一个魏王,自然势不两立,拓跋窟咄拿拓跋珪开刀了,带领大军攻击。 拓跋珪刚建魏国,根基不稳,手里没有多少兵力,自知抵挡不住拓跋窟咄的大军,只能去请救兵。 拓跋珪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去找慕容垂寻求帮助。 当时慕容鲜卑跟拓跋鲜卑的形势非常相似,前燕灭亡后,慕容垂和慕容永这对堂兄弟都宣称是前燕的继承人,双方剑拔弩张。 他们都想控制拉拢拓跋部,慕容永已经拉拢了拓跋窟咄,慕容垂的对象也就只能是拓跋珪了。 所以,当拓跋珪派使者向慕容垂寻求帮助时,慕容垂接着就派儿子慕容麟率领步骑六千帮助拓跋珪。 拓跋珪和慕容麟合并一处,拓跋窟咄本来是想捏软柿子,当他看到魏国和燕国这支雄兵后,就害怕了,不敢应战,直接带领亲兵跑路了。 ![]() 拓跋珪收编了拓跋窟咄的部众,算是渡过了难关,站稳了脚跟。 但是,拓跋珪所处的环境仍不乐观,当时中国北方多股势力并存,后燕慕容垂、后秦姚苌、西燕慕容永、前秦苻登,他们纷纷称帝建国,互相征伐。 拓跋珪有其策略,他先是亲近后燕,寻求慕容垂的保护,然后按部就班的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 387年,拓跋珪向慕容垂借兵,征讨独孤部刘显,夺回了刘显占领的土地。 之后,拓跋珪率领精锐骑兵深入大漠,征讨库莫奚、高车六部,将草原诸部打的七零八落,俘获了大量物资,壮大了魏军。 拓跋珪称帝拓跋珪逐渐强大,就不愿再臣服于慕容垂了,于是,他举行了祭天仪式,又在牛川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发起挑衅。 ![]() 接下来,拓跋珪又向慕容垂的死敌西燕慕容永派遣使者,结成同盟。 之后,拓跋珪正式与慕容垂决裂,他对后燕治下的五原发动突袭,进行了残忍的屠城暴行,接着又袭击了柔然。 394年,慕容垂在灭亡西燕后,正式出兵进攻魏国,不过,此时慕容垂已身患重病,没有亲自出征。 太子慕容宝担任主帅,率领后燕大军气势如虹,进攻拓跋珪。 拓跋珪采纳了部下的建议,暂避后燕锋芒,假装畏惧,从都城盛乐撤退,西渡黄河。 后燕大军长驱直入,没遇到什么抵抗就到达了黄河东岸,之后驻扎了下来,在这里驻扎了四个月,士气逐渐耗尽,开始军心涣散。 这时拓跋珪又安排人散播慕容垂已驾崩的消息,后燕军营从上到下都信以为真,更加失去了作战的动力,慕容宝只好下令撤退。 ![]() 当时,黄河还没结冰,慕容宝认为魏军过不了河,就没安排断后,结果当夜突发寒流,一夜之间黄河就结了冰,拓跋珪亲率两万大军过河追击燕军。 在参合陂大败燕军,五万燕军成为俘虏,最后,拓跋珪将这五万人残忍的全部坑杀。 拓跋珪激怒了后燕,慕容垂不顾疾病,决定御驾亲征,讨伐魏国。 不久,慕容垂率领的燕军就攻破了平城,但是这时慕容垂的病情加重,只好撤退回国,在撤退的路上病逝。 慕容垂病逝,后燕一下变得群龙无首,拓跋珪趁这个机会发起了进攻,他亲率四十万大军要灭亡后燕。 经此一战,拓跋珪得到了后燕广袤的土地,统治中心也从北方草原转向中原地区。 ![]() 灭亡后燕之后,拓跋珪大封功臣,抚恤百姓,减免赋税,仿照中原王朝体制设立官职,然后大量任用汉人为官。 在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即皇帝位,就是魏道武帝。 柴壁之战拓跋珪称帝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华北的北魏,关中的后秦和东南的东晋。 为了专心剿灭后燕残余势力,拓跋珪还不想与后秦为敌,为搞好关系,401年,拓跋珪派使者带着良马向后秦求婚,准备迎娶西平公主。 结果后秦国主姚兴扣留了马匹和使者,放出话来,公主不嫁。 这下惹恼了拓跋珪,他派常山王拓跋遵率军袭击秦州刺史没奕干,入侵后秦。 没奕干战败,弃城逃跑,拓跋遵劫掠了大量的钱财战马,又把俘虏的后秦部众迁移到北魏平城。 ![]() 同时,拓跋珪又派出一路兵马,进攻后秦河东区域。 后秦姚兴马上做出了回应,他先派弟弟姚平领军四万入侵北魏,然后自己也亲率大军随后而来。 至此,北魏和后秦之间的战争正式打响。 拓跋珪亲率北魏主力杀来,姚平不敢迎战,退到汾河以东的柴壁,拓跋珪追上后将姚平大军包围。 姚兴听闻姚平大军被围,率大军紧急救援,但当他走到蒲坂时,心里犹豫了,他很想救援姚平,但是又想趁此机会直捣北魏大本营,就在姚兴犹豫不决的时候,已经贻误了战机。 拓跋珪利用这个时间构筑了坚固的工事,见姚兴还没有来,就决定不再等待,亲率三万魏军,向姚兴发起突袭。 姚兴毫无防备,败退几十里,之后,姚兴决定全力解救姚平,双方激战几个月,姚兴始终没有取得有效战果。 ![]() 这时,被围困的姚平大军已经粮尽,为了不被饿死,姚平决定孤注一掷,在一天夜里,率军突围,长时间的围困,让秦军失去了斗志,很快就被北魏击败。 姚平一路逃到汾水岸边,他决定率军游过河去与姚兴汇合,当时天气寒冷,很多士兵还没游过河就冻僵了,姚平全军覆没。 姚兴看到如此惨状,知道大势已去,多次派使者求和,都被拓跋珪拒绝,拓跋珪率军过河,打的姚兴连连败退。 就在拓跋珪打算继续进攻后秦的时候,后方传来军报,柔然入侵,拓跋珪只好紧急回朝。 柴壁一战,北魏大获全胜,此后,后秦逐渐衰落,再也没有能力与北魏抗衡了。 拓跋珪去世晚年的拓跋珪痴迷于一种药物——五石散,所谓五石,就是五种矿物质:石钟乳、石硫磺、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 服用五石散后,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产生一种快感,实际上就是中毒,是有害物质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长期服用危害极大。 ![]() 拓跋珪长期服用五石散,变得喜怒无常,他常常怀疑身边的人要杀他,于是,他就杀了很多人,非常残暴,但是,他也为此付出了生命。 当年,拓跋珪在母族贺兰部避难的时候,见到了他的小姨妈贺兰氏,特别美貌,倾国倾城,拓跋珪被小贺兰氏的美貌征服。 他向母亲提出纳小贺兰氏为妃,被母亲拒绝。 然后,拓跋珪不顾母亲阻拦,杀死小姨夫,把小姨妈娶进了门,后来,还生下了儿子拓跋绍。 晚年的拓跋珪暴虐异常,有一次,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小贺兰氏惹恼了拓跋珪,拓跋珪将她囚禁了起来,说要将她处死。 情急之下,她向儿子拓跋绍求援,拓跋绍也是一个暴虐凶狠的主,他听说母亲要被杀死了,就率领一队武士闯入拓跋珪寝宫,杀死了拓跋珪。 拓跋珪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一生,终年三十九岁,谥号宣武皇帝,后来又改为道武皇帝。 道武帝拓跋珪是北魏的开国君主,他的一生可谓毁誉参半,他南征北战,制定国策,创建了北魏基业,但是,晚年他又暴虐无道,北魏的开国精英几乎损失殆尽,最后落得个被儿子谋杀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