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索菲亚大教堂:1600年历史的巨型建筑在帝国崩溃后幸存的秘密

 Wsz6868 2025-04-30

目的地土耳其

圣索菲亚大教堂:1600年历史的巨型建筑在帝国崩溃后幸存的秘密

CNN记者阿里·哈利特·迪克报道

9分钟阅读

发布于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4月28日周一上午5:19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一座罗马神庙之上,随后被改建为清真寺和博物馆。自2020年以来,它再次被用作清真寺。

亚辛·阿克古尔/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编者按:这个CNN系列节目是,或者曾经是,由它所强调的国家赞助的。CNN保留对赞助范围内文章和视频的主题、报道和频率的完全编辑控制权,遵守我们的政策.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

不管你是不是信徒,参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是一种精神体验。这个礼拜场所的建筑天才——在公元537年建成教堂,1453年改建为清真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幻觉。感觉进入建筑空间就开始膨胀了。

声学炼金术将游客的杂音转化为微弱的声音,悬浮在空中,没有重量,就像古代语言祈祷的回声。

建筑内部的艺术是共存的见证。在地球上没有其他地方,圣徒和拜占庭统治者的基督教马赛克与伊斯兰书法并列,也被称为胡斯尼帽—大 显示真主(真主)、先知穆罕默德和四位哈里发(穆罕默德死后的伊斯兰领袖)名字的圆形图案。

今天,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世界上最非凡的清真寺之一——但不仅仅如此。它也是一种象征,一种文化现象,一座丰碑。

自然,像大多数纪念性建筑一样,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有自己的神话。关于这座建筑的许多故事中,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夸张的,有些则是彻头彻尾的幻想。

更大更好

现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6世纪,当时君士坦丁堡——当时称为伊斯坦布尔——是正统基督教拜占庭帝国的中心,随着古罗马的统治逐渐衰落,该帝国统治了欧洲和北非的大片地区,远至今天的西班牙、利比亚、埃及和土耳其,直到该城在1453年被奥斯曼人攻陷。

我们今天看到的建筑并不是原创的,之前在同一地点有两座更早的教堂——它们本身建在一座异教徒的寺庙上。

第一个据说是受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的委托,君士坦丁皈依了基督教,并将罗马帝国的中心移到了君士坦丁堡,开启了拜占庭时代。

它被称为“Magna Ecclesia”,拉丁语意为“大教堂”,由君士坦丁的儿子康斯坦丁二世于公元360年主持落成典礼。它后来被圣约翰·克里斯托姆的追随者摧毁,圣约翰·克里斯托姆是前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被驱逐出这座城市。它的第二次迭代是由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在415年举行的,但在532年再次被烧毁。

第三座教堂,今天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由雄心勃勃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于公元523年2月23日下令建造的。

如果一个匿名的历史消息来源在“伊斯坦布尔百科全书“20世纪的历史学家雷德·埃克雷姆·科丘相信,查士丁尼希望他的教堂比传说中约柜安放地——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更大、更华丽,据说该圣殿建于公元前10世纪。

在历时五年的建设过程中,查士丁尼指示他的省长们将他们领地内古代遗迹中最精美的手工艺品送到君士坦丁堡 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使用。

很明显,这完成了任务。同一匿名消息来源称,查士丁尼第一次进去时被敬畏所震撼。他跑向祭坛,抬头感谢上帝给他机会建造这样一个奇迹——并尖叫道:“我超过你了,所罗门!”

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但历史学家和圣索菲亚大教堂专家塞达特·博诺瓦尔说这是不真实的。

这份匿名情报大约是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建成300年后撰写的。这段轶事从未出现在查士丁尼的官方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的作品中,他还写了一本关于这位皇帝的批判性著作《秘史》

“如果这些说法是真的,我们会在《建筑》或他的《秘史》中看到它们,”Bornoval说,他补充说,普罗科匹厄斯会写下类似于“这个自以为是的人把自己比作先知所罗门”的刺痛

然而,虽然他的“秘史”显示了历史学家对查士丁尼和他的妻子的蔑视,但普罗科匹厄斯仍然怀着钦佩之情写下了圣索菲亚大教堂。

传说中昂贵的建筑

历史的层次:今天,圣索菲亚大教堂再次成为一座清真寺,尽管它最初的基督教图像仍然清晰可见。

路透社于米特·贝克塔斯

圣索菲亚大教堂不可思议的历史

第1页,共8页

上一个然后

无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这个项目的成本和匆忙开始建设这个当时的巨型建筑之一也有着近乎神话的地位。

据说价格是天文数字。历史学家彼得·希瑟(Peter Heather)在他的《罗马帝国的衰落,罗马和蛮战的新历史》一书中说,查士丁尼支付了“15-20,000磅黄金”1945年的“伊斯坦布尔百科全书”把它的价格定在一个更低的,但仍然惊人的7500万美元,相当于 今天是13亿美元。这比重建巴黎圣母院花费的10亿美元还要多。

这座教堂的建造是在卡尼起义后几周开始的,这是一场针对查士丁尼的毁灭性叛乱,摧毁了君士坦丁堡的大部分,包括第二圣索菲亚大教堂。

Bornoval认为,查士丁尼有可能没收了他的政治对手的财产,并征收了大量的税收来资助建设。他在自己的书《历史上最长的诗》中写道,“如何在几周内创造出如此复杂的设计并解决后勤问题,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他说,不仅仅是因为“运送石头和其他建筑材料需要几年时间。”

他认为预算和计划可能已经准备好了,查士丁尼利用卡尼起义的余波开始在现在的位置建造圣索菲亚大教堂。

“如果以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没有被摧毁,查士丁尼无论如何都会下令在其他地方建造一个新的版本,”Bornoval说。

带有基督教图像的清真寺

闪闪发光的马赛克是拜占庭艺术的最佳范例之一。

赛义德·阿拉伯扎德/中东图片/法新社/盖蒂图片

在拜占庭统治下,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正统基督教的中心,也是他们帝国最后的象征。但在1453年,当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又名征服者穆罕默德)占领君士坦丁堡时,他的胜利为奥斯曼帝国铺平了道路,奥斯曼帝国将持续到1922年。

为了向世界表明不仅伊斯兰教的优越性,而且奥斯曼人是罗马人的真正继承人,穆罕默德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为清真寺——但保留了它原来的名字。虽然“圣索菲亚大教堂”听起来好像是以一位基督教圣徒的名字命名的,但它在希腊语中实际上是“神圣的智慧”的意思。

征服君士坦丁堡后,年轻的苏丹——他只有21岁——在这里进行了他的第一次星期五祈祷,为奥斯曼帝国后来的所有苏丹开创了一个传统。

但它的尾巴上有一根刺

“苏丹的统治分为三个阶段,”土耳其历史学家a . ar bakurt说。“第一是在宫中即位,第二是在埃尤普(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历史街区)挥剑,第三是在圣索菲亚大教堂进行第一次星期五祈祷。”

穆罕默德也自称为“罗马的凯撒”(凯萨尔罗姆或者凯撒一号朗姆酒)占领君士坦丁堡后。他的继任者继续使用这个称号,直到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在1922年废除了苏丹国,一年后创建了现代土耳其国。

保护独特的文化遗产

穆罕默德二世结束了拜占庭帝国,为奥斯曼帝国铺平了道路。他把圣索菲亚大教堂变成了清真寺。

照片12/环球图像集团/盖蒂图像公司

圣索非亚大教堂经受住了许多革命、占领、暴乱、掠夺和自然灾害(据说它建造在坚固的岩石基础上帮助它在地震中幸存下来)。很少有它那个时代的建筑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

奥斯曼帝国,尤其是穆罕默德二世,在其保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穆罕默德告诉他的军队,如果他们征服了这座城市,这座城市在三天内就是他们的了,除了圣索菲亚大教堂,”编辑兼城市研究员哈桑·梅尔特·卡亚说。

kou在“伊斯坦布尔百科全书”中写道,尽管伊斯兰教禁止宗教背景下的具象艺术,穆罕默德并没有下令遮盖基督教的马赛克。

然而,一个世纪后,苏丹苏莱曼一世把它们涂满了。

正是由于世俗主义者阿塔图尔克创建了土耳其共和国,我们今天才能看到他们。1926年,在欧洲媒体声称圣索菲亚大教堂有倒塌的危险后,当局进行了全面的整修。

该建筑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因修复而对公众关闭,然后在1935年作为阿塔图尔克法令的一部分被改建为博物馆。他还委托发掘和修复拜占庭镶嵌画。

从清真寺到博物馆…再到清真寺

2020年,土耳其政府颇具争议地将该建筑改建成清真寺。当世俗的土耳其建国时,圣索菲亚大教堂曾被视为博物馆。

布拉克卡拉/盖蒂图片社

2020年,在一次有争议的行动中,它被改建成清真寺。这一决定涉及该市最重要的地标之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世界遗产,受到了国际宗教和政治领袖的批评,联合国文化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教皇也表达了关切,尽管此举没有在土耳其国内引起广泛反对。

然而,自2024年以来,二楼一直作为博物馆使用。游客可以购买门票进入画廊,从上面看到祈祷楼。拜占廷的马赛克和图像在参观时间仍然可见,在崇拜和祈祷时间被特殊的灯光效果覆盖。

圣索菲亚大教堂应该是清真寺还是博物馆仍有争议。虽然有些人认为它应该被改造成博物馆,永远不要用于崇拜,但其他人,如城市研究员卡亚,认为它应该作为崇拜的地方——尽管只是在一定程度上。

他说:“圣索菲亚大教堂应该是一个只有周五祈祷、开斋节,或许还有斋月期间的塔拉维祈祷才能进行的建筑——象征性地履行其作为礼拜场所的功能,并允许有限的人同时进入。”

卡亚提到的祈祷是穆斯林的特殊祈祷,当在社区中进行的时候有更大的意义。

除了这些年来所有的保护努力,据说土耳其人几乎完全夷平了圣索菲亚大教堂。

在1918年至1922年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希腊军队占领伊斯坦布尔期间,奥斯曼人站在了德国领导的失败的联盟一边,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占领了这座城市。土耳其的一位年长的政治家Tevfik Pasha威胁英国人,如果他们试图将它改建成教堂,就摧毁它。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城市传说

据说这座建筑的造价相当于今天的13亿美元。

卡雷尔·皮查/努尔福托/舒特斯托克

一些关于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故事显然是虚构的,但即使是它们也是有目的的。

一种说法是,当500年代末一场灾难性的地震震裂了中央穹顶时,皇家顾问和神职人员告诉查士丁尼,他们阅读了星象,检查了预言,上帝的最后一位使者,一位新的先知,已经在阿拉伯诞生了。

为了修补穹顶,他们应该准备一种特殊的砂浆。它应该包括年轻先知的唾液、扎姆扎姆水(“来自麦加扎姆扎姆井的圣水”)和来自麦加的土壤。根据这个故事,这种“神圣的灰浆”混合物被适时地创造出来,基督教堂的裂缝被修复了。

“这些围绕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传说和神话把人们束缚在其中;他们强化了这是他们的清真寺、他们的寺庙的观念,”哈桑·梅尔特·卡亚说。

相关文章亚历山大大帝无法征服的隐藏的“鹰巢”城市

今天,圣索菲亚大教堂不知何故站在了权力斗争的中心,这场冲突反映在它过去的故事和传说中,也反映在它最近作为清真寺的重新设计中

巴斯库尔特说,“当我们从[苏丹的]臣民的角度来看,圣索菲亚大教堂被定义为征服的绝对象征。”在许多土耳其穆斯林公民的心目中,它仍然是这样的。

今天,圣索菲亚大教堂像伊斯坦布尔的许多其他清真寺一样对游客开放,如苏莱曼尼亚清真寺、蓝色清真寺和法提赫清真寺。虽然2024年推出的25欧元票价可能令人惊讶,但2025年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保护项目,将修复中央穹顶——近1500年历史中最全面的作品。

这些工程将增强建筑的抗震能力,同时保留马赛克——这意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以继续涌向这个“神圣智慧”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