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人往往会倾向于向他人展现出自己的优点,以此获得他人的认可。但是,却会极力地去隐藏自己的缺点。 甚至把自己伪装成不同的角色,去扮演一种自己想象的生活,或拥有不同的人生体验。 但是,通过“隐藏自己”换来的却是永远无法让自己进入一段长久的亲密关系。 因为,他爱的可能只是你努力扮演的那个没有情绪的角色,而非真实的你。 你以为你伪装的面具换来的是一段稳定的关系,但其实,这样的伪装换来的只是让别人永远无法靠近你的孤独。 只有敢于让他人看见真正的你,你才有可能真正地获得爱。 ![]()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弗特和哈里·英厄姆提出过“约哈里窗户”理论。 理论指出,每个人的内心都划分为4个区域: “开放区”代表自己和他人都了解;“盲目区”代表他人了解而自己未知;“隐秘区”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未知;“未知区”代表他人和自己都不了解。 心理学的研究也认为,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向他人的自我展示程度。 适当地向他人展示出未曾了解的“隐秘区”,反而会意外地获得他人的信任与青睐。 尤其是在深度关系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敢于袒露自己的脆弱,甚至敢于承认自己的阴暗,才有可能让自己进入真正的深度关系。 因为,这样的情感连接,让自己从一个“伪装的角色”变回了“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想要获得真正的爱,请先让别人看见你是谁。 ![]() 其实,很多人并不是不会表达情绪。 只是我们在童年时期真实地表达过自己,得到的却是忽视、否定,甚至是指责。 小时候向大人表达过自己的需求,却被人指责“过于娇气”; 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个爱好,试图从亲近的人那里获得认同,却被人一口否定,认为这是“不务正业”; 在亲密关系里出现了矛盾,试图沟通,对方却选择忽视和逃避,甚至是贬低和否定。 此后,我们学会了要懂事,要隐忍,以此来维护体面及和谐的关系。也因为这样,我们戴上了伪装的面具,逐渐把那个最真实的自己藏进了内心的角落。 最终,我们成了他人口中“好相处”的人,却离真实的那个自己越来越远。 每当负面情绪爆棚的时候,自己开始选择隐忍,不再向任何人表达情绪; 明明不开心,却还要强颜欢笑地说:“我没事”; 遇到别人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很想拒绝,最后还是选择了说:“好”。 自己明明渴望被人看见,被人理解,被人认同,却依然会选择“隐忍”、“伪装”,甚至是“妥协”来维护人际关系。 ![]() 我想说,别再试图用“没有安全感”或这样那样的理由去逃避一段关系。 一个人能获得真正的爱,是因为他向对方展现出真实的自己,并被对方完整地看见。 如果自己一直隐藏自己的情绪、感受和需求,或是非常混乱的边界感,那么自己失去的只是爱的可能性。 我想,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大概就是“我明明知道你是爱我的,但是你却从未看见真实且完整的我。” 因为当初那个真实的自己一直隐藏在内心深处,从未走出过黑暗的阴影,也从未向任何人展现出来。 然而,现在自己需要学会的一件事就是,在关系中勇敢地展现出真实的自己。 很多时候,向对方袒露自己的心声,需要很大的勇气。 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可以从很简单的一句话开始,“我觉得你今天说的话忽视了我的感受,这让我感到不舒服。” 这并不是脆弱,只是在坦诚地向对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这样的表达,会让彼此之间的情感连接变得更为真实,而不再是伪装换来的稳定。 最终,你会发现,高质量的情感连接都是建立在彼此真实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请相信,你自己值得被爱。 但前提是,请让别人看见你是谁。 The end 我是懿非宇,一个归隐田园的自由写作者。 ![]() 记得点个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