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皮肤疹子最全详解 2023、2、6 10:00 一、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小孩春天感冒,用麻杏石甘汤。麻黄---打开毛孔,杏仁---润肺,生石膏---具有挥发性,发汗、退热,炙甘草--- 外邪入侵,容易出现过敏现象,需要辩证。(1)一直有的,祛湿为主;(2)红的、胀的,祛湿同时要去热;(3)不红、反白的,不应去热,单纯祛湿。 湿性粘腻、风性游走串疼(风疹),要祛风,一定用桂枝汤;一会胳膊,一会腿,一会胸部等,桂枝汤+葛根粉、苍术(二者一般一起用),或再加蒲公英。 二、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即以肚脐环绕腰部的疱疹。带状疱疹的后遗症,即神经性皮炎 (1)外用密陀僧。将密陀僧打粉,用香油、蜂蜜搅拌均匀,涂抹在患处(皮肤没有破损的情况下)。可以用保鲜膜缠一下,或上网买中间有凹坑的那个东西贴上,在外面再热敷更好,时长半小时-1小时洗掉即可。 (2)内服桂枝汤(解肌的)+升麻3-5克(解毒生脾,消除表征),皮肤发红的可以再加蒲公英。 (3)艾灸。最好是隔姜灸或将艾条靠近皮肤。艾灸头和尾,不用碰到疹子。此法不留后遗症。 学员:左右左说,别人用土方雄黄擦拭治好了,就是端午节晒的雄黄。 三、很多人起的不是带状,是一大片的,不能用艾灸,效果不好。若正在发生, (1)阳毒:浑身疼,嗓子疼肿厉害,喝水都疼,吐脓血(脓中带黄色的),如片状疹纹(象刮痧那样红),眼红,脸发胀,用升麻龟甲汤。 【升麻龟甲汤】升麻6克,炙龟甲1克,当归10克,炙甘草18克,雄黄、蜀椒。顿服。4碗水煮成1碗,一次喝下去,就好了。 (2)阴毒:疼的位置靠里,发暗、发青、发绿、发黄,用升麻龟甲汤,去掉雄黄和蜀椒。 主持人余彤父亲得带状疱疹,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后用密陀僧。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具有去热发汗利尿作用,对带状疱疹的作用,此方解除痛疼症状不行,是针对湿热在表(浅表性的,以痒为主)。祛湿去热,皮肤发红、泛黄甚至发痒。 四、风疹、湿疹、荨麻疹 1、风疹:具有风性,游走串通,游走性,扩散性,稍一动就全身蔓延,一刮或一划就鼓起来。有湿就鼓起,所以会发痒,湿的不重所以不疼,只是发痒。用桂枝汤,白术可加可不加(老年人用炒白术,稳、起效缓,两天左右起效) 【风疹】(浑身串,疹子不在固定的地方长) 方剂:桂枝汤+炒白术 2、湿疹:固定在一个地方,流脓,起水痘,痒痛胀。用麻黄汤+白术 【湿疹】(长在身体固定的位置,流脓,疼痒)(用麻黄汤解表,湿在表皮)麻黄,发汗用,打开毛孔,让热散发;炙甘草,稳定心脏;白术,祛湿,要重用,加上白术发汗不会很重。 方剂:【麻黄加术汤】麻黄汤+白术 麻黄汤(麻黄10g、桂枝15g、杏仁10g、炙甘草10g)+白术20-30g 。 麻黄、杏仁、炙甘草等量。 巩固(善后)方:生石膏20-30g煮水+薄荷5g煮水喝,生石膏磨成粉。二者比例是6:1或4:1,5-7副。薄荷在关火前放进去,1-2个开就行,或冲服。小孩可以加白糖或蜂蜜。 3、日光性皮炎:太阳一晒就出现了,卫气太虚弱了。用桂枝汤+黄芪20-30克,黄芪是桂枝的0.5-1倍或再多点。桂枝汤去风疹,调和营卫;黄芪,固表气。通俗来讲就是桂枝汤调和营卫之气,黄芪给点钱花。 【案例】:疹子是黑色的,皮肤都变黑了,用麻黄加术汤+10-15克蒲公英+生石膏 4、小孩突然发烧出一阵疹子,发烧后疹子就退了。这是胎毒。别见风、见寒,在密闭的空间里待着,可通风,但别让风吹到孩子。 桂枝汤+葛根(清凉解表,鼻子发干、发痒) 麻黄加术汤可治疗青春痘 五、肾脏: 1、肾阳虚,掉头发,爱出虚汗,尿频有一点尿就想去。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如果虚汗多,需固气:桂枝汤加炮附子(白天)。晚上出盗汗,肾精:遗精,桂枝汤+龙骨、牡蛎(各15)。 2、肾阴虚,嗓子发干,爱嗓子发炎,憋不住尿。阴虚火旺,用【六味地黄丸】。 春季皮肤疹子最全详解 带状疱疹,解决办法: 密陀僧打粉后用蜂蜜或香油调和敷患处。只需半小时即可。同时喝点桂枝汤解表。加速体表的新陈代谢。 防止扩展用艾灸灸疱疹的头和尾。如果疱疹成片了艾灸的效果就没那么好了。注意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带状疱疹表现出热症阳毒:烂喉痧,嗓子痛得厉害,咽喉有浓,喝水都痛,吐出的痰都带有脓液,用升麻鳖甲汤。组成升麻,当归,蜀椒,甘草,鳖甲,雄黄。剂量:升麻六克,鳖甲一片,当归十克,炙甘草十八克,雄黄蜀椒(老师没说)四碗水煮一碗,一口气喝下去。一次见效。第二:阴毒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去雄黄蜀椒。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症:春天起一些疹子,但不是带状疱疹。湿热在表,麻黄祛湿祛热,皮肤泛黄瘙痒,舌苔黄又有点腻。用此方法发汗利尿解表。 荨麻疹:风性的,稍微一动就出现全身蔓延的,方法:桂枝汤加白术(白术二十到三十克)。有的人需要加一点点茯苓。老年人体质差新陈代谢也缓慢了,需要用一点点炒白术,生白术比较快,炒白术比较緩。 湿疹:湿疹症状会流脓,起水痘瘙痒,甚至瘙痒到痛疼。疼痛并不是因为瘙痒而疼痛,是因为里面水的挤压形成胀痛。这种情况通常要解表。用麻黄汤+白术。麻黄十克桂枝十五克,(和原方的比例反过来。原方是麻黄十五桂枝十。)杏仁和麻黄等量,炙甘草通常和麻黄也等量。这样预防心脏出问题,服用麻黄容易心跳加快。炙甘草稳定心律作用。再加白术。白术祛湿一般用二十到三十克。 春天常备生石膏和薄荷。生石膏煮水,辛凉解表,对湿热症状去掉后,善后用生石膏煮水加六克的薄荷。薄荷是生石膏的六分之一量。服用六付七付后就不会反复。 日光性的皮炎:太阳一照就出疹子。用桂枝汤加黄芪固表。用桂枝汤的原理:日光性皮炎就是自身营卫不调又虚。用桂枝汤调营卫,黄芪固表。王老师的用法: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黄芪,黄芪用的量要大,用到二十到三十克。如果桂枝十五克黄芪就用零点五到一倍的桂枝。剂量还要因人而异。根据表虚的程度。 另外,春天起了一片疹子,皮肤变黑,有胀痛感:麻黄汤加白术。如果有轻度热症就再加蒲公英十到十五克,或生石膏十到十五克。还有小孩突然发烧烧退了就出了一身疹子,小孩都会出一次疹子,别害怕,别吹风别着凉。桂枝葛根汤。如果流清鼻涕加一点苍术 生活方式:冬天不要户外做剧烈运动,不能出大汗后洗澡,健身房里的空调风扇对身体都不好,运动后受凉都会造成湿疹风疹等。户外雾霾也不适合户外运动 五积散--排湿毒 寒毒 血毒 气毒 食毒 排毒真的很火。然而很多人把气血排掉了,毒还在。 要想排毒,首先要弄清楚自己身上到底有哪些毒,如果乱排一通,那伤的可是你的气血啊,由于时代与生活习惯的巨变,现在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是五毒俱全,区别就是有的人多有的人少。这五毒是:湿毒、寒毒、血毒、气毒、食毒。 湿毒身体会有如何的表现呢?湿邪是一种阻碍的力量,湿气重的人觉得自己的身子怎么那么沉呢,不想动,只想歇着,有时候双腿像灌了铅一样。胃口也不好,总想吃点麻辣的或者口味重的食物。全身都比较油腻,头发出油很多,脸上出油更多,大便特别粘马桶,要浪费好多手纸。 湿气重的人总是睡不醒,早上起来头重如裹,尤其是夏天,还有脚气,湿疹也常常来袭。湿气重的人慢慢就会形成痰湿,会打呼噜,口臭,痰多,特别不喜欢阴雨天。湿气重的人多数都有脂肪肝或者脂肪瘤。湿气重的人舌头伸出来,齿痕多,舌苔满布,又厚又腻,严重的人上面还飘着一层水湿。 寒毒--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比老一辈更容易受寒。为啥?老一辈受寒是因为吃不饱穿不暖,不得已才受寒。现在各种保暖措施也是应有尽有。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受寒呢?因为我们麻痹大意或者因为无知。 本应该喝点姜枣茶的,我们却大口大口地灌冰镇可乐,;本应该热着过,出点汗的,我们却整天躲在空凋房里;本应该温阳的,我们却肆无忌惮地吃着抗生素、各种去火药…… 身体有了寒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种怕冷啊,全身上下每一个部位都觉得凉嗖嗖的,特别怕风吹。现在知道怕了,以前吹空凋的时候咋不怕呢?空凋那种风,真的是寒气逼人,冰凉透骨啊。有的人肩周炎,有的人膝盖痛,有的人胃痛,吃根香蕉都会胃痛,有的人小肚子摸上去像千年寒冰床一样,吃点生冷寒凉就拉肚子,有的人是老寒腿,明天下不下雨,他的腿就可以预报,比天气预报还准呢。有的人咳嗽、哮喘,一到冬天就犯……等等,这些都是寒邪潜伏在你身体里面的表现。这些陈年积寒,有的是十年甚至几十年,要想一下子排出去真的不容易啊,小伙伴们!一定要预防为主啊! 血毒就是我们身体里面的淤血、死血,死血不除,新血不生。淤血会严重阻碍我们身体气血的运行,从而导致更多的淤血,淤血越多,衰老越快。 因为受了寒湿之邪,寒则凝滞,这个气血啊只要遇到寒凉就会运行缓慢,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好比冬天的河流要结冰一样。只有春暖花开之时,才有流水潺潺。所以化瘀最好的方法就是温暖我们的血脉。 本来气血运行就缓慢了,可是我们还不运动,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运动淤血就更容易产生啦。 有淤血的人通常会各种痛,不通则痛嘛。会有很多斑,不管是老年斑还是黄褐斑,还会有很多座疮。斑和座疮本质上就是血脉上没有运出去的垃圾,堆在那里。有淤血的人心脏都不会好,因为心主血脉嘛。有淤血的人身上很多淤青,容易忘事。女人有淤血,月经通常不调,不是月经量大就是量少,拖拖拉拉的,淅淅沥沥的老不走。 看自己有没有淤血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看舌头有没有黑斑,以及舌下静脉是不是曲张。 气毒不是气虚,气虚只是气不够,应该有的没有,气毒则是有了不该有的的气,这些不该有的气久久盘踞在身体里面安营扎寨,动不动就出来作乱,搞得你很烦。 气有余便是火,有气毒的人通常会上火,脾气急躁,也有的人脾气不急躁,但是闷在心里。 气主要与肝有关。我们一身的气机都需要肝来调节。肝气不舒的人,身体里面的气机是紊乱的,会头晕耳鸣、面红耳赤、胸胁胀痛、月经一会提前一会错后,大便一会干一会稀,总之就是不规律。如果你的身体有了不规律的表现就要考虑是不是肝气不舒,是不是有气毒了。 通常有气毒的人舌头伸出来都是尖的,有的还歪向一边。 食毒,就是有积食,有积聚。 很多人以为只有小孩才有积食,据文小叔接触到的有积食的大人比比皆是。因为这是一个营养过剩的时代,因为这是一个胡吃海塞的时代,因为这是一个吃饭毫无规律的时代。 有没有积食,看看你的舌头就知道了,只要你的舌苔很厚很粗糙就是了。有人问,我吃的很少啊,也很清淡啊,怎么会有积食呢?那可能就是你的脾胃运化能力太弱了,要么就是以前的积食没有排出去。 积食的人大便总是不爽,不是便秘,而是排出不畅,每天积一点,积少成多,积食就形成了。 有积食,通常会胃胀、腹胀,胃口也小,吃不了多少,因为肚子没有放空,怎么吃得下? 现在我们已经对身上的五种毒了如指掌,那么接下来就要想办法把这五种毒排出去了。 第一种排湿毒,用苍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来排。 这就是张仲景的祛湿第一方苓桂术甘汤加上化痰第一方二陈汤。效果超级强大的。苍术也可以用白术代替。苍术与白术效果类似,是两兄弟,都可以祛湿,不同的是白术是健脾祛湿,苍术是祛湿健脾,也就是说苍术药性更猛。 苍术和茯苓是一对搭档,一个药性往上走,一个往下走。苍术可以加强脾胃的气化功能,直接把水湿气化成津液,茯苓呢,往下,直接把水湿通过小便的形式利出去。因为湿气日久就会凝结成痰,所以用半夏、陈皮来化痰。 第二种排寒毒,用麻黄、肉桂、白芷、干姜 麻黄是发汗第一药,辛温解表,先把毛孔打开,然后干姜再把寒邪逼出去,白芷一看,嘿,你们的力度不够,寒邪太多了,我来帮你一把,于是白芷也加入辛温解表的队伍,与麻黄通力合作,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白芷还有一个特点,善于走头面部,把头面部的寒邪赶出去,有的人前额痛,受了寒邪,一味白芷就可以搞定。 肉桂是干什么的呢?我们知道它主要是补肾阳的,其实它还可以强壮我们的心阳。我们的身体两个最主要的阳气来源,一个就是肾阳,一个就是心阳。阳气足了,身体的寒气自然就会慢慢散去。 第三种排血毒,用白芍、当归、川穹--大名鼎鼎的补血第一方四物汤,仅差一个熟地。 四物汤一方面把身上的淤血、死血去掉,一方面又把你亏掉的血养起来。 白芍凉血、当归补血活血、川穹活血化瘀,三姐妹联合起来,真是女人容颜不老的守护神啊。 第四种排气毒,用桔梗、枳实 桔梗、枳实是一对经典的调气机的药,后世很多医家只要见到病人气机不顺的都会把这组对药加进去。桔梗宣肺,把肺气往上提,枳实破气,把拥挤在一起的气破掉,然后药性往下走,一升一降,这个气机就顺了。 第五种食毒,用陈皮、厚朴、枳壳 有积食不仅要消食更要消积,消食主要就是消掉胃里面的积食,消积就是把肠道的垃圾以大便的形式排出去。陈皮消食,理气,厚朴、枳壳下行的力量非常强,张仲景治疗便秘的方子都有它们的影子。厚朴最善于消除腹胀了。我们把这个方子公布如下: 苍术15克、桔梗15克,枳壳9克、陈皮9克,芍药5克、白芷5克、川芎5克、当归5克、甘草5克、肉桂5克、茯苓5克、法半夏5克,厚朴6克、干姜6克、麻黄6克。 湿毒、寒毒、血毒、气毒、食毒,通通排掉,名曰:五积散。 这个方子出自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老百姓已经用了千年,而且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 寒湿体质的人有福了,因为这个方子表里双解,特别适合寒湿体质的人用来排毒,也特别适合肥胖之人。虽然五积散能够排除五种毒,但主要排的是寒毒和湿毒,这两个毒也是最不好对付的。 这是一剂的量,一天一剂,熬出来后分三次喝,七天一个疗程。先服用一个疗程,如果身体反应好,可以再服用两个两疗程。一年用一次就可。排毒嘛,只是阶段性的,一年一次足够,平时靠保养,不能依赖汤药。排毒的时候请用怀山药干煮水,强壮正气,排毒要消耗一定正气的。 孕妇不要用,哺乳期也不要用,身体极度虚弱的人不要用,请在当地中医指导下排毒。 如果不方便煎药的可以去买中成药五积丸,效果类似。 无毒一身轻,祝小伙伴们身体里面的毒越来越少。 |
|
来自: 新用户7586111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