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三焦消百病~三精丸,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大别山养生堂

 鹤年养生 2025-05-02

通三焦消百病~~三精丸,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大别山养生堂


一,你提到的“三精丸”配方可能存在不同版本,结合“苍术、地骨皮、桑葚”三味药,以下是其常见配伍、功效及应用(中医用药需辨证,建议经医师指导):

 

1. 组成与剂量(参考)

 

- 苍术:6-12g(燥湿健脾)

 

- 地骨皮:10-15g(清虚热、凉血)

 

- 桑葚:10-15g(滋阴补血)

 

2. 功效

 

- 调和脾胃+清热滋阴:

 

- 苍术燥湿健脾,改善脾虚湿盛(如腹胀、便溏、舌苔厚腻);

 

- 地骨皮清退虚热,治阴虚内热(如午后低热、盗汗、口干);

 

- 桑葚滋阴养血,补肝肾之阴(适用于须发早白、头晕目眩)。

 

- 适用场景:

 

- 脾虚湿盛兼有阴虚内热者(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手足心热);

 

- 糖尿病、高血压属“虚实夹杂”证型的辅助调理(需配合正规治疗)。

 

3. 方解

 

- 苍术:辛温燥烈,为君药,燥湿浊、健脾胃,解决“湿”的根本。

 

- 地骨皮:甘寒入肾,为臣药,清降虚火而不伤阴,平衡苍术的温燥之性。

 

- 桑葚:甘寒滋阴,为佐药,滋养肝肾之阴,与地骨皮协同清虚热,同时制约苍术温燥伤阴的弊端。

三药配伍:温燥与凉润并用,补泻兼施,适用于“湿浊困脾”与“阴虚内热”并存的复杂体质。

 

4. 用法

 

- 煎服:三药加水煎煮20-30分钟,每日1剂,分2次温服(饭后半小时)。

 

- 适用人群:

 

- 中老年人脾肾两虚、阴虚有热者;

 

- 长期应酬、饮食不节导致“湿热内蕴+阴液损耗”者(如口干口苦、大便黏滞)。

 

5. 注意事项

 

- 禁忌人群:

 

- 单纯实热证(如高热、舌红苔黄干)或寒湿证(如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者不宜;

 

- 气虚严重(如动则气短、自汗)者需配伍补气药(如黄芪、党参)。

 

- 副作用:苍术燥湿力强,阴虚火旺者单用易伤阴,需配合地骨皮、桑葚制衡。

 

提示:此方剂偏于调和复杂病机,需经中医师辨证体质后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加重病情。

二,

以下是关于“三精丸”的相关信息(注:中医方剂需辨证使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

 

1. 常见配方与剂量

 

组成(不同医书记载有差异,以下为参考):

 

- 黄精:15-30g

 

- 枸杞子:10-15g

 

- 桑葚:10-15g

 

(可根据体质调整药量,如阴虚明显可加麦冬,阳虚可加菟丝子)

 

2. 功效

 

- 滋阴补肾: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等。

 

- 益气养血: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乏力、面色萎黄、须发早白。

 

- 延缓衰老:传统认为可滋补精气,增强体质(现代需结合个体情况)。

 

3. 方解

 

- 黄精:归脾、肺、肾经,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为君药。

 

- 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助黄精增强补肾之力,为臣药。

 

- 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燥,养血乌发,为佐使药。

三药合用:共奏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之功,平衡阴阳。

 

4. 用法

 

- 煎服:三药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分2次温服,每日1剂。

 

- 丸剂/膏方:可制成蜜丸(每丸约9g,每日2次)或膏方(适合长期调理)。

 

- 食疗:与鸡肉、排骨等煲汤,或配伍粳米煮粥。

 

注意事项

 

- 湿热体质(如口苦、舌苔黄腻)慎用,可能助湿生热。

 

- 孕妇、哺乳期女性及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

 

- 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不宜与寒凉药物同用。

 

如需使用,建议先咨询中医师辨证体质,避免自行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