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宝库中,它虽不似人参、虫草般广为人知,却凭借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在肝囊肿的治疗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味根茎类药材,既能行气破血,又消癥化积,如同刺瘀滞阴霾的利剑,帮囊肿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莪术。 ![]() 古籍记载:性味功效的千年传承 《本草纲目》载:“莪术辛、苦,温,无毒。入肝、脾经,破气中之血。”其性温能行气血,辛散苦泄,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莪术,能直入肝经,既入血分,又入气分,善破血中之瘀,其强劲的活血之力,能有效缓解囊肿部位气血瘀滞状态,促使壅聚气血重新流通,从而抑制囊肿的生长。 ![]() 同时,莪术中的莪术醇和莪术酮是对抗癌症的有效成分。其中,莪术醇可在癌细胞疯狂分裂时介入,阻止其分裂并促使凋亡,防止扩散。 莪术搭配:三棱、浙贝母 对于痰凝血瘀形成的囊肿,莪术常与三棱配伍,二者合称“破瘀双剑”,增强破血消癥之力;再加上浙贝母等化痰散结之品,破血化瘀,化痰散结,精准打击各类囊肿。 经典方剂:莪术都是不可或缺的'开路先锋' 一、桂枝茯苓丸 源自《金匮要略》,以莪术、桂枝、茯苓、丹皮、桃仁为核心,专治妇人癥瘕积聚。现代用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通过温经通脉、活血化瘀,调节局部微循环,抑制囊肿增生。 二、海藻玉壶汤 含海藻、莪术、浙贝母、青皮等,针对甲状腺囊肿、乳腺囊肿等痰凝气滞之证。方中海藻与莪术协同,软坚散结之力倍增,配合青皮疏肝理气,瓦解囊肿生成之根基。 三、消癥散结方 主要组成有莪术、三棱、丹参、薏苡仁、牡蛎等。专治湿热瘀阻型肝囊肿、肾囊肿,薏苡仁利湿、牡蛎潜阳,使瘀浊从二便排出。 临床工作多年,我在治疗囊肿时,也常用莪术配合其他中药,如丹参、茯苓、牡蛎等,通过活血化瘀、清化痰浊、软坚散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接下来,讲一个案例,供大家参考。 ![]() 张先生,48岁,体检发现肝右叶可见一大小约3.5*3.0的囊肿。自述,右上腹隐痛,胀满不舒。伴随腹脘胀满,纳差,恶心欲吐,肢体困重,大便溏薄,小便短黄。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滑。 四诊合参,辨证属痰凝血瘀。 患者右上腹隐痛、舌质紫暗、边有瘀斑为瘀血阻滞之象;脘腹胀满、舌苔白腻、肢体困重为痰湿内蕴之征。脉弦滑主痰饮、瘀血。 选用二陈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五灵脂、延胡索、香附、乌药、莪术。 ![]() 方中莪术与桃仁、红花、当归等药协同,增强活血化瘀、消散囊肿的作用;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燥湿化痰;香附、乌药疏肝理气;五灵脂、延胡索活血止痛,全方共奏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之效。 效果如何呢? 2周后复诊,患者右上腹疼痛、胀满感减轻,恶心欲吐、肢体困重明显缓解。去乌药,加炒白术、山药,续服2个多月,复查囊肿缩小之1.0*0.8cm,患者无不适。 有囊肿的朋友日常,可取莪术研磨成粉,配醋调成糊状,均匀涂抹在纱布上,外敷囊肿体表投影区,药效经皮渗透直达病灶,辅助消散囊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