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关注武宗 学 天下武功 兵 器 拳脚延伸器·人械合一胜 ![]()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反握刀刺杀技术,是将刀身置于小指一侧的握刀方式下所运用的攻击技巧。在实战对抗中,这种握刀方式能衍生出多种灵活且具杀伤力的攻击手段,下面将详细介绍各类具体技术动作。 正下刺 正下刺,即从上往下发动的刺杀动作,主要针对对手的躯体与四肢部位。起始姿势为右预备势,右手反握刀(图1)。 ![]() 在此基础上,左脚用力蹬地,推动右脚向前迈出一步落地,紧接着左脚跟进,与此同时,右手反握刀从上至下进行正刺(图2、3、4)。 ![]() ![]() ![]() 另外,也能从左预备势开始,左脚向左前方滑进,右脚随后跟进,同时右手反握刀实施正下刺(图5、6)。 ![]() ![]() 有一种特殊的正下刺专门用于对付倒地的对手:左脚向左前方斜滑前进,右膝顺势向下跪地,右手反握刀垂直向下刺向地面。 完成所有攻击动作后,必须迅速收刀,并让身体撤离原位,恢复到最初的预备势状态。在实际运用中,一般右手反握刀时,习惯左脚在前,用左手防御并开路,右手持刀攻击。但实战情况复杂,右手反握刀且右脚在前同样可发起攻击。当右脚在前采用反握刀攻击时,前滑步是最常用的配合步法,即一边向前滑进,一边向下扎刺,攻击结束后立刻收刀回势。而左脚在前、右手反握刀的情形下,通常先用左手开路,此时左脚的前进方向并非直线,而是斜进,这种斜进步态能为右手持刀下刺创造更有利的角度与发力空间。专门用于攻击倒地敌人的跪地正下刺,左脚的滑进和右膝的下跪动作都蕴含着重要的技击意义,在练习和实战中都不容小觑。正下刺的作用在于能够刺杀对手身体,抵御对手对中下盘、手和脚的攻击,以及攻击倒地失去反抗能力的对手。 左斜下刺 左斜下刺是从右上方向左下方进行斜刺的动作。起始可选择左预备势或者右预备势,右手保持反握刀状态(图7)。 ![]() 若以左预备势为起点,右脚需迅速向右前方斜跨出一大步,左脚及时跟进,在右脚落地的瞬间,右手反握刀从右上向左下斜刺(图8、9); ![]() ![]() 若从右预备势开始,右脚向右前方斜上一小步,左脚跟进的同时,右手反握刀完成从右上向左下的斜刺杀(图10 - 13)。 ![]() ![]() ![]() ![]() 攻击结束后,双脚迅速后退,撤离到安全区域,恢复到起始的左预备势或右预备势。 无论初始是左势还是右势戒备状态,发动攻击时,右脚都要向右斜前方进步,带动身体呈斜向前进。身体和步法的斜进与右手持刀的斜下刺动作是一个有机整体,需协调配合。执行左斜下刺时,刺刀动作要做到没有预动,突然发起攻击,并且收刀要迅速,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中途不能有停顿。 右斜下刺 右斜下刺包含侧面刺和正面刺两种表现形式。 侧面右斜下刺 先以右预备势站立,右手反握刀(图14)。 ![]() 随后,右脚向左前方横向挪移一步,同时,右手握刀从左上方向右下方斜刺(图15、16)。 ![]() ![]() 完成攻击后,右脚收回,右手收刀,恢复到预备势。这一式的关键在于右脚的左挪动作,通过巧妙地移动脚步,让开对手直刺攻击的路线,从而实现让位击刺,这种方式在实战中极为有效。 正面右斜下刺 同样以右预备势站立,右手反握刀(图17)。 ![]() 右脚向右前方斜进一步,左脚跟进,与此同时,右手握刀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实际是向前下方)斜刺(图18、19、20)。 ![]() ![]() ![]() 攻击结束后,双脚向后滑动,收刀回到预备势。此式采用右斜进的步法,身体和脚步协同斜向前进,持刀迎击正面敌人,是一种精妙的攻杀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正面右斜下刺时,刀子的刺杀方向是从上向前下方。 左平刺 左平刺是从右向左进行水平刺击的动作。以右戒备势为起始,右手反握刀(图21)。 ![]() 右脚向右斜前方滑进,左脚跟进,在移动过程中身体微微向左旋转,右手反握刀从右向左水平刺击,此时右手心朝上,刺击高度一般与对手的颈部、心脏位置平齐(图22、23、24)。 ![]() ![]() ![]() 完成攻击后,双脚向后滑动,右手收刀,恢复到戒备势。执行左平刺时,双脚的移动目的是斜向前进,由于左平刺常用于刺击对手心脏等要害部位,所以持刀时刀身一定要保持水平。 右平刺 右平刺是从左向右的水平横刺,具体分为让位右平刺和转身右平刺两种。 让位右平刺 以右戒备势开始,右手反握刀(图25)。 ![]() 右脚向左横向挪移半步,同时右手反握刀从左向右进行横刺,攻击范围可覆盖对手的上中下三盘(图26、27)。 ![]() ![]() 攻击结束后,收刀恢复到右戒备势。这是反握刀右戒备势最常用的反击刀法,其核心在于右脚左挪的动作,通过避让对手的直线攻击,为右手持刀平刺创造机会,且平刺的高度和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攻击对手的上中下盘。 转身右平刺 起始为左戒备势,右手反握刀(图28)。 ![]() 左脚向前滑进一小步,身体重心随之向前移动,同时左手握拳从左向右进行平击,动作类似拳击中的平勾拳(图29)。 ![]() 紧接着,身体迅猛地向右旋转270°,此时右脚可以提膝,也可以向前上一步,在身体右旋的带动下,甩出右手,使右刀经左向右进行平刺(图30、31、32)。 ![]() ![]() ![]() 攻击完成后,双脚向后滑动,收刀恢复到右戒备势。从手搏角度来看,这一式的两手动作相当于一记左平勾拳衔接一记转身鞭拳,而两手动作能否连贯流畅,关键在于身体的旋转动作。转身右平刺的作用多样,可以先用左拳攻击对手,打乱其防御节奏,再转身用刀平刺;当对方主动直进攻击时,可用左手向右击打其右肘,使其攻击手臂失去目标,随后转身用刀平刺对手;并且刀子的攻击范围广泛,可根据实际情况刺向对手的腿肚、膝窝、大腿、臀部、腰腹、胸背、颈等多个部位 。 后刺 后刺包含后直刺、后上挑刺、后斜挑刺等多种形式。当处于左戒备势时,后刺主要用于攻击身后的敌人;处于右戒备势时,后刺则用于攻击前方的敌人。在左戒备势基础上,右手反握刀向后进行直刺、挑刺或斜挑刺,可配合后滑步动作(图33、34、35); ![]() ![]() ![]() 在右戒备势基础上,上体向左旋转180°,随即右手反握刀向前进行直刺、挑刺或斜上刺,并配合前滑步(图36、37、38)。 ![]() ![]() ![]() 完成攻击后,通过滑步回身,收刀恢复到戒备势。后刺动作通常从下往上发起攻击,具有简洁、迅速、自然的特点,常常让敌人防不胜防。 转身刺 实际上,所有向前刺击的动作都可结合转身动作进行刺杀。由于具体的运用方式需依据实际战斗场景灵活变化,需要武者在练习和实战中自行领悟、融会贯通,在此不再详细阐述。 反握刀刺杀技术的各类动作都需经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步法、身法与刀法的配合,才能在实战中发挥出应有的威力。同时,在练习和使用这些技术时,也要注重安全,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