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欢穿旧衣服去串门、在家待客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

 布衣粗食68 2025-05-02

作家莫泊桑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了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条钻石项链,衬托自己的美丽。

意外的是,晚会中,项链弄丢了。玛蒂尔德不得不借钱,买了一条同款项链,还给朋友。

诚然,“人靠衣装马靠鞍”。

每个人在社交场所,都有希望自己成为最闪耀的星,哪怕“打肿脸充胖子”也是好的。

但我们认真观察,会发现有一些人,他们并不会打扮很好,反而是穿着旧衣服出现在大家眼前。

他们在家待客,出去串门,都以穿旧衣服为主。

01

从不做作的人,总是以真面目示人。

很多人去社交之前,会刻意打扮自己。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裤子,会拿出来;最好是新买一些衣服裤子。

特别是一些很少参加大型聚会的人,很少见大人物的人,穿新衣服的愿望就特别强烈。但他们“刻意”的行为,反而让人很拘谨,也会被人当成“做作”。

穿旧衣服去社交,自己就和平时一样,不会觉得自己是焦点,反而降低了社交的焦虑感,多了轻松、自然。

在《红楼梦断》中,写了芹官外出做客之前的场景。

她是大户人家的一员,虽然地位卑微,但出门也就代表了“门户”,不得不慎重。

一大群人,为芹官出谋划策,添置了一套新衣服,还特意选择了好面料。

另外加了一个新帽子,帽子上嵌一块通体碧绿的翡翠。

震二奶奶看了,还嫌弃不够美,要增加奇南香手串。

芹官穿戴一新,非常不自在,脸色都变得忧郁了。

在一旁的曹老太太说:“不要什么手串了,她已经有点像暴发户的模样了!”

接下来,芹官把新衣服帽子都换下,穿了自己平时喜欢的旧衣服。

这下子,芹官就变得轻轻松松,有了自己的本色。这串门,一点都不别扭。

用全新的衣服去遮盖“自己是丫鬟、生活很窘迫”的事实,这完全没有必要。

在社交的时候,遮盖了自己的真面目,往往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丢掉自己的自信,很不利于社交。

不管是串门,还是待客,都和平时的情况一样。人与人的信任就多了,少了防备。

02

生活低调的人,待人非常有亲和力。

你有没有发现,过于干净的房间,你都不想进去,怕踩脏了地面,让主人不高兴。

你把房子收拾特别干净,有外人随意走进来,你也不愉快,认为外人没礼貌。

你穿着昂贵的衣服,就衬托了他人的贫穷,人与人的交往,显然不对等。

尤其是在农村,你炫耀自己的衣服,只会让村民慢慢孤立你。

如果你一直和大家的打扮,层次是差不多的,那么大家就会喜欢你。串门也就很自然发生了。

春秋时,子路打扮成大将军的模样,还带着佩剑去学堂。孔子见状,就狠狠地批评。等子路换装了,才允许进学堂。

孔子和弟子外出云游,在小城里走散了。

好不容易大家聚拢了。有弟子就说:“刚刚在城门口,有人说,老师你,如丧家犬一样......”

孔子笑着说:“这个人,形容得好啊。”

会心地一笑,让大家都开心了,孔子对人的亲和力,也表现出来了。

俗话说:“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人与人要顺利交往,不是你要高于人,而是你要和人平齐,甚至低人一等。

穿旧衣服,这是谦虚的体现,也能让对方轻松地表达。你从中,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在任何人多的场所,你都要记住:亲切不可抗拒,但它应该是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微笑或装的面具。

把自己的姿态压得低低的,比高高在上的样子,更有利于拉进人与人的距离。

03

勤俭节约的人,也不喜欢与人攀比。

刘伯温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多少家庭,门口摆着豪车,但是他们凑不齐加油的钱;多少人,穿着新衣服,却是分期付款的;多少人,自己工作收入很低,却愿意借钱给孩子去旅游。

展示给他人看的,是幸福、富足,而自己真实过的日子,是穷困,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到底是哪一种日子才最踏实?明眼人都知道。只是很多人做不到。

丢掉面子,积极生活的人,他们的衣服,真的可以做到“新三年,旧三年”。

一件衣服穿个十几年,也不奇怪。衣服还好好的,洗干净了,就行了。

如果一个人不仅穿自己的旧衣服,别人送的旧衣服也会穿。这就更加能够节约开销了。一年到头,这钱节省下来,存起来,往后余生都不受苦。

不管别人如何显摆,反正你不去羡慕,而是为自己有存款,偷着乐。这生活,就特别通透。

04

人与人打交道,第一印象很重要。你给人是自然的打扮,还是刻意的打扮,效果完全不同。

如果长期与人打交道,那么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是虚伪的,就真不了,反而是一场笑话。那些真实的人,经得起考验,社交关系也是非常长久、牢固的。

战国时,庄子去拜见魏王。

魏王看庄子衣服很旧,就说:“你这是穷吧。”

庄子说:“我只是朴素了一些,不穷。”

庄子坚持读书,教学生,成为了哲学家,魏王就刮目相看了。

比外表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涵。外表如昙花一现,内涵是天长地久。

每个人都是一道自然的风景,经过全新的设计、修补,风景就破坏了。

修炼内心,提升教养,保持干净,穿什么都美。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