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步》教学设计

 海滨悦心书屋 2025-05-02

【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浓浓亲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2、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提高散文的欣赏能力。

  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智慧地表达感情。

  课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难点:探究文章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春天和着骀荡的东风,向你走来;当草长莺飞,春色弥望之时,跟随着父母漫步在田野之中,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啊!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莫怀戚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和煦的春风,走进温馨的亲情,做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听读课文(教师范读),

1)注意一些生字的读音和写法,并用笔画出。

2)将生字词抄写在笔记本上,同座交流检查。

备选词:(要求读准、会写)熬、嫩芽、霎时、拆散、委屈、粼粼

三、默读课文,理解旨意

对本文的主题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有的说赞颂了亲情的美丽,有的说表达了对生命的珍爱,有的说弘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有的说赞颂了家庭的和谐,还有的说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责任感。你有什么想法,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发言。

理由的阐述要特别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表达视角,一是表达的主要内容。

本文是以第一人称来进行表达的,“我”既是儿子又是父亲,“尊老爱幼”对“我”来讲,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正如作者自己在《散步》的写作契机中所言:“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如果说本文意在歌颂“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文章岂不成了一种自我表扬。文章的确是表达了“尊老爱幼”的思想,但它并不是从歌颂的角度进行的,而是从责任的角度来呈现的。另外“尊老”与“爱幼”也不是处于同一层面的,当“尊老”与“爱幼”发生冲突时,“爱幼”要让位于“尊老”。因为作者也是一直信奉“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培根)这一思想的,所以当儿子要走小路,母亲要走大路时,我决定委屈儿子。至于“珍爱生命”之说,虽说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从文章中对大自然充满生机的描写中以及对母亲的描写中,的确可以感受到对生命的珍爱之情,但它无法统领起全文。另外这样说也显得过于宽泛。“亲情的美丽”“家庭的和谐”都是在责任的表达中流露出来的一种情感和最终呈现的一种结果,并不能以此作为文章的主题来理解。

另外我们从文章的主要内容——“歧路之争”来看,作者在行文中多处暗示了自己的“责任感”——分歧出现时——“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散步中选择大路或小路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说成“责任的重大”,如此大词小用,就是意在突出责任问题,为表达主题铺垫。“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整个世界。”将背负母子这件平凡的事情也写得如此郑重其事,充分说明了作者的责任心、使命感。从我的裁决和行为来说,文章也充分体现了我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准确地讲,应该是表达了人到中年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跳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美)

  1、你最欣赏文中哪些句子?请勾画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2、请你采用“我喜欢的是……它美在……”的句式进行赏析(从句子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用词的恰当、含义的深刻或丰富等)。

教师示例:(以下三个句子可以直接呈现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改写开头,通过他们的改写与课文进行比较赏析,可以视学生的学习水平灵活选择。)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们一家在田野散步。(简洁明快,但情味突出不够,画面太单一。)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母亲、妻子、儿子。(简洁、画面感丰富,但用语急促,表达显得有些生硬、

冷淡,那种油然而生的亲昵感和自豪感没有了,与文章那种舒缓的格调也不搭了。)

我喜欢的是文章开头“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它美在,这个简洁而富有诗意的镜头,从全景到特写,富有动感,体现出了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氛围及心情的愉悦和轻松。“我的”突出了一种亲昵和自豪。

通过不同的开头比较,让学生体会其意味的差异,感受本文语言表达之美。

可以板示以下提示句,帮助学生进行选择。

(板示)本文描写最为生动的一个句子——

“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又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由远到近,由高到低,有声有色,有静态,也有动态,它描绘出春天蓬勃的生机,突出了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 ——这个环境描写为散步创设了一个非常协调和温馨的背景。

(板示)本文最富情趣的一个句子——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它美在富有情趣,既突出了小孩的天真可爱与聪明,又突出了一家人的和美与幸福。

(板示)本文意味深长的一个句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表面是在写散步,其实是在写对待人生的态度,写出了我们(中年人)的责任感。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整个世界。”

它美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中年人肩负着的重任——既要赡养老人又要哺育下一代。体现了“我”对此不仅视为一种义务,更当作一种责任,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使命感。

(板示)本文整齐的句子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句式整齐,具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板示)本文最值得品味的一个字眼(词语)——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这个字既写出了绿色的范围——无处不在,整个大地都充满了绿色,又写出了绿色给人感觉——温暖柔和,充分体现了初春富有生命力的景色。

“在外面呢,她总是听我的。”

“总是”说明一贯如此,始终如一,表现了妻子的贤惠,非常顾及我的面子。含蓄地说明了夫妻关系的和谐。

“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

“熬”暗示母亲的体弱多病,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健康的担心和忧虑,也透露出对生命力的赞颂。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大词小用。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表达主题铺垫。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摸摸”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孙子的喜爱。

五、合作探究——品味标题

下列题目是同学们自己拟定的,与本文的标题进行比较,你最喜欢哪一个?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说明理由。

春意   呵护  分歧  温情的春天   大路小路   生命,生命   小事情深    选择

爱·责任  三代(同行)   温馨瞬间   幸福的家庭   亲情无边   背起整个世界

示例:我最喜欢的还是本文的题目,从表面看,它只是一个动作行为,是经常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看起来微不足道,而作者却独具慧眼,抓住了瞬间的美丽,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由此来看,它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富有画面感、有故事味,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也巧妙地显示了本文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它避免了由于标题明确主题,而限制了人们对文章的多元解读。)

六、小试牛刀——推销阅读

假如将本文推荐给未读过的同学,请你拟写一段推荐词。(要求简明、富有感染力)

示例:让我们走进田园牧歌式的《散步》,那里铺展着生命的新绿,金色的菜花……它不仅有“拂堤杨柳醉如烟”的美景,更有一家人温情的故事在等着你。

示例:让我们走进《散步》吧,这里有撩人的春色,这里有温暖的亲情,这里有分歧,这里更有沉甸甸的责任。

结语:我们现在都已经长大了,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应该怎样做才无愧于家庭,无愧于这个社会?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温暖的亲情、感受家庭的和谐,但更应担当起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亲情需要有责任的呵护,和谐需要有责任的支撑。

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母亲(慈)   分歧   儿子(乖)    

            

           妻子(贤)    温馨   我(孝)

              责任与使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