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分区(临床常用)
Ⅰ区
Ⅰa:颏下淋巴结(位于二腹肌前腹之间,其中包含颏下淋巴结。)
Ⅰb:下颌下淋巴结(包含下颌下淋巴结,位于下颌骨内侧外侧与二腹肌内侧之间的空间,从前方的颏联合到后方的下颌下腺。)
引流范围:口腔前部、下唇、舌尖等。
位于 I 区的淋巴结有发生口腔癌、前鼻腔癌以及中面部软组织癌和颌下腺癌转移的风险。
Ⅱ区(颈内静脉上组)
Ⅱ区淋巴管接收来自面部、腮腺、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和咽后淋巴结的淋巴。Ⅱ区淋巴管还直接接收来自鼻腔、咽喉、喉头、外耳道、中耳、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集合淋巴 。 以颈内静脉后缘为界,可将Ⅱ区分为Ⅱa和Ⅱb。
Ⅱa:上颈淋巴组(前)
Ⅱb:上颈淋巴组(后)
关键标志:颅底至舌骨水平,鼻咽癌转移高发区。
Ⅲ区(颈内静脉中组)
III 区淋巴管接收来自 II 区和 V 区淋巴管的传出淋巴管,以及来自咽后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和喉返淋巴结的部分传出淋巴管。III 区淋巴管汇集了来自舌根、扁桃体、喉头、下咽部和甲状腺的淋巴管。
环状软骨下缘是 III 区和 IVA 区之间的边界。III 区淋巴结有藏匿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和喉头癌转移的风险。Ⅳ区(颈内静脉下组)
Ⅳa:下颈淋巴组
这些淋巴结存在下咽癌、喉癌、甲状腺癌和颈段食管癌转移的风险。
罕见情况下,前口腔癌转移可能出现于此区域,且近端淋巴结病变较少或无病变。这些淋巴结存在藏匿下咽癌、声门下喉癌、气管癌、甲状腺癌和颈段食管癌转移的风险。范围:环状软骨下缘至锁骨,与甲状腺癌转移相关。
Ⅴ区(颈后三角区组)
包含位于胸锁乳突肌后方、副神经下部和颈横血管周围的颈后三角区淋巴群。V区淋巴结最常与鼻咽癌、口咽癌、后头皮皮肤结构癌和甲状腺癌有关。
Ⅴa:上颈后三角组
Ⅴb:上颈后三角组
Ⅴc:锁骨上外侧组
Ⅴc组包含锁骨上外侧淋巴结,位于后三角淋巴结(Va 和 Vb 区)的延伸处,从颈横血管向下延伸至胸骨柄头侧 2 cm 处。Vc 区接收来自后三角淋巴结(Va 区和 Vb 区)的传出淋巴管,并且更常与鼻咽肿瘤相关。颈横动脉连续轴位CT
Ⅵ区(颈前中央组)
该区包含颈前浅表淋巴结(VIa 区)和较深的喉前、气管前、气管旁和喉返神经淋巴结(VIb 区)。甲状腺癌手术需重点清扫。
此区域包括:喉头和环状软骨前方的喉前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位于气管前方、气管旁淋巴结也称为喉返神经淋巴结。喉前淋巴结 (Delphian Lymph node)喉返神经从迷走神经分支出来,左侧分支于主动脉弓,右侧分支于右锁骨下动脉。左喉神经可能会被主动脉肺窗内的主动脉下淋巴结转移所压迫,就像肺癌患者所见的那样。Ⅶ区(上纵隔组)
咽后淋巴结接收来自鼻咽粘膜、耳咽管和软腭的淋巴。
这些淋巴结有藏匿鼻咽部、咽后壁和口咽部(主要是扁桃体窝和软腭)癌症转移的风险。Ⅶa:咽后组
位于咽后空间内,从第一颈椎(侧方)的上缘向颅侧延伸至舌骨体的颅缘。该间隙前部以咽缩肌为界,后部以头长肌和颈长肌为界。外侧,咽后淋巴结以颈内动脉的内侧缘为界。咽后淋巴结接收来自鼻咽黏膜、咽鼓管和软腭的传出淋巴管。这些淋巴结存在着鼻咽部、咽后壁和口咽部(主要是扁桃体窝和软腭)癌症转移的风险。Ⅶb:茎突后组
茎突后淋巴结是 II区淋巴结的颅侧延续,
位于颈静脉血管周围的脂肪间隙内,直至颅底的颈静脉孔处。茎突后间隙内侧以颈内动脉为界,外侧以茎突和深腮腺叶为界,后方以 C1 椎体和颅底为界,前方以茎突前咽旁间隙为界。位置:胸骨后方至主动脉弓,与食管癌、肺癌转移相关。
扩展分区
Ⅷ区(腮腺组)
此区包含腮腺淋巴结组,包括皮下耳前淋巴结、浅层和深层腮腺内淋巴结以及腮腺下淋巴结。
这些淋巴结从颧弓和外耳道延伸至下颌骨。
其外侧起于皮下组织,内侧至茎突,前方起于咬肌后缘及翼肌,向后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及二腹肌后腹。
腮腺群接受来自额颞部皮肤、眼睑、结膜、耳廓、外耳道、鼓室、鼻腔、鼻根、鼻咽部和耳咽管的淋巴。 他们面临着额颞部皮肤、眼眶、外耳道、鼻腔和腮腺癌症转移的风险。Ⅸ区包含颧骨和颊面部淋巴结群,包括颊肌外表面面部血管周围不一致的浅表淋巴结。这些淋巴结从眶尾缘(头侧)向下延伸至下颌骨尾缘(尾侧),并到达 Ib 区。 它们位于皮下组织中的颊肌(内侧),从咬肌的前缘和比克特脂肪垫(后部)到面部前部皮下组织。颊面部淋巴结接收来自鼻子、眼睑和脸颊的传出血管。 他们面临着面部皮肤、鼻部、上颌窦(侵入面颊软组织)和颊粘膜癌症转移的风险。Xa 区包含耳后(也称为乳突)和耳下淋巴结,包括位于乳突上的浅表淋巴结,从外耳道颅缘向头部延伸至乳突尖端向尾部延伸。 Xb 区包含枕骨淋巴结,它们是 Va 区淋巴结的颅侧及浅表延伸,直至颅骨隆突。它们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至斜方肌前(外侧)缘之间。临床意义
肿瘤转移路径:如鼻咽癌多转移至Ⅱ区,甲状腺癌至Ⅵ区。
触诊与影像定位:分区帮助快速判断病变来源,如锁骨上淋巴结(Ⅴb)肿大需警惕胸腹部肿瘤。
解剖标志
舌骨Hyoid bone 环状软骨Cricoid 颈动脉Carotids 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胸骨柄Manubrium of sternum颈部淋巴结分区CT轴位示意图
Delineation of the neck node levels for head and neck tumors: A 2013 update. DAHANCA, EORTC, HKNPCSG, NCIC CTG, NCRI, RTOG, TROG consensus guidelines
DAHANCA, EORTC, HKNPCSG,NCIC CTG, NCRI, RTOG, TROG consensus guidelines.Radiother Oncol 2014 ;110:172–81.Integrating radiological criteria in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cervical lymph node disease.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99 ;125:385–7.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IASLC) lymph node map: radiologic review with CT illustration.by El-Sherief AH, Lau CT, Wu CC, Drake RL, Abbott GF, Rice TW.Radiographics. 2014 Oct;34(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