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陇西美酒:从“101散酒”到“陇花”

 微美陇西 2025-05-03 发布于安徽

曾几何时,陇西“101”白酒曾风靡全省,“新陇”白酒盛誉空前,“陇花特曲”更是家喻户晓。

陇西“陇花酒”的发展历程与其前身“101散酒”密切相关,其历史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酿酒阶段,并在后续改制中延续品牌生命力。


一、前身“101散酒”的历史背景

陇西酒精厂是“陇花酒”的直接源头,其前身为1956年由国家食品工业部直接投资建设的国营企业。该厂于1959年正式投产,不仅填补了甘肃省酒精工业的空白,还成为全国首批具备万吨级白酒酿造能力的综合性企业之一。初期产品以工业酒精为主,但依托传统工艺逐步开发出散装白酒,其中“101散酒”作为早期民用白酒产品,成为当地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饮品。


陇西地处渭河流域,水质清冽,加之当地悠久的酿酒传统(如靛坪里等地的民间烧坊历史),为酒精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酿造条件。文献提到,陇西酒厂多建在渭河或其支流科羊河畔,利用自然水源和传统固态发酵工艺,奠定了“101散酒”的醇厚口感。

从食用酒精到“茅陇”,“陇花”几十年长盛不衰

二、从散酒到品牌化:“陇花特曲”的崛起

上世纪70-80年代,陇西酒精厂在“101散酒”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良,推出瓶装酒“陇花特曲”,并迅速成为陇中地区的标志性产品。其广告语“吃肉就吃手抓,喝酒就喝陇花”深入人心,反映了该酒与当地饮食文化的深度绑定。至80年代,“陇花特曲”已跻身甘肃省名牌产品,被国家内贸部评为“中华老字号”。

“陇花”系列坚持纯粮固态发酵工艺,原料选用高粱、小麦等,经陶坛地窖储存自然老熟。这种传统酿造方式使其酒体呈现出“窖香浓郁、绵甜爽冽”的特点,尤其在改制后天马酒业仍延续了这一工艺标准。

改制后,开发出“李氏宗亲”“陇原岁月”

三、改制重组与新时代发展

2014年7月,根据省市政府的规划,原陇西酒精厂与省属物资系统陇西材料站合并,组建“陇西天马酒业有限公司”,性质仍为国有企业。改制后,企业在保留“陇花特曲”经典产品线的基础上,开发出“李氏宗亲”“陇原岁月”等新系列,形成覆盖不同消费层级的产品矩阵。

2021年,陇西天马酒业实现销售额1653万元,同比增长45%,成功扭亏为盈。品牌通过融入李氏文化(陇西为李氏发源地)、地域风情(如改编歌曲《陇西·陇花》)等元素,强化了“中华老字号”的文化溢价。此外,企业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活动,例如通过答谢会等形式巩固本地市场。

四、历史意义与现状

“陇花酒”的发展史折射了中国地方国营酒厂的典型命运: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到市场经济冲击下的转型求生。相较于同期许多被私有化或消亡的国营酒厂,陇西酒精厂通过国有资本重组保留了品牌血脉。如今,“陇花”系列仍是陇西人宴饮、思乡的情感载体,正如当地民谣所唱:“远行总是在初春,陇花是壮行的酒”。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开文献中关于“101散酒”的具体生产年限、工艺细节等记载较少,更多信息需进一步查阅企业档案或地方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