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供素材线索请私聊或留言
潍坊二中校史 1917年,广文大学改名为齐鲁大学迁往济南时,将所有的教学仪器和设备都留给了文华中学,原校址也归入文华中学 。当时文华中学的教学仪器和设备数量之多,不但全国没有能与之相比的,就是全国大学中超过文华中学的也没有几家,可谓得天独厚。广文中学被批准立案后,学校健全领导机构,修订规章制度,开展军事训练,倡导义务劳动,增加并修订科目内容。1936年学校军训被列为全省第一,会考成绩也连年名列全省前茅。全国各地慕名赴潍投考的学生剧增,到1937年,在校学生已达960余人。广文中学进入辉煌发展时期。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领潍县,学校迫于形势停办,许多平民涌入学校和乐道院避难。1938年秋,学校推举美国人梅戈登牧师为名义院长,以圣经学院名义招集部分剩余师生重新开课,学校在战乱中艰难生存。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美直接交战,广文中学和乐道院被日军接管改为集中营,学校所有教学设施被掳掠一空。日军把原住在华北各地外国侨民押解到广文中学,名曰“敌国人员生活所”围墙上设置电网,不准自由行动,时间长达三年之久。 被关押的外国侨民中多数是美国人和英国人。美国人有曾任蒋介石顾问的雷振远(Jaegher)、创办山东大学堂的华北神学院长赫士博士夫妇,齐鲁大学教授商爱瑞、核凯兰和教务长德位思,燕京大学的30多名英美教授及后来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恒安石等。英国人有奥运会400米冠军埃里克.利迪尔(李达),天主教神甫艾文德,青岛大英烟草公司经理韦伯(WEBB),内陆会在烟台为外国人子女创办的内陆会学校(后改名芝罘学校)全校327名中小学生及全体教职员,还有天津歌舞团外国乐队,基督教救世军管乐队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九月,牧师黄乐德以接收大员的身份,到乐道院找原长老会牧师德位思、教士梅克林和大夫高珍珠等人磋商后,成立“乐道院复兴委员会”任主任,并兼任私立广文中学校长。 ![]() ![]() (原创图文,谢绝抄袭) 本文内容如若引用转载请告知我 如果提供素材线索请私聊或留言 作者简介:潍坊五好青年(wf5good),山东老潍县人。动若跑男,静若宅男,爱好跑步,健身,骑行,户外,写作,摄影,足球和旅游,特别喜欢家乡文化和地方文史。最大梦想是世界那么大,好想去看看。广交各位志同道合朋友。请关注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