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健康】传承中医药文化,普及脾胃病防治与养生知识,解答民众健康疑惑,助力健康生活。 01 鱼腥草,为何让人爱恨交加? 《名医别录》记载“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鱼腥草,带有特殊的气味,爱之者为之着迷,不喜者嗤之以鼻,和榴莲、香菜、韭菜等食物有异曲同工之妙。鱼腥草,也叫做蕺菜(jí cài)、折耳根,客家人称之为狗贴耳,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 至于为何人们对它褒贬不一,这还与每个人的嗅觉感受器各有不同有关,简单来说就是基因决定了你对它的喜恶。此外,当然少不了后天环境的影响,比如从小吃到大的食物,时间一长就习惯了它特殊的气息,像贵州人的餐桌上一年四季甚至一日三餐都可以见到鱼腥草的身影,而对于从没接触过鱼腥草的朋友来说,它的气味太独特,相对难接受或者需要时间适应。 新鲜的鱼腥草带有一股较为浓烈的鱼腥气,不耐久闻。而鱼腥草阴干后,腥气消散,微发芳香,加水煎煮时会挥发出一种类似肉桂的香气,煎汁类似清淡的红茶汁,也有类似红茶的味道,芳香稍涩。 02 吃鱼腥草有什么好处?
推荐药膳——鱼腥草鲫鱼汤 初审 | 卢悦明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