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战略到流程,这条路应该怎么走?

 朕皇考曰福林 2025-05-03

通俗的语言探索底层的逻辑!

朋友们好,我是bobo

有朋友看了bobo的要谈流程,就不能只谈流程!这篇文章,对下面这张图很感兴趣:

图片

这张图其实是来自包立南老师——bobo的偶像之一。
包老师近期正准备开一个培训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喔图片
下面呢,咱们就来简单的聊一聊从战略到流程,怎么样走通这条路。
在开始之前呢,朋友们一定要有个心理准备,这张图后面其实是一个宏大的知识体系,就像下面这张图。
图片
bobo一直想整理一下流程管理的知识体系框架,但是一直懒,一直没做,就借上面这张图表示个意思吧图片
》战略
最上面是战略。
战略首先要定义企业的愿景,愿景是对未来的预期。未来我们要成为谁?
然后经过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条件分析,最后做出战略方向的选择。
这是最基本的关于战略的思考模式。
这里面就会用到很多工具:如PEST 分析、波特五力分析、竞争态势矩阵等,但最核心的还是SWOT分析法。它可以将多种方法的分析结果组织起来,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几乎所有的战略规划都会采用这个方法。
图片
当然,战略分析的过程可不止这么简单,也是有很多的框架和方法的,比如下面这些图:

图片
图片
篇幅有限,就不深入探讨了。
》商业/运营模式
在选择了战略方向后,接下来要确定如何实现战略和目标,这就是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
商业模式是企业在与外部交互的过程中实现商业运作的方式,运营模式是企业运营过程中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方式。
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其实也属于企业战略管理的范畴。
商业模式也有很多的分析方法,比如九要素商业模式画布,就是下面这张图:
图片
bobo曾经写过一系列的文章介绍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到bobo的公众号里搜一搜。
商业模式是考虑与外部的关系,运营模式呢,则是聚焦企业内部产品和服务的产生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价值链,如下图红框部分所示。
图片
在企业的整体业务框架结构中,差异最大的是运营层面,也就是价值链部分的结构。
而且即使同样是生产制造行业,也会因为生产模式不同而运营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下图是生产型企业的批量生产、定制开发、批量和定制生产混合模式的比较。
图片
企业可以参考同行业的框架和经验,但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根据现实情况客观描述和呈现,实事求是,不合脚的鞋子并不好穿
》业务模式
继续解构运营模式中各个业务功能的实现方式,就是业务模式了。
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各不相同,业务模式会随之各具特色。业务模式的内容包括营销模式、研发模式、供应链模式、生产模式、服务模式等。
不构成价值链的业务功能(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也有相应的模式,只是对不同的企业来说这部分的模式差异并不明显。
比如营销模式,有一种方法叫36种盈利模式,下面是一张关于【价值链分拆模式】的图:
图片
bobo也写过一些文章,朋友们自己去搜吧。
但这只是的层面,的层面始终要记住——要从【产品思维】到【客户思维】。
图片
》业务策略
业务策略是在业务模式下继续思考,让业务模式具体实现的方式
业务策略这一层更接近流程,实际上它是在给流程提供一个运营的场景。比如,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之下,生产滚动计划的周期是按月、旬、周,还是按天,这就是业务策略(生产计划策略)的内容。
业务策略应该是与业务模式相匹配的,当然也应该向上与运营模式相匹配。
bobo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萝卜快跑】与【流程管理】的【未来】!
里面介绍了自动驾驶的两种模式:一种是百度的【车路协同】一种是特斯拉的【单车智能】,这就是策略的不同。
图片
》流程
说了这么久,终于说到流程了图片
从业务策略再向下,才到了地面的一层——流程,到这战略才算是真正落地了。
如果流程足够复杂,那么也是可以分层来表达的,从宏观的流程场景到具体活动的细节。
图片
从战略到流程的“五层妖塔”,这个结构和流程框架的分级结构类似的。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实际上流程的框架结构为战略落地过程的逐层思考提供了一个不同颗粒度的视图。
图片
面对这座五层妖塔,从上到下从宏观到细节从战略到落地的过程,我们沿着这个过程思考战略实现的路径。从下向上则是现实与战略的协同过程,我们可以沿着这个过程思考产生现实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策略。
企业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不同,它们的战略选择有差异,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都可能不同。无论采用什么模式、什么具体的业务策略和流程,最终都需要实现一个结果,就是从战略到流程的整体协同
很多时候,企业面临的问题表现在具体的活动中,但原因可能来自业务策略和业务模式,也可能触及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是它们之间不协调、不匹配的问题。要想查找这些痛点的源头,我们就要沿着五层妖塔向上追溯,直到能够解决问题。
》流程之外
故事到这还没有结束图片
辛辛苦苦把流程体系建起来了,其实它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它是我们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图片
在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大发展的今天,依然会有一些企业的IT系统形成了孤岛现象,这是为什么?
表象是企业IT系统的一体化水平一般,IT系统是离散的、碎片化的,系统和系统之间的数据没有打通,常常陷入大量的重复劳动之中。
根本原因是企业的流程没有形成体系,要想打造一体化的IT系统,又得回到流程,必须先把流程打通,梳理清楚端到端流程。
图片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业务转型,流程是业务的呈现方式和载体,所以流程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及底座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告诉大家——要搞明白流程管理,真的不只是搞明白流程就行——要谈流程,就不能只谈流程!图片
如果朋友们感兴趣,欢迎大家持续关注bobo,多多点赞转发,咱们后面深入的聊
如果想在较短的时间系统的掌握流程知识体系,不妨回到文章开头,参加包老师的培训班,包老师不止是讲流程喔!

赞赏一下请bobo喝杯咖啡就更感谢啦!

您的支持就是我不断输出的动力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