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戴晓洁:怀念历史学者——张剑平教授

 W行走在人世间 2025-05-03 发布于陕西
图片
【内容概括】本文是乾县籍教授张剑平的夫人戴晓洁女士所写的一篇文章,她深情回顾了张剑平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在文章结尾,她写到:剑平视学术如生命,快乐地沉浸在自己的执着里……我知道,在剑平心中,他还有许多没有实现的学术梦想,但是,剑平一直都在奋斗的路上,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对得起生养他的父母、对得起乾县这片土地。

怀念历史学者——张剑平教授

戴晓洁

乾县文史刊物编委、文史爱好者屈军生发来信息说《乾州文史》要出新刊了,问我可否写一篇乾县籍张剑平教授的学术简述之类的文章,我回复他:写剑平的学术,是不是我还不够资格呢?他说:讲良心话,若您不写,在乾县肯定不会有人再写他(张剑平)了。

作为张剑平的夫人,为了来自乾县老家的邀约,我可以尝试来写一篇关于他的事情,就当作对剑平的思念吧。

时间过得好快呀!屈指一算剑平已经离开我们九年多了。我常常会想:他如果活着,现在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退休后的他还会像在职时那么如饥似渴地看书吗?按照剑平既往的习惯,确认他会的!因为读书学习是剑平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

清楚地记得剑平给我说过的一件事:他在北师大读博时,导师陈其泰先生曾给他们说,作为一名学者,60岁后才是搞学问的开始。剑平酷爱读书,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直至成为大学教授,他从事高等教育近30余年。曾主讲过中国史学史、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国现当代史学专题、中国通史、史学理论与方法、世界文明史、西方文化史等10余门课程,读书是他最大的爱好!每次学术会议归来,他都会带回一捆书,每次外出学习我都会对他说,回来不要再给家里买书了!可每次他带书回来,都会笑呵呵地说:这些书太好了,好不容易淘来的打折书。家里的书架越来越满,书房显得越来越小,可是我知道:书房是他的黄金屋。

剑平陕师大历史系本科毕业后,他自愿要求去了延安。初到延安大学,那个时期的教学与科研是剑平最艰难的一段路。庆幸剑平在1993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助教班进修了一年,19979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班,专业学习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并取得硕士同等学力。这期间也是促成他学术积淀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剑平像干瘪的海绵吸取着学术海洋的甘露,那些晦涩的文字章节、泛黄的文献,在他眼中都是滋养思想的琼浆,每一次阅读都让干涸的思维逐渐饱满,从理论形成、学科分化、方法论探索等方面研究都为他未来的学术奠定了根基。

剑平的学术之路也起飞于延安大学,我印象中他的学术论文《甲申三百年祭史事及其影响》被刊发之后,他很是高兴,这篇文章的发表是对他钟情于学术研究的极大鼓舞,以及由这篇文章引发的北师大教授陈其泰的关注,为此陈老师曾给剑平写信就论文中的某些学术观点进行过交流,和学界的学术大家通上了信,这无疑是剑平学术路上的催化剂,他更努力奋进了,知识浪潮里的搏击,使他的学术臂膀渐渐舒展并充满了力量。1998年,剑平破格晋升为副教授,那一年他34岁。

20036月非典时期,剑平北师大史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后,为了靠近北京科研学术圈,他来到了河北某大学,这一年9月他38岁晋升成为了教授。期间,他个人的学术专著《新中国史学5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新中国历史学发发展路径研究》《史学与思想文化》先后出版。20096剑平和我去北师大给瞿林东老师和陈启泰老师送刚出版的那本书《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两位老师对他科研的成果甚是喜欢,也给了他诸多鼓励。在中国人民大学党史教授刘炼家里,这位耄耋老人对于剑平年轻的学者寄予厚望,肯定了剑平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的成果,鼓励他继续研究下去并发扬光大。

剑平视学术如生命,快乐地沉浸在自己的执着里,可惜天不假年,2016222日,年仅52岁的剑平因病英年早逝。我知道,在剑平心中,他还有许多没有实现的学术梦想,但是,剑平一直都在奋斗的路上,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对得起生养他的父母、对得起乾县这片土地。

附:张剑平简介

张剑平: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河北省高校第二批百名优秀创新人才。1964年9月生于陕西咸阳乾县,1987年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在延安大学历史系任教,1994年任讲师,199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9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助教班学习一年,1997年9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班学习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并取得硕士同等学力。2002年2月任延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同年12月任延安大学史学研究所所长。2000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攻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7月博士毕业。同年被引进到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工作,2005年任人文学院业务副院长。从事高等教育近30余年曾主讲过中国史学史、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国现当代史学专题、中国通史、史学理论与方法、世界文明史、西方文化史等10余门课程。

2008年9月被引进到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学术带头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硕士学科和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创始人,学院学术和学位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常务理事,保定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2014年8月—2015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高级访问学者。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