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咽痛,奇效如神的引火汤,如何抓住其辨证关键?

 喜来乐A 2025-05-03


案1:

本院职工,28岁,男,主诉咽痛2天,吞刀片样痛,无鼻部症状,乏力,无汗,口干喜饮,二便调,食凉易腹泻。舌淡润,脉沉细。


舌淡润,脉沉细为阴,无明显表证,咽痛口干可能为半证或里证,且有上热,但这个上热重否?需要清否?查看了一下咽部,轻微红肿,与患者诉说咽痛不符,再次回顾下四诊,虽口干喜饮,但喝水目的只是稍缓解咽痛症状,结合舌脉,考虑太阴病。

用引火汤原方治疗,熟地30,麦冬24,五味子10,茯苓15,巴戟天6

×3剂。

次日告知,服药当晚全身汗出,晨起咽痛明显好转,口干亦减。


案2:

女性,50岁,主诉咽痛3天。反复咽痛、易上火,伴稍有鼻塞、鼻音重,口中和,手足凉,后背恶风恶寒明显,大便干,舌淡脉沉弱无力。这是在我处多次治疗的患者,自诉其他症状都已治愈,就是总爱上火总易感冒,经常自行吃点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听完后我陷入沉思,回想了一下,这名患者之前是个厥阴病,一直柴桂姜治疗,余症皆愈,但总遗留自觉上热的不适感,这是真的需要清的上热吗?我又仔细询问了一下病史,虽咽痛,但查体咽无红肿,无口干,舌淡脉沉细无力,考虑太阴病,此热无须清只需滋阴即可,给予引火汤加减。

患者还有手足凉、后背恶风恶寒明显,故加附子、干姜、肉桂温阳扶正。服药次日告知,诸症已。


在临床中,在六经辨证的体系下,只要掌握其具体方证的适应症,遇到合适的患者,就要勇敢的去尝试,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形成永久记忆。

感恩马老师,如果没有马老师,可能我永远都想不到引火汤,可能一直停留在有热清热的浅表层次。

推荐:引火汤,六经辨证看来很简单

推荐:掌握这几点,引火汤应用才能得心应手

医案摘自知识星球经方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