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蓝田:金龙雀舌,饮不尽的山野诗笺 休宁海阳中学:丁顺兆 ![]() 在美丽的休宁县蓝田镇,藏着一处恍若世外桃源的秘境,这里山岚缱绻,雨露润泽,群山连绵,空气清新,它就是——金龙山。在它的幽谧深处,有一土名叫“上堀”的山坞,此地云雾似灵动的仙袂,在山峦间袅袅飘荡,将天地、翠竹、茶园勾勒成一幅朦胧的水墨画卷,它就是鼎鼎大名的蓝田三宝之一的“金龙雀舌”原产地。 ![]() ![]() ![]() 上堀,“堀”者,由“土”和“屈”组成,本义:空间狭小逼仄的土穴,泛指可居住的洞穴,同“窟”,突也。据村中汪跃进师傅回忆,他打小就听老一辈人说金龙山山脉独特的地形地貌,藏有不计其数的神秘洞窟(穴)。上堀茶园的特殊岩土,恰似大自然精心调配的秘方,为金龙雀舌创下了一方绝佳的生长摇篮。 ![]() “雾霭生幽壑,岚光绕翠峰。”说起金龙雀舌,黄山市茶叶专家、原休宁县茶业局高级农艺师许裕奎先生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 他说,金龙山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适宜,雨量充沛,生态环境绝佳,素有“华东生物物种资源库”之美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极有利于茶叶中氨基酸、叶绿素和芳香类物质的合成。因此,这儿盛产的绿茶翠绿显毫,滋味鲜醇,嫩香持久。 ![]() ![]() 金龙雀舌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屯绿”中的名品,属于烘青绿茶类别,它对鲜叶的采摘有严格的标准:特级和一级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二级为一芽一叶到一芽二叶初展为主,经杀青、揉捻、烘焙干燥制成,形似雀舌,属炒青中的极品,有“头泡清,二泡浓,三泡不减味,四泡味还醇的美誉。” 许老师说,休宁植茶制茶历史悠久,它始于唐,兴于清,特别是明代中叶休宁松萝茶问世,带动了中国炒青绿茶的繁荣。清代徽州绿茶集中于休宁县屯溪镇精制出口,故称“屯绿”,是中国最早出口欧美的绿茶,曾经占据了中国绿茶外销的半壁江山,其中就有蓝田“金龙雀舌”、无明“洲绿”、茗洲“凫绿”等精品。上堀高山绿茶外形色绿,叶瓣多有微小虫眼,富光泽,泡出的茶汤色泽绿亮,香气持久,滋味浓厚,叶底明亮,叶质柔软,清汤绿叶是上堀绿茶品质的独有特点,它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有道是“好马配好鞍,好茶配好方。”一杯好的茶叶,离不开一个匠心独到、衷于茶事的好茶师,我的老战友碧群大哥就是名副其实的良心制茶师。他高中毕业就随其父辈做茶,后参军入伍,退伍返乡后不忘根本,继续以茶为伍,以对制茶的炽热深情为楫,凭借精湛的技艺,丰富经验,唤醒金龙山野茶的本真滋味。他更似一位执着的茶界苦行僧,在漫漫制茶长路上,历经无数次尝试与摸索,只为探寻那最纯粹的茶香。 ![]() 看,老吴在杀青之际,他似一位掌控火候的“祝融”,烈火熊熊,目光如炬,他紧盯着滚筒中的鲜叶,掌控着茶叶的鲜爽,让茶香在高温中肆意迸发;揉捻之时,老吴时不时地摇动着捻茶机的把手,控制着揉转轻与重,将时光的韵味、匠人的深情,一点一滴地揉进每一片茶叶的纹理之中,仿佛在编织一首动人的诗篇;烘焙阶段,需文火慢焙慢烘,老吴他又宛如一位虔诚的修行者,用耐心与专注,沉淀出茶叶最本真的醇厚,让每一片茶叶都在时光的雕琢下完成华丽的蜕变,让金龙雀舌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最惊艳的风味、不朽的传奇。 ![]()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独品一杯金龙雀舌,感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闲适与惬意,于静谧的时光中,寻一处幽谧角落,轻捧茶杯,看茶汤在杯中摇曳生姿,茶香袅袅;邀友共饮一壶上窟香茗,于温馨的氛围里,围坐一堂,分享着一片叶子的故事,似一杯畅饮不尽的山野诗笺,在唇齿间久久回荡。 ![]() |
|
来自: 新用户9478w5cO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