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宇|幸好还有书在

 tcfzhf的图书馆 2025-05-04 发布于陕西


      假日的傍晚,夕阳落下了,屋子里渐渐暗了下来,温茶的炉火摇曳着,映照着书上隽永的文字,窗外的路灯一点点亮了起来,夕阳所剩的一点余晖,把远处的楼宇装上了一圈深蓝色的边框,世界似乎都安静了。

      我一生中结识了许多书迷,于是我坚信对书籍的爱好能给一些善良人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没有一点官能感受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爱情。只有在抚摩书时产生陶醉感的人,书才能给他带来幸福。根据一个人摸书的方式,我可以马上就看出他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书迷。当一个人看到一本珍贵的、稀罕的、外观悦目的书或者至少是值得尊敬的一本旧书时,他却不是用温柔而坚定的手紧紧地抓住它,不是爱怜地、充满激情地摩挲书脊和切边,他就从来不具备造就了格洛里埃和杜布莱的那种本能。他尽可以反复多次说他爱书,但我们不会相信他。我们会这样回答他:您所以爱书,是因为书给您带来好处。这怎么能叫爱呢!难道一个冷漠的人会爱吗?不会的!您既无激情,又无快乐,您就永远体会不到,用颤抖的手抚摩着精制山羊皮上的美丽茸毛时的那种愉快。

      在伦敦的书店里,女孩格雷丝父母双亡后,去了伦敦的一家书店打工,本不爱读书的她,因为邂逅了飞行员乔治,又因为乔治送她的《基督山伯爵》开始了阅读之旅。二战中伦敦几乎被炸毁,人们硝烟中惊恐地活着。那段时间,格雷丝开始在防空洞里,打着手电筒给大家朗诵书籍。后来她成为了行走的读书人,在书店、在防空洞,她朗读着书中的句子,慰籍和鼓舞着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让他们找到生活的希望,用一本本书拯救着他们的灵魂。她就像一束光,让战火中痛苦生活的人们在书香中抱团取暖。

      阅读伟大作家的作品所得到的主要裨益同文学不相干,既与欣赏优美的文体无关,甚至也与陶冶我们的性情无关。好书之所以开卷有益,是因为好书使我们不致成为“真正的现代人”。一旦成了“现代人”,我们就会囿于时新的偏见;这就好比我们用仅有的一点钱买了顶时式帽子,反而使我们永远不能再赶时髦了。千百年历史所经历的旅途上横陈着“真正现代人”的尸体。而文学--传世的古典文学--不断地向我们提示那些并不时髦的真理,以抵消那些可能使我们为其左右的新观点。

      当二十几岁的史铁生突然瘫痪,坐在轮椅上的他,一次次走入地坛,理解着生和死亡,努力与母亲离世和解,他把这些赋予笔端,给自己活着的勇气,书中的文字也一次次温暖着我这个读书人。“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史铁生理解的生是永恒的吧,“夕阳也都是旭日”。

     无论什么都代替不了读书。报告、图画都无法与阅读相比。图像的价值不过是用来说明文字;电影放映完毕就消失了,话讲完就过去了,要想回过头去看去听是很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书籍是我们终身的伙伴。蒙田说过,爱情、友谊和读书是他必不可少的三件东西。但这三者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点!对书籍可以产生强烈的爱,书籍又是人的忠实朋友。我甚至还可以补充一句,我有时觉得书比它的作者更聪明。作家把身上最美好的东西写进自己的作品中。作家生动的语言,最出色的语言,终归会被人忘记。而对于书本,你可以一辈子同它交朋友,请教它,探索它的秘密。全世界各国成千上万的读者与你分享这种友谊,决无半点嫉妒之心。

      毕淑敏说:“一个人将全部身心安置在非凡的状态,才能变成一缕柔纱,与断垣残壁的世界温暖相拥。”

      是呀,幸好还有书在。阅读让我们走进另外一个人的世界,在他们的文字中,看到希望和力量,看到勇敢和温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