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同时也是农历四月的开端。夏天天气炎热,在五行中属火,对应五脏中的心。《素问》中记载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近期已经有不少粉丝向我反应出现了心烦气躁、喘气困难,莫名烦躁,心慌胸闷、嘴巴长泡、脸上长痘、小便泛黄、入睡困难等情况。所以,我们要想在炎炎夏日做好养生、过的舒服,当重养心!因“心在志为喜”,故心情要和畅、快乐即是养心的重要方法。心藏神,心乱则神乱,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只是在此请大家注意:中医所说的“心”并非仅仅指“心脏”,而是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有道是:立夏养好心,无病一身轻! 夏天酷热,所以容易出很多的汗,而“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了,可能出现心悸,心律不齐等状况。同时夏天炎热,很多人烦躁、心神不安,影响睡眠,甚至产生了焦虑等情绪问题,这些都归属于心,心主血脉, 所以我们一般认为在夏季应该养心静心!然养心的最好方法是享受夏天,不抱怨,不苦闷,笑口常开。另外,夏季当静心,天越热,心越要静。心静是养心的最高层次!尤其是老年人,因夏季炎热而导致情绪烦躁激动,从而引发心绞痛、血压升高、心肌梗死等重症,严重的甚至会发生猝死。所以,保持心态平和在夏季很是关键,应尽量远离怨恨恼怒烦等负面情绪。在烦躁时,可以试着看书、下棋、闭目养神、听音乐、钓鱼、品茶等,都有助于凝神静气,从而静心养心!另日常还可以多做些静心凝神的运动,打打太极拳、八段锦及散步,使精神有所寄托,调养心神,涵养心灵。如果出汗过多,很多人喜欢通过洗澡来冲洗掉汗臭味及换取一身轻松,我见有人习惯洗冷水澡,这是不对的!用凉水后,毛孔紧急闭塞,人体内积热排不出来,体表血液循环血管闭塞收缩,造成供血障碍,脑袋眩晕。个别情况大汗后冷水一激,还会产生休克等危急症。所以夏季运动以后让汗出一会儿,然后再用温水洗澡,解乏又健身。 在饮食方面,要尽量避免辛辣油腻、等易上火的食物,如煎炸、烧烤、油腻、粘滑(指糯米做的食物以及月饼等),另外生冷物也应该远离,如多数寒凉水果、冰淇淋、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饮料等,而应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如新鲜应季蔬菜、水果等。大家可以在夏季经常吃些酸味的食品,如葡萄、陈醋、杨梅、沙棘汁、酸梅汤、山楂水等,酸味可收敛阳气,疏肝理气,同时又能生津止渴,缓解内热。当然在五行中,心对应五味为苦味,故可适当食用苦味的食物,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如苦瓜、苦菜、苦菊、莲子芯、荞麦、生菜、咖啡等。另外,中医认为五色入五脏,红色能入心,所以夏天不妨多吃一些红色的食物,比如说西红柿、赤小豆、山楂、西瓜、樱桃、草莓、荔枝、枸杞等,就可以达到养心、静心的目的。不过要知道枸杞性质偏热,吃多容易上火,所以建议每天控制食用量。中午时分,来一盘糖拌西红柿,酸甜可口,可一解内心的烦躁,太爽了! 随着立夏到来,作息也因随着季节变化而做适当调整,宜“晚睡早起”,其原因在于夏季白天长、晚上短,睡觉时间可以适当推迟,但再晚不能晚于23点,23点到1点是适合深度睡眠的子时,一定要进入睡眠!再者按照“子午流注”的说法,午时(中午11~13点)手少阴心经当令,心脏的功能开始变得活跃,心主血,故此时睡个午觉特别养心血!当然中午适当午睡小憩,时间不宜过长,半个小时左右即可,以助消除疲劳,养足心气。日常还应尽量保持心态平和、精神放松,静养身心才能更好地养护心气。中医有“闭目养神”之说,即闭上眼睛可以养目,同时也能静心,对健康大有裨益。在夏季,我们可以利用工作之余或者等车、乘车的零碎时间,随时闭目养神,只要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便会思绪宁静、心气平和,并感到暑气渐消、精力渐增,所谓“心静自然凉”!当然,我们人体自带“静心”穴位:神门穴和内关穴!夏季不妨多点按!其中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横纹,小指肌腱凹陷处,多点按可以补心益气,而内关穴位于我们手腕横纹向上三指左右距离的位置,多点按可以宁心安神、宽胸理气。由此我们每天坚持点按这两个穴位的话就有利于补益心气,并且还可以改善、预防心脏相关的疾病,另外对于心脏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