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得让人心疼的翠翠 河北平山 郝俊巧 ![]() 美是晨曦中晶莹剔透的露珠,映照着大自然的神奇,感叹着生命的奇迹;它是夜空中熠熠生辉的星星,闪烁着神秘的光芒,映射着宇宙的奥秘。被许多读者看作“一部证明人性皆美的著作”的《边城》,以它独特的美敲击着读者的心灵,震撼着观赏者的魂魄。 古老的边城,风景清新而秀丽,民风淳朴而真诚,百姓善良而和谐,这里时时有温暖,处处是君子。在这诗情画意中,我们可以感受温柔的黄昏,聆听婉转的鸟鸣,赏玩苍翠的山林。然在这桃花源般理想的图景中,却暗藏着一种悲凉,最扎心最不能释怀的便是:没有人做错事,却人人受到伤害,作为美的化身的翠翠更是美得让人心疼。 只要看过《边城》影片或文字作品的人,就不会忘记翠翠的模样: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翠翠这个在山水间自然长大的纯真少女,得山川之灵秀,秀外惠中,清新明丽又健康活泼,具有乡村女孩特有的那种腼腆、羞涩、矜持,恋爱时的温柔可爱,更是表现的婉约动人。 而就是这样一个被美化了的少女,最终却是:翠翠孤寂地守在渡口,等待傩送的归来,而傩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我们深深感受到的是一种凄凉,一种无奈,这让我们不禁扪心自问:酿成这场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 翠翠的悲剧奇特而又挠人心扉,让你忍不住想要去吼、去争,却又无从下手,让人内心充满懊恼,却又无言以对。这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的人们,他们淳朴而善良,总是把爱与温暖无私地赠给他人,面对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你无法升起一丝恨意。 人们常说:“孩子没娘,说来话长。”翠翠的父母因情而死,幼小的翠翠与爷爷相依为命。她不仅缺失了母爱,更是缺少了女性涉世的信息,在她情窦初开时,喜欢看迎送新娘的喜轿,喜欢在头发上插野花,喜欢听人唱歌,而善良的爷爷却无法开解她内心的忧虑。心理孤独的翠翠在面对炽热的爱情时,却变得不知所措,只是默默地埋在心里,对二老的美好也只是停留在幻想的憧憬中,没有人在关键的时候拉她一下,美好的爱情就这样留在了梦中。 憨厚朴实的爷爷,深怕翠翠重蹈母亲殉情的覆辙,用一层保护膜把翠翠圈入其中,自己却不辞辛苦地周旋于翠翠、天宝、傩送、船总顺顺、杨马兵之间,无意间却用错了方式,造成了一系列的误会。在看出翠翠喜欢二老的时候,偏偏还要和大老客套,想要替孙女说亲,却又怕被说“攀高枝”。顺顺父子的冷淡,摧毁了爷爷生存的意志,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爷爷怀着悔恨与歉疚完成了一生的航程。 最先提亲的天宝,虽然走车路占了先,在得知弟弟也喜欢翠翠时,却鼓励弟弟走马路,进行了一场公平的、正大光明的竞争。为了爱,他怀着复杂的心情,退出了角逐,孤独的外出闯滩,却不幸客死他乡。善良可爱的翠翠就被扣上了“克夫”的帽子,在人们的眼中,一下子变成了“扫把星”,成为了一个不祥之人。 虽然船总的性格豪爽,也非常喜欢翠翠,但他会同意让一个间接害死大儿子的女孩,来作他们小儿子的媳妇吗?受天命思想影响的他们,如何去为翠翠开脱?他们会在舆论声中去接受翠翠吗? 握有决定权的傩送,在面临爱情与金钱抉择时,勇敢地选择了爱情,然在“道德枷锁”的压榨下,内心的矛盾如同暴雨来临前的乌云,越积越厚,压得他再也没有向翠翠靠近一步,亲情的重压、愧疚让他无法呼吸,他还怎能心安理得地去追求爱情,最终只身下了桃源。重重心结把傩送围困其中,使他无法坦然接受翠翠的心意:爷爷含糊的态度让他产生了误解,父亲想要他娶富家女让他产生了压力,而哥哥的意外死亡又让他产生了深深的负罪感,他苦苦地挣扎之后,选择了逃避。 追根到底,我们还是要看作者,他对“人性向善的发展”的追求,不忍心将人物的命运推向悲剧的结局,不惜花费大量笔墨表现人性美的一面,但他却无法擦去原始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汪曾祺曾评论说:“《边城》不是挽歌,而是希望之歌。”他们的希望在哪里呢?这对有情人能终成眷属吗?什么时候,顺顺特别是傩送战胜了心结,消除了由迷信导致的隔膜,他们才能幸福的结合。 翠翠的孤独等待成为人们面对无常命运的缩影,母亲的悲剧和翠翠的坚守形成对比,暗示“希望”的存在。翠翠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内心必会强大,她会用自己的行动来实现夙愿,那些曾经的离别与伤痛将成为她前行的动力和养分。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失去与获得的过程,那些遗憾不过是成长中的跳板,涅槃之后,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
来自: 新用户7391BFGL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