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茯苓姐姐 . 风寒风寒,有风又有寒,最典型的症状是,咳起来声音比较重,气也急,喉咙痒痒的,稀薄白痰。常常伴有鼻塞,流清鼻涕,头痛,全身酸痛难忍,恶寒(添衣加被怕冷症状也没法缓解)、发热,舌苔是薄白苔。 第1个:通宣理肺丸 它的药物组成是: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麻黄,是辛温解表之要药,可以让肺气得以宣畅,改善因感受风寒之邪后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气喘的症状。 紫苏叶,与麻黄共为君药,与麻黄相配伍,增强本方解表散寒,止咳平喘的力度。 前胡,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苦杏仁,用其苦降的药性,与麻黄一宣一降,恢复肺的正常宣发肃降功能,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 桔梗,一是开宣肺气,使肺气通畅,止咳祛痰,同时可以载药上行,让药力直接作用于上焦肺经。 陈皮,可理气化痰,气行则痰消,另又可健脾燥湿,既加强了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又阻断了湿气的生成之源,标本两手抓。 制半夏,与陈皮配伍,增强本方燥湿化痰的力度,同时降胃气,改善咳嗽咳痰症状。 茯苓,渗湿健脾力强,使脾能运化水湿,杜绝生痰之源,与陈皮、半夏配伍,共奏化痰祛湿之功。 炒枳壳,主要取其理气之功,与方子其他理气药互相配伍,增强本方理气化痰的功效。 黄芩,利用它清热的效果,使本方辛温而又不至于温燥太过而产生内热。 甘草,调和诸药,在这里与桔梗配伍,既可利咽止咳,又能制约麻黄半夏等药物的烈性,使本方药性变得更加平和。 第2个:小青龙颗粒 药物组成: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制半夏、五味子、白芍、炙甘草组成。 麻黄和桂枝,都是辛温解表的常用药,1+1大于2,两者相配伍,加强了本方解表发汗之力,使风寒之邪从体表排出体外。 干姜和细辛都是温化寒饮之要药,先是可温脾阳,恢复脾胃运化水湿的正常功能,杜绝生痰之源,又可温肺散寒,肺寒去,则寒饮得化。 制半夏,燥湿化痰的同时,其降逆止呕之功效,可改善寒饮犯肺引起的咳嗽咳痰、恶心呕吐的症状。 五味子,在本方主要取其收敛肺气之力,与辛散的麻黄、细辛相配,一散一收,可防止肺气宣发太过,让肺气宣降有度。 白芍,与桂枝配伍,可调和营卫,又可制约本方辛温之药温燥太过而耗伤阴液。 炙甘草,调和诸药,制约麻黄、桂枝等辛温之药的刚烈之性,使本方的整体药性变得更缓和,且能止咳祛痰,协同诸药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 第3个:止咳宁嗽胶囊 药物组成:桔梗、荆芥、紫菀(制)、百部(制)、白前(制)、前胡、款冬花(蜜炙)、苦杏仁(炒)、陈皮、枳壳(炒)、甘草。 桔梗,宣畅肺气,帮助排痰,载药上行,让药力直达病所,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紫菀(制),润肺下气,消痰止咳,与桔梗共奏止咳化痰之功。 百部(制),润肺止咳,与紫菀相须为用,可增强本方润肺止咳之力。 白前(制),降肺气,与桔梗一宣一降,恢复肺的正常宣发肃降功能,以达到止咳平喘的作用。 前胡,降气化痰,改善肺气不降引起的咳嗽痰多、胸闷不舒等症状,与其他药物配合,共奏化痰止咳之功。 款冬花(蜜炙):是治肺气不降、咳嗽痰多的常用药,药性比较温润,与紫菀、百部等药配伍,可以制约其他药物的温燥之性,加强本方润肺止咳的效果。 苦杏仁(炒):本方取其苦降之性,降肺气,增强本方止咳平喘的之力。 陈皮,取其理气燥湿化痰的之功,增强本方化痰止咳的效果,另又取其健脾之功,使体内的痰湿顺利排出体外,且阻断生痰之源。 枳壳(炒),在这里跟陈皮共奏理气之功,通畅气机,帮助宣扬肺气以及痰液的排出。 甘草,除了缓和诸药的烈性,平和这个方子的药性,还能止咳化痰。 第4个:桂龙咳喘宁胶囊 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龙骨、牡蛎、黄连、法半夏、瓜蒌皮、苦杏仁(炒)。 首先我们看“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这几味药,是桂枝汤的原方,它是最经典的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的基础方。 其中桂枝辛温解表,解肌发汗,温通经脉,帮助把体内的风寒之邪以发汗的形式,通过体表排出去,又寒性收引,诱发肌肉疼痛,刚好桂枝温通血脉的功效可以帮助改善躯体的疼痛。 白芍,养血敛阴,与桂枝相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另白芍还可以缓解肌肉的痉挛,改善疼痛。 生姜,性辛温,既可以助桂枝解表散寒一臂之力,还可以改善因风寒之邪入侵引起的呕吐。 大枣甘平,与生姜相配,能调和脾胃。 炙甘草调和诸药。 总的来说,桂枝汤在这里为全方奠定了扶正祛邪的基础。 龙骨和牡蛎,本方主要取其收敛肺气、镇咳平喘之功效,既可以降肺气止咳平喘,又可以收敛肺气。 黄连,可制约桂枝等药的温燥之性,使全方温而不燥。 法半夏、瓜蒌皮,二者互相配伍,一温一寒,使痰邪得化,气机通畅,则咳喘自除。 苦杏仁(炒),降肺气以止咳平喘,是治疗咳喘之要药。 第5个:风寒咳嗽颗粒 药物组成:麻黄、苦杏仁、法半夏、紫苏叶、陈皮、桑白皮、青皮、五味子、甘草、生姜、大枣。 它的名字已经很直白了,这个药就是专为风寒咳嗽而生的。 麻黄,可开腠理,让风寒之邪从肌表排出,又可降逆平喘,改善咳嗽气喘的症状。 苦杏仁,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可增强本方止咳平喘的功效,两者共为臣药。 法半夏,祛除肺中之痰湿。 紫苏,既可助麻黄疏散风寒一臂之力,又能理气化痰。 陈皮,气顺则痰消,在这里与法半夏相须为用,可增强本方燥湿化痰之功。 桑白皮,可清泻肺中之郁热,且可防止本方辛温之药温燥太过而伤阴。 青皮,本方取其疏肝理气之功效,以宣畅肺气。 五味子,可收敛肺气,制约麻黄等药的发散之性,防止肺气耗散太过而伤正,使整个方子实现散中有收。 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调和诸药。 生姜,助麻黄、紫苏叶发散风寒之功,且能温肺化痰。 大枣,与生姜相配伍,皆可以调和脾胃顾护正气,又可以缓和麻黄等药的刚烈之性。 甘草、生姜、大枣,三药配伍使用,使整个方子药性变得更加温和。 这是几个中成药的药物组成,每次选用一个即可,服药期间忌烟酒及滋补的药物及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