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武汤的研究与应用(二)

 九不同 2025-05-05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

【讲者简介】

Image


马新童,男,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马新童中医传承工作室、马新童医学研究院创建人。世界中医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委员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临床导师专家库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经典肾病科学术带头人,北京市中医药文史研究会学术一部主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医学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深圳经方协会名誉会长,山东威海市文登区首席健康顾问。自幼受家庭影响学习中医及传统文化,博览古今中医名家典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经典的系统研究与临证应用,对《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四大经典及历代医家中医著作进行了广泛研究。临证中善于四诊合参,尤精于望诊与切诊,倡导并践行“天人地合参、神气形同调,病脉证并治”的诊疗思想,强调“临证观象、中观正见、治病参图、理明法活”的传统中医思维,理法方药一以贯之。三十年来诊治身心灵三类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患者逾30万人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中灵活运用汤、膏、丹、丸、散及针灸、药物外用,治疗方法不拘一格,在临证运用中屡获奇效。特邀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博爱堂中医医院、黄尧洲中医医院以及威海市文登区出诊。
    
真武汤的研究与应用(二)

那我们看一看这个真武汤,它哪些药物构成?它由5味药组成。在《伤寒杂病论》当中,5味药的药方都很神奇。你比如说桂枝汤5味药,五苓散5味药。“5”代表什么数?你看《伤寒杂病论》当中第一个方子就是桂枝汤。“5”代表土,土的生数,万物土中生啊!后天之数,任何数如果不加5,它就不能成形。所以“5”这个数非常神奇,它是先后天的一个交接点。可以说,人整个的肉体的形成和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内经》里讲: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这个胃气是什么呢?它用数来表达就是“5”这个数。那么真武汤有5味药,那就是土啊!土是干什么的?土就是制水的,对吧!

那么我们看它第一味药——茯苓,茯苓三两。茯苓又什么呢——又叫松腴——得松之余气而成。松树寿命很长,我们说不老松、不老松,老松余气结为茯苓。茯苓有白茯苓、赤茯苓之分。还有茯神木。茯苓有红色的,还有白色的。我们一般来说,红的入血分,白的入气分,这么去解释。我们查了一些资料,发现古人讲这个特别红的茯苓利水作用更好。所以说我们有些古方当中直接用的是赤茯苓。一般来说,我们大都认为是白茯苓。我们如果把这五味药分配到五行当中去,大家可能会看得更清楚。茯苓是什么呢?北方的问题需要南方来解决,东方的问题需要西方来解决。陶弘景的《辅行诀》里面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还有阴旦、阳旦啊!就是二旦四神。有些说六神,六神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勾陈、螣蛇了,对吧!此六合之正经。什么是六合呀?就是前后、左右、上下。六合之正经,此乃神明之!”它是既济水火,交互金木啊!就是金和木相互交换,水和火相互既济。中医是一门人天之际的学问,它是天人合一的。它是天人地合参的,是神气形同调的,是病脉证并治的。我们常常用这种语言,其实就源于这里。

这个茯苓是如果是赤茯苓,可以放在南方火的位置上。第二味药是芍药,芍药是什么呢?芍药在《神农本草经》里面是苦平的,在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里面,加了一味药性,就是酸味。其实我个人的体会,看药物功效最好的注释,应该是《神农本草经集注》。这本书是陶弘景注的,陶弘景是东晋时候的人。我们叫三国归晋。而张仲景先生是东汉末年的,他曾经给这个王粲看过病,建安七子之一。陶弘景先生所处的时代在张仲景先生之后,但是离得也不远。那么他最能体会到前辈的高义。在《伤寒杂病论》当中,张仲景说他用的《胎胪药录》。《胎胪药录》没有了,《桐君采药录》也没有了,对吧!只剩下了一个什么呢?《神农本草经》。陶弘景讲他著《神农本草经集注》的时候,当时参考了六七个版本。而这个《神农本草经集注》,我看里面有很多的发挥,包括这个历代名家的运用,对《神农本草经》有非常好的解释。他讲的酸味,那么东方是什么呢?东方是木。它的味就是酸味。它的体是什么呢?体是酸味。其用是什么呢?用是辛味。或者说,我们古人又说补泻的问题,对于肝来说,酸味是泻味,而辛味是补味。我们大家都知道《辅行诀》里讲这些方子制定是以味为纲的。为什么以味为纲呢?我个人研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完全是按照这个规律来的。人法地,地是什么呢?在地就是味,在天谓之气。无非中医开药就是四气五味啊,以五味为纲。人法地,地法天,因为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啊!

我们用有形的东西说无形的东西就好说,这是古人的一种方法。那么芍药这味药它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它有破癥瘕作用。我们肝是藏血的,那么这个血脉不和,血不利则为水。阳气不够,水不利呢,则为瘀血停着,对吧!那么就成了这个瘀血。我们前辈中很多高人都说这个真武汤,它是温阳利水的一首方子。我觉得是对的。但是这个芍药怎么解释呢?怎么就温阳利水了呢?就是血不利则为水,水不利则为血,原因在这儿。所以说真武汤当中用芍药,我们好多前辈说是为了敛肝之气。酸味确实有收敛作用,我觉得更主要的是芍药有破除瘀血、癥瘕等等这些作用。我觉得它是酸味,应该列在东方木的这个位置上较为合适。

那么,第三味药我们看一看是白术这味药。术在《神农本草经》里怎么写的?苦温的药物。如果是苦温的药物,那么白术我们平常认为是甘温的药物。那么这个术到底是苍术还是白术?在学术界有争议。如果完全是苦温的药物,它应该是苦温燥湿的作用更好一些。如果是白术这味甘温的药物,甘味就有补的作用,入脾土,我们就把白术这个药放中央,白术有健脾益气的作用是吧!

那么我们看看第四味生姜这个药,它的味是辛味,我们就放到西方。西方金就是辛味。那么对于肺来说,酸味就是它的补味,而辛味是它的泻味。我们把芍药放在东方肝的位置,它就是泻肝的,对不对?把肝里面的瘀血祛除。而生姜放在西方,是把肺里面的水给去掉。

还有最后一个关键的药物,就是我们的附子。附子,去皮破八片,炮。生附子和炮附子作用是不一样的。你比如说桂枝加附子汤当中,这个附子是干什么的?它是敛汗的,止汗的。它是用温阳来摄汗的。那真武汤里的附子是干什么的?它是温阳来利水的。利水的时候我们用茯苓,芍药把肝里面的瘀血去掉,白术健脾,生姜把肺里面的水去掉,生姜能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嘛!它的颜色是黄色的,它的味道是辛味。切开以后,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丝,这个丝其实是通络的。大家看到没有?这5味药严丝合缝的放在了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而这五个方位所有和水有关系的,我们都可以用真武汤所以说北方的正神

从古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方子就是非常好了。这5味药的剂量非常有讲究,茯苓、芍药和生姜是三两,白术是二两,附子是一枚很多人争论这个里面的君药臣药是什么?一般来说,君药放在第一位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里面,它怎么说的啊?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一枚附子为主将,那么这个君药还是附子它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温阳利水,活血祛瘀。那么血不利则为水,水不利则为血。这是血和水之间的关系以水为主的就用真武汤这个方子这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啊!

煎服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渍,温服七合,日三服。一升是200毫升,8升就是1600毫升煮取三升,就是煮取600毫升1600毫升的水煮成600毫升,把药渣子去掉,温服七合,日三服。一合是多少呢?一合是20毫升,七合就是140毫升140毫升分三次服,那么一天就服420毫升的药那么还剩180毫升到哪去了?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一下啊抛出第一个问题它为什么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呢?比如说我们找到了这个大玄武汤,煎服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它是一斗的水煮取四升,温服一升,白天三回,晚上一回那一次就是200毫升这个严丝合缝唯有这个真武汤或者小玄武汤,温服七合,日三服。这是为什么呢?还剩180毫升的药。我先给大家抛出个悬念,后面我会给大家谈谈我的法啊

(未完待续)

整      理 | 吴振

校      对 | 吴振     李敏

编      辑 | 李敏

审      核 | 关瑞花  李沂泽   李敏



Image

马新童中医传承工作室

请提前一周预约!祝您早日康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