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曾说: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而这 “心与心的呼应”,往往藏在那些稍纵即逝的珍贵时刻里。 你是否记得,孩子捧着考砸的试卷,眼泪在眼眶打转的样子? 你是否记得,孩子得了乒乓球比赛第一名,高兴欢呼的样子? 你是否记得,孩子弄坏了好朋友的玩具,怯怯地躲在你身后,不敢承认的样子? 你是否记得,孩子一放学,就向你飞奔而来,骄傲地说他被表扬时的样子? 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生活瞬间,都是教育的黄金时刻。 教育孩子就像播种,只有找准时机,才能收获硕果。 抓住这6个最佳时机,让每一次交流都成为助力孩子成长的阶梯。 1 情绪低落时 孩子常常会遇到不开心的事。 跟好朋友闹掰了,心爱的小玩具不小心弄坏了。 孩子情绪低落时,最需要父母的安慰和温暖。 不要一上来就追问怎么回事,先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安抚他的情绪。 等孩子心情平静了,再问问:“愿意跟我说说什么事儿吗?” 告诉他,不管怎样,你都在他身边。 当孩子心里暖了,自然愿意向你倾诉。 你要认真倾听,要适当建议,陪孩子一起解决。 ![]() 2 主动分享时 孩子都有很强的表达和分享欲望。 他会一放学就兴高采烈地奔向你,蹦豆似的,新鲜事儿说个完。 他发现了一个好玩儿的东西,读完一本有意思的书,都禁不住要跟你说说。 孩子和你分享时,是把你当成最亲近、最信任的人! 千万不要说“知道了”,更不要嫌他话痨,让他闭嘴。 要做个优秀的听众。 放下手里的事儿,认真听孩子讲。 一边听,一边用眼神回应他,让孩子知道你在用心听。 孩子讲完了,及时回应,夸夸他,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 孩子愿意向你打开心门,愿意跟你分享,说明你把他养的很好。 ![]() 3 尝试新事物时 孩子对什么都好奇,老想试试新鲜的东西。 可过程中,常常碰到不少难题。一旦搞砸了,还会受挫,委屈。 这时,一定要给孩子撑腰打气。 孩子遇到困难了,在旁边给点小提示,但别直接上手帮忙。 孩子想放弃了,告诉他,失败不可拍,坚持才可贵。 孩子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慢慢培养起来。 敢于面对困难,承受住挫败,才是最大的收获。 ![]() 4 犯错想要改正时 犯错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然。 孩子知道错了,想改的时候,是教育的关键时刻。 别一上来就翻旧账,也别急着批评和否定孩子。 先分析到底错在哪儿,再讨论如何做才更好。 让孩子感觉到,你会跟他一起面对问题。 他们才更愿意接受错误,更愿意改正。 ![]() 5 读完一本书后 孩子读完一本书,可是交流的好时机。 别读完就完了,跟孩子聊聊书里的内容。 问问孩子最喜欢书里哪个角色,为什么喜欢? 让孩子讲讲自己的感受。 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他们还会明白不少道理。 ![]() 6 比完赛后 不管孩子参加的是体育比赛、文艺表演,还是学科竞赛。 比完赛后,一定要和孩子好好聊聊。 孩子拿了好成绩,别光盯着结果夸,夸夸孩子为比赛付出的努力。 孩子没比好,告诉他:比赛有输有赢很正常。 比赛里学到的坚持、团队合作,比成绩重要多! 让孩子正确看待输赢,坦然接受结果。 ![]() 好的教育,处处都是父母的用心和巧思。 对孩子说的话很重要,什么时候说更是关键。 抓住那些生活中的瞬间,给予孩子无声的滋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