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讲:气虚则喘,气陷则垂,气逆则呕,气滞则胀

 东山威夷 2025-05-05
  1. 气虚则喘—— 补气固表 —— 调理:补中益气丸

肺气虚弱,宗气生成不足,呼吸功能减弱,就像 “风箱破损难鼓风”,致使呼吸气短、动则气喘。症状表现为气短声低,稍事活动喘息加剧,神疲乏力,自汗畏风,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1. 气陷则垂—— 升阳举陷 —— 调理:举元煎

脾胃气虚,升举无力,清阳之气下陷,犹如 “大厦支柱倾颓”,内脏失于维系而下垂。常见症状有腹部坠胀,肛门重坠,甚则内脏脱垂,久泻不止,面白无华,神疲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1. 气逆则呕—— 降气和胃 —— 调理:旋覆代赭汤

气机升降失常,气上冲逆,胃气不降反升,好似 “江水倒灌逆流”,引发呕吐、嗳气等症。具体表现为恶心呕吐,嗳气频作,呃逆连声,胸胁胀满,胃脘疼痛,舌红苔黄,脉弦。

  1. 气滞则胀—— 理气解郁 —— 调理:柴胡疏肝散

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如同 “河道淤塞水流不通”,出现胀满疼痛。症状以胸胁、脘腹胀闷疼痛为主,疼痛部位不固定,时轻时重,常随情绪变化而增减,嗳气、肠鸣、矢气后胀痛稍减,苔薄,脉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