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苏纪事:喜鹊窝下野火饭

 吴越尽说 2025-05-05

喜鹊窝下野火饭

图片

图片

summer

图片

陆放翁《过长峰迳遇雨,遣闷十绝句》:“野炊未到也饥嗔,到得炊边却可人。伞作旅亭泥处坐,水漂地灶雨中薪。”杨诚斋《野炊白沙沙上》:“野饭香炊玉,村醪滑泻油。还家亦无事,随处送悠悠。”野火饭的忠实拥趸,大抵绕不过孩童时有野火饭经历或憧憬以上二诗诗境者。


图片

野火饭


野炊不独苏州有,与放翁、诚斋同时代的苏州人范成大,在《吴郡志》中道出苏州更甚于他处的原因,是吴中之人“竞节物,好遨游”。竞节物,指人们竞相参与节日活动、欣赏或操办与节日相关的物品等,如端午裹粽馈赠邻里亲友、元宵赏灯吃汤团;好遨游的必要条件是有钱有闲有兴趣,遨游是超越身体力行的多元体验,如重阳登高、上巳踏青等。


图片

野炊


去年八月,在整理范烟桥先生饮食笔札时,发现“苏州的馄饨”一文:“沈三白浮生六记,踏青野餐,苦不能火食,芸娘谋诸卖馄饨者,空担以往,为之烹调,较之古之行厨,更为便捷,诚为聪明办法。”再阅《浮生六记》,透过金黄的油菜花,看到一幅赏花、煮茶、暖酒、烹肴、吟诗、作唱的春趣美卷,真我之向往,野火饭之标杆也。

我与小伙伴烧过一二次野火饭,需要将家里的钢精锅、大米、火柴等野外无法解决的物品“偷”带出来,拣砖垒灶或掘地成灶。野,是相对村庄或居住群落而言的。比如放学后迟回家,进屋时大人会质问“野哪去了”。我家住公社大院内,院墙外即自然村,多走几步穿过一片桑地,开阔的河滩是理想的场所,野火饭一般在立夏前后,所谓野火饭之野味均为随手采摘的豌豆或嫩蚕豆。那时,尚处在凭票供粮时期,父母对偶尔为之的野火饭活动保持缄默。故,之后也就淡出记忆……

十多年前,央视味道栏目来吴江采风,七都文旅绘声绘色描述的野火饭、砖瓦困塘鳢鱼、钓黄鳝等野趣成功留住了选题者的脚步。野火饭是小孩子自发的解馋劳动课,选的地方较隐蔽而不招摇,比如远离村庄和大路。先找有喜鹊窝的大树,然后在大树周边选有干净水源、较为开阔的高田且背风之处,以防火烛之害。民间视喜鹊为报喜之鸟,图其喜庆、祥瑞以及福气汇聚之意。记得拍摄那天,小孩在大人的辅助下对着不远处大树上的喜鹊窝,用红砖垒灶。除了自带铁锅和油盐调味品,其余食材都是到附近村庄找来的“赞助”,惟时鲜之蚕豆即采即用。此情此景,儿时记忆云涌而出,愈加清晰。


图片

喜鹊窝


野火饭丰俭由己,简配者由大米、咸肉、一种或几种时蔬组成;富庶者可高配春笋、腊肠等风味物质。在春天,苏州的七头一脑(枸杞头、马兰头、荠菜头、香椿头、苜蓿头、豌豆头、小蒜头,菊花脑)中,苜蓿头、马兰头、豌豆头均可与饭同煮,七都因其土壤和气候优势,香青菜成为首选。随着时间的推移,饭锅中的绿色由菜变豆,豌豆、蚕豆、蚕豆瓣。临起锅一大勺猪油拌和,瞬时激发味蕾。


图片

搭灶生火


图片

制作野火饭


文旅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是将游客转化为“候鸟”式的重复到访者。让游客愉快亲历野炊过程、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必须将“游客的事先准备”压缩为零。选址、搭灶、采摘、择洗,乃至食材、调味品一应俱全,若再配上现场指导老师,可让做饭小白爱上厨房。

吴江有许多亲子、垂钓兼野火饭服务的去处,较为出名的有震泽镇的太湖雪蚕桑文化园、众安桥村谢家路、月半湾生态园,七都镇的江村1936南园、山水桑田,油树里农场、太湖如家小镇乡野趣乐部,还有桃源镇的林海天池嗨KING营地等。


图片

油树里农场


清明后,应七都文旅之邀指导美食工作,在油树里巧遇可爱小女孩跟着爸妈生火做野火饭,萌笨的样子定是初次体验,心痒痒点拨一二,过了一把老师瘾。


图片

作者:蒋洪

来源:《苏州档案》公众号

2025-05-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