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屈原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东汉·刘琬 大哉龙之为德,变化屈伸,隐则黄泉,出则升云,圣贤其似之乎!惟天神上帝之马,含胎春夏,房心所作,轩照形角尾规矩。 三国魏·刘劭 岁在析木,时惟仲春;灵威统方,勾芒司辰。阳升九四,或跃于渊,有蜿之龙,来游郊甸。应节合义,象德效仁;纡体鞶萦,摛藻布文。青耀章采,雕琢璘玢;燥若罗星,蔚若翠雲。光舄弈以外照,水清景而内分。圣上观之无射,左右察之既精;聊假物以拟身,忽神化而无形。泉含物而不澹,固保险而常宁。 三国魏·缪袭 盖青龙者,火辰之精,木官之瑞。 懿矣神龙,其知惟时。览皇代之云为。袭九泉以潜处,当仁圣而觌仪。应令月之风律,照嘉祥之赫戏。敷华耀之珍体,耀文采以陆离。旷时代以稀出,观四灵而特奇。是以见之者惊骇,闻之者崩驰。观夫仙龙之为形也。盖鸿洞轮硕,丰盈修长。容姿温润,蜲蜿成章。繁蛇虬蟉,不可度量。远而视之,似朝日之阳。迩而察之,象列缺之光。爚若鉴阳,和映瑶琼。对若望飞,云曳旗旌。或蒙翠岱,或类流星。或如虹之垂耀,或似红兰之芳荣。焕璘彬之瑰异,实皇家之休灵。奉阳春而介福,赉乃国以嘉祯。 三国魏·曹髦 伤哉龙受困,不能越深渊。 西晋·傅玄 丽哉神龙,诞应阳精。 东晋·郭璞 天缺西土,龙衔火精。 东晋·郭璞 匪蛟匪龙,鳞采晖焕。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 唐·白居易 尔其矫首陆梁,拖尾回翔蹈流,鸣跃劈波腾骧。饮清澜之澹澹,喷素浪之汤汤;颔而碎珠迸落,奋鬓而细雨飞扬;詟水族则鳣鲔奔走,骇泉室则鼋鼍伏藏;信可符帝王之度,叶邦家之光;表三秦之嘉瑞,呈二汉之祯祥。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唐·张随 灵海汹汹,爰有泉兮,其深九重,中有明珠。上蟠骊龙,难犯之物兮不可触,希代之宝兮不可逢。矧奫沦之莫究,曷揭厉之能从,爰有海客,贲然来適,利实诱衷,举无遗策。乃顾而言曰:“见机而作,未索何获。我心苟专,而至宝可取。我力苟定,而洪波可擘。”既览川媚之容,遂探夜光之魄。伊彼勇者,吁可骇也;俯身於碧沙泉底,挥手於骊龙颔下,所谓明浅深断取舍而已。观其发迹潜往,澄神默想,俄径寸以盈握,倏光辉而在掌。初辞碛砾,讶潭下星悬;稍出涟漪,谓川旁月上。鄙鲛人之慷慨,殊赤水之罔象。然则冒险不疑,怀贪不思,幸窃其宝,幸遭其时。向使龙目不寐,龙心自欺,则必夺尔魄,啖尔肌。救苍黄之不暇,何采掇而得之?想夫人不亦危矣!验乎事良亦凄其。则知计非尔久,利非尔有,必以其道。亮自至而无胫,是忽其生,奚独虞於伤手?亦犹贪夫狥财,自贻伊咎,君子远害,惟俭是守。是故车乘见骄於宋客,骊珠垂诫於庄叟。於戏!我躬不保,虽宝谓何?彼险不陷,虽珍则那。子产常讥於狎水,仲尼昔叹於凭河,因政则来格,感恩则匪他。汉武受报於昆明之岸,孟尝反辉於合浦之波,岂与彼而同科哉!骊龙之泉,物不敢入。纬萧之子,一以何急?其父乃锻其珠,勖其习,能往也可及,不能往也不可及。 唐·张随 山川之气曰雲,寂尔虚无,倏尔韬映。虽无心而既出,终有感而协庆。鳞虫之长曰“龙”,道符於神,德合於圣。时变化而无极,在阴阳而应令。是知雲为佐,龙为主,龙无雲不可以陟烟霄,坛无龙不可以降时雨。始霭霭於山泽,俄骙々於天宇。有若鱼水相须,君臣夹辅而已。原夫或跃在泉,道契元默,未始出岫,时有通塞。及夫顺天地之功,赞生成之德,吟空山而奋扬其状,触幽石而蓊渤其色。然後蹈乎寥廓,自彼南北,何往而不济?何施而不得?润万物岂待崇朝,控千里才逾瞬息。故曰“气感则应,有开必先。”臣良而圣主垂拱,雲起而飞龙在天。以类相从,罕闻不合,惟後作乂,孰曰非贤!是以殷丁得其傅说,吉甫佐於周宣。品物咸泰,寰海晏然,则雲龙之义明矣!君臣之道一焉。於以辨物理,於以通人伦;运有智兮事有因,如羽翼之相假,同股肱之相亲。则当今得贤共理,岂不冠前代之君臣? 唐·张随 惟彼龙兮,潜水府,翔天路,何叶公之多尚,独神物之是慕?假手於绘,对蜿蜒以好之;其形在堂,俄惝恍而反惧。初其终朝念兹,寤寐求之,嗟豢氏之莫遇。望雲津之远而,载雕其宇,爰写其姿,周屋壁,环阶墀。辉辉之章,不离其行坐;矫矫之质,常在於梦思。至於春风启序,自暄而暑,则谓仰重阴而可伫;雨歇云收,杳不知其处所。其求虽阻,其志无沮。及其寒律方凝,自霜而冰,则谓窥濬壑而可徵;天高日朗,空有见於泓澄。其睹未能,其诚益增。 既而天纵其欲,物应其好,龙乃拖其尾而登其堂,矫其首而窥其奥。垂锦带,张翠鳞,光流电转,声发雷振;起雲而栋凝积气,乘水而庭若通津。而况於斯人,得不挠其性而骇其真?触类而广,可明其徵。惟龙也,世好之必归;惟士也,国招之必依。姑务乎辨真去伪,宁求乎似是而非。故好龙如之何,期真假无变;好士如之何,在贤愚无眩。蜿蜒之状,且逢子高之仪;堂堂之贤,莫失哀公之眷。勉矣!凡今君子,必审之於闻见。 唐·无名氏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 唐·韦庄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唐·裴铏 亦知清戒守仙规,燕血尘埃岂嗜宜。 宋·梅询 矫矫渊下龙,潜神在灵府。 北宋·欧阳修 潺潺出乱峰,演漾绿萝风。 北宋·欧阳修 嗟龙之知谁可拘,出入变化何须臾。 北宋·王安石 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惟不可见,所以莫知其乡;惟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则常出乎害人;而未始出乎害人,夫此所以为仁。为仁无止,则常至乎丧己;而未始至乎丧己,夫此所以为智。止则身安,曰惟知几;动则物利,曰惟知时。然则龙终不可见乎?曰:与为类者常见之。 北宋·丁谓 不操千金宝,思观九色虬。 北宋·蔡襄 泉水循除明,中坻龙矫首。 南宋·陆游 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声势雄。 南宋·陆游 环湫巨木老不花,奫沦千尺龙所家。 南宋·舒岳祥 予先人墓在香岩,有湫二。湫常现一龙,时显时隐。世传古有樵人见有老人坐石上,近之即隐。又尝有两龙髯现水中,大如象鼻,水沸激而上,复流湫中,水不盈也,因号其山为龙须山。今名龙舒,以下多舒姓也。 曾见老人潭上坐,忽然不见石泓深。 南宋·何梦桂 蛟峰先生以《猩猩歌》、《鸡雏吟》二章见寄,所以兴起人心,维持世教,甚切切也。其发明比兴,已无馀蕴,后有作者,无能再出新意矣。今辄以《蛟龙歌》答赋《猩猩歌》,《希有鸟吟》答赋《鸡雏吟》。前章以招蛟峰先生之心,后章以广可庵老子之意。 生物具角齿,每每与物抗。蹈阱虎以刚,触藩羊以壮。世间怪物有蛟龙,三百六十虫之长。神灵出嘘吸,变化互来往。布爪曾云兴,鼓鬐电放。无欲不受刘累驯,假形岂被叶公诳。时飞则飞潜则潜,所以随时知得丧。莫道鱼虾性不灵,相依煦沫岂敢嗔。江濆鳣鲸久失水,闻此鼓舞咸相亲。世无刑醢受,时非法网秦。然匪藉馀荫,安能逃世人。亡象齿与革,亡猩血与唇。有身即有患,谁能无其身。安得此身化为云,随龙上下云无心。 金·完颜亮 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作混和。 明·周是修 云如车轮风如马,雷鼓砰訇电旗奓。 清·吴廷华 朝天宫里老居士,曾走方壶探弱水。 |
|